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32)
- 2023(11389)
- 2022(9523)
- 2021(8629)
- 2020(6845)
- 2019(15224)
- 2018(14975)
- 2017(28261)
- 2016(15210)
- 2015(16659)
- 2014(16775)
- 2013(16701)
- 2012(16166)
- 2011(15038)
- 2010(15436)
- 2009(14085)
- 2008(13763)
- 2007(12534)
- 2006(11396)
- 2005(10789)
- 学科
- 济(86706)
- 经济(86640)
- 管理(38017)
- 业(35222)
- 地方(27398)
- 企(25715)
- 企业(25715)
- 方法(24770)
- 中国(24303)
- 数学(21374)
- 数学方法(21206)
- 农(20042)
- 业经(17671)
- 学(17541)
- 地方经济(16637)
- 农业(14140)
- 融(14019)
- 金融(14016)
- 财(13885)
- 制(13476)
- 银(13395)
- 银行(13376)
- 行(13087)
- 环境(12736)
- 发(12691)
- 贸(11357)
- 贸易(11346)
- 易(10802)
- 和(10545)
- 技术(10016)
- 机构
- 学院(224797)
- 大学(221372)
- 济(100950)
- 经济(98866)
- 研究(88960)
- 管理(77857)
- 中国(67435)
- 理学(65178)
- 理学院(64236)
- 管理学(63168)
- 管理学院(62737)
- 科学(54006)
- 京(48375)
- 所(46673)
- 财(44878)
- 研究所(42128)
- 农(39190)
- 中心(39063)
- 江(35935)
- 财经(34571)
- 范(32278)
- 经济学(32150)
- 院(32061)
- 师范(31969)
- 北京(31208)
- 经(31200)
- 业大(31155)
- 农业(30248)
- 州(28966)
- 经济学院(28476)
- 基金
- 项目(143951)
- 科学(113212)
- 研究(105832)
- 基金(102426)
- 家(90266)
- 国家(89492)
- 科学基金(75279)
- 社会(68603)
- 社会科(65118)
- 社会科学(65103)
- 省(57687)
- 基金项目(53586)
- 划(48315)
- 教育(47173)
- 自然(46085)
- 自然科(44957)
- 自然科学(44946)
- 自然科学基金(44113)
- 编号(41855)
- 资助(41220)
- 发(37962)
- 成果(34619)
- 重点(33587)
- 课题(30994)
- 部(30829)
- 发展(30705)
- 展(30224)
- 创(29578)
- 国家社会(28987)
- 创新(27822)
- 期刊
- 济(126742)
- 经济(126742)
- 研究(74020)
- 中国(52046)
- 农(37319)
- 学报(35237)
- 财(33210)
- 科学(33194)
- 管理(30747)
- 大学(26123)
- 融(26005)
- 金融(26005)
- 教育(25596)
- 农业(25303)
- 学学(24823)
- 经济研究(21322)
- 技术(20171)
- 业经(19701)
- 财经(17988)
- 问题(15995)
- 经(15711)
- 业(13328)
- 技术经济(12151)
- 贸(11890)
- 世界(11748)
- 资源(11618)
- 统计(11061)
- 商业(11039)
- 国际(10766)
- 经济问题(10428)
共检索到364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才华 杨宏伟
近年来,湖北省远安县坚持工业立县,狠抓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环境优化,形成了总量增加、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经济良性发展格局。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亿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彦
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为发展县域经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是助推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强大动力。如何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县域经济的关系,从而实现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新农村建设 互动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利华
职业教育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县域经济视野下,职业教育还存在教育理念相对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办学模式单一、区域发展失衡以及开放性办学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服务于县域经济的层次和水平。对此,必须从职教理念、资金投入、办学模式、教育培训等多方面入手,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县域经济 新型农民 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莹莹
调研县域内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基层存在的问题,人才是影响基层发展的制约条件,初步提出加强基层人才建设,推动基层软硬件建设,改善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完善服务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促进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良性循环发展。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 人才机制 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连湘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作为知识产生、传授、传播和创新的基地,功能不断扩展,也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当代社会,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等功能正在不断地完善,已经与社会密不可分,尤其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融为一体,互为补充,逐渐在良性的互动中实现双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迟梦筠 邓睦军 龚勤林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区域经济在空间上由单极发展向多点多极发展转变。多点多极发展战略中的"点"就是经济支撑点,"极"就是经济增长极,"点"和"极"是经济活动和空间载体的有机结合。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基础单元,是构建多点多极发展格局的底部基础,有力地支撑着区域协调发展。四川县域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初步形成了一批支撑点和增长极,但还存在县域经济规模弱小、要素集聚功能不足、城镇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对多点多极发展格局的支撑乏力。着眼于多点多极发展,夯实具有底部支撑作用的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增强县域经济规模、发挥要素集聚功能和完善县域城镇体系建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维平 牛新星
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和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艰巨任务,党中央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中得以生成,并且具有深刻内涵。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根本途径。要通过扩大内需主体、实现科技创新、融通内外市场、协调区域布局等多种途径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晋才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资源总量下降,资源结构失衡,环境破坏日益加剧。因此,珍惜资源,用发展的理念和科学的技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成为今天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区域资源优势,把握经济发展的脉博,因地制宜,科学管理,使煤炭资源和畜牧资源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功能得以全面发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兰少军
奥运会对于北京来说,是一个发展的契机,对主办城市而言,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特别是奥运会结束后所面临的风险尤甚。我们不仅要抓好奥运带给我们发展的契机,更要警惕其带给我们的"后奥运效应",做好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应对决策,努力形成"良性后奥运经济"。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后奥运经济 良性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胥亚男 李二玲 屈艳辉 位书华
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0年以来3个时间断面县域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描述了中原经济区范围内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变化状况,并分析其演化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00年以来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局部区域变动较大,但总体格局相对稳定,呈现西高东低态势;30个省辖市市区成为辐射中原经济区整体县域经济发展的极点;市区近郊县域具有二元经济特征。2经济发展空间集聚格局较为明显;热点区呈现双核结构;次热点区围绕热点区分布,圈层结构明显,呈现核心—边缘模式。3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变动是历史基础、农业资源、区位条件和区域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县域经济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余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农”问题也主要集中在县域。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化解“三农”难题的一个重要举措。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着力打造特色、支柱产业,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产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翀 常黎丽
现阶段,在我国中部地区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县域城镇化空间发展往往与经济空间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利用湖南省2001—2010年城镇化率数据,运用传统统计方法和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ArcGIS和GeoDA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探索湖南省县域城镇化差异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0年间,湖南省县域城镇化空间差异在总体上呈现先缩小后增大的趋势,地区空间分异比较明显;在演进的时空格局上,城镇化水平的时空差距稳中有降,长株潭高值区逐渐形成。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格局的相关性,可以看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经济发达区域,经济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在经济后发地区则不然。最后提出湖南省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带动策略,以期对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的中部地区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景国
县域工业是指建在县(市、区)辖区内的工业企业。县域工业发展的优劣是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和差距的主要原因,县域工业发达,县域经济则强,县域工业薄弱,县域经济则弱。本文通过辽宁省经济发展强县与经济发展弱县的有关经济数据对比与分析可以证实上述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