- 年份
- 2024(475)
- 2023(705)
- 2022(506)
- 2021(498)
- 2020(412)
- 2019(917)
- 2018(941)
- 2017(2197)
- 2016(1068)
- 2015(1087)
- 2014(1112)
- 2013(1082)
- 2012(856)
- 2011(846)
- 2010(808)
- 2009(756)
- 2008(743)
- 2007(704)
- 2006(613)
- 2005(469)
- 学科
- 农(5883)
- 济(4461)
- 经济(4451)
- 业(3352)
- 农业(3340)
- 业经(1906)
- 管理(1645)
- 方法(1509)
- 农村(1469)
- 村(1469)
- 农业经济(1360)
- 数学(1203)
- 数学方法(1193)
- 发(1115)
- 中国(1071)
- 企(1011)
- 企业(1011)
- 地方(1005)
- 建设(921)
- 发展(919)
- 展(919)
- 生产(914)
- 土地(905)
- 产品(879)
- 服务(877)
- 市场(873)
- 农产(852)
- 农产品(852)
- 价格(820)
- 产品价格(811)
- 机构
- 学院(13741)
- 大学(12228)
- 济(5820)
- 经济(5714)
- 管理(5636)
- 理学(4947)
- 理学院(4910)
- 管理学(4838)
- 管理学院(4814)
- 农(4363)
- 研究(3902)
- 农业(3341)
- 中国(3161)
- 业大(2977)
- 京(2430)
- 农业大学(2324)
- 科学(2310)
- 经济管理(2106)
- 财(2100)
- 中心(1968)
- 江(1930)
- 所(1818)
- 范(1714)
- 师范(1706)
- 财经(1702)
- 州(1678)
- 研究所(1644)
- 发(1532)
- 经(1527)
- 经济学(1510)
共检索到18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素娟
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农村双向流通低成本的模式,其核心为将分工理论运用到农村流通中,加强流通业内专业化分工,梳理农村分散流通趋向大流通,在现有的“万村千乡”工程基础上,将农产品流通纳入流通已有流通主道,在流通渠道上实现环节共用,实现了“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三位一体”的低成本流通模式。
关键词:
农村 双向 低成本 流通 新农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措施,也是扩大内需、增强国内经济发展的有力载体。文章在介绍我国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国外农村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探讨和总结出几种可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合金 李保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滞后,与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需以支持“三农”为重点,结合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实现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四大金融“支柱”对新农村建设不同层次资金需要的网状覆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财政体制作保障。本文以此立意,分析了1994年财政体制取向与新农村建设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评价了1998年以来财政政策性安排对于缓和农村矛盾、强化农村财政保障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研究建立财政保障的长效机制的思路。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财政保障机制 财政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汤志华
本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并需要采用多渠道引入资本、实施部门联动、村企结对等措施,从而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参与 恭城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刚 雷俊忠 赵世勇
本文根据四川的资源、人口、环境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设计了依靠科技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采用7+3+1+1土地科学规划方案,克服小农经营的弊端,建设适度规模商品粮、畜、果、蔬、花卉基地农业,配合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建设,逐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居住条件、落实增收措施与建立社保四个方面实现生活宽裕,既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解决都市新村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又用古今中外社会和谐的理念,创造适合现代社会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模式,实现“乡风文明”。通过土地、农宅地的科学规划,建设生态住宅与现代农业基地有机结合与和谐的新村,建设空中自留地实现建房还耕、还绿;...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培
90年代初,青州市南张楼村“巴伐利亚试验”为探索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提供了参考。本文简要介绍了“城乡等值化”概念和“巴伐利亚试验”的实际操作过程,立足于实地调研和统计数据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和面板数据回归等经济计量方法,对“巴伐利亚试验”的效果和意义进行了简要评析,并进一步阐明了“城乡等值化”模式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炳炎 向刚 唐思航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苏州市浒墅关镇近几年来践行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实际,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浒关模式",在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面阐述"浒关模式"的主要举措和成功原因,并通过和"苏南模式"比较分析,初步诠释了"浒关模式"的崭新内涵和基本经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选华 宋延清
本文将浙江省湖州市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归结为"湖州模式",阐明了"湖州模式"所依赖的发展路径,并针对"湖州模式"指出了有待完善和解决的新问题,这将为我国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范本。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多向互动模式 湖州经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晓兰
近几年,为进一步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四川省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要"聚居适度""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要求,强调相关规划要体现协调、共享、绿色的发展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进一步总结提升为"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以下简称"小组微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晓兰
近几年,为进一步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四川省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要"聚居适度""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要求,强调相关规划要体现协调、共享、绿色的发展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进一步总结提升为"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以下简称"小组微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谨 张金梅
从回归乡土,传承农耕文明的视角,探究新农村建设的一种价值发展范式。从实践看,"乡土性"的缺失严重滞缓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此,须通过重构村社共同体,强化礼治秩序,延承农耕文明,壮大乡土人才队伍等来推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乡土 新农村建设 范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竹梅 郑少锋 吴梦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机遇。而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但农机消费却是其制约因素,因此必须要降低农机的消费成本,促进农机消费,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慧惠 陈阳
就目前发展趋向来看,城镇化持续推进、经济建设加速,急需创设一个开放性的商贸时空环境,而现阶段我国商贸流通则处于一个相对开放的发展阶段,现代商贸流通机制尚未确立。对此,本文结合当下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建设的现状,立足于市场实际,基于问题的改善与解决,有针对性、策略性地探究城乡双向流通模式下农产品物流运作体系的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