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
- 2023(648)
- 2022(556)
- 2021(550)
- 2020(458)
- 2019(1073)
- 2018(896)
- 2017(1347)
- 2016(884)
- 2015(1046)
- 2014(992)
- 2013(1086)
- 2012(1147)
- 2011(958)
- 2010(1079)
- 2009(974)
- 2008(943)
- 2007(828)
- 2006(739)
- 2005(713)
- 学科
- 教育(4295)
- 生(4084)
- 研究(4065)
- 研究生(3699)
- 制(2205)
- 医疗(2091)
- 疗(2091)
- 度(2039)
- 制度(2037)
- 服务(1956)
- 管理(1818)
- 济(1580)
- 经济(1579)
- 业(1455)
- 企(1228)
- 企业(1228)
- 理论(912)
- 中国(897)
- 教学(829)
- 学(731)
- 方法(721)
- 数学(616)
- 数学方法(609)
- 财(576)
- 技术(573)
- 卫(571)
- 卫生(571)
- 农(524)
- 业经(444)
- 学理(440)
- 机构
- 大学(15431)
- 学院(12549)
- 研究(7237)
- 济(4035)
- 管理(4010)
- 生(4000)
- 京(3785)
- 经济(3698)
- 科学(3540)
- 教育(3469)
- 理学(3283)
- 理学院(3219)
- 所(3187)
- 中国(3112)
- 管理学(3110)
- 院(3083)
- 管理学院(3082)
- 研究所(2851)
- 农(2728)
- 江(2607)
- 范(2568)
- 师范(2540)
- 北京(2534)
- 省(2472)
- 中心(2371)
- 业大(2320)
- 师范大学(2132)
- 农业(2082)
- 研究生(1989)
- 卫(1929)
共检索到22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宗益 郑小林 冯斌 夏晓玲 黄雪
从改善博士生生源结构和生源水平、提高博士生学习积极性和博士生导师在科研工作中的主导性等方面入手,分析生源结构、经费资助方式及强度、招生指标等政策和措施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提出通过实施改革招生政策等外生性约束措施来构建提高博士生招生质量的内生性约束机制的思路。
关键词:
博士生 招生 内生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树锋
1978年,我国恢复硕士研究生招生,我考入南京大学地质学系构造地质学专业,师从著名地质学家郭令智院士;1982年初,我在郭老师指导下继续博士研究生学业,1984年底,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通过答辩,我有幸成为我国实施学位制度以来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地质学博士。在学期间,我还担任了研究生支部书记、研究生辅导员。1985年我留南京大学任教后即开始招收硕士生,并协助指导博士生,担任地质学系副主任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系分委员会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碧野 沈岩 杨淑华 吴振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平
我国博士生招生制度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博士生培养质量。从国外高校博士生招生制度与课程设置的经验中发现.我国高校必须以"科学研究"为价值取向.通过统筹考虑博士生招生制度与课程设置,来优化博士生培养机制。
关键词:
博士生 培养机制 招生 课程 优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若玲 万圆
对博士生教育长期采取的"考试入学制"存在一些弊端,虽然以考试成绩为基础、以统一性和严格性为基本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招生公平,但难以有效选拔到优秀的博士生生源。因此,在渐进式引入国际上通行的"申请入学制"时,我们尤其要注重科学推进公平的制度完善,综合制定招生计划"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增强导师责任风险让其合理运用招生自主权、重视考察研究兴趣等,并完善整个博士培养过程的设计、执行和监督,让博士生教育改革之路更为顺畅。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任模 屠中华 刘惠琴 姚强 杨斌
从多样化的学科选拔和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拔需要出发,阐述了博士生招生改革缘由,分析了"申请–审核"制的优势,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应从人才选拔标准、材料审查、综合考核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以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博士生选拔途径。
关键词:
“申请–审核”制 博士生招生 创新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顾云南
博士生生源质量是能否培养出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现实录取的博士生生源不尽如人意。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完善博士生招生政策、改革博士生招生制度、加强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自我约束机制等对策,以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
关键词:
博士生 招生政策 招生制度 生源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亚
作者首先分析了博士生独立科研能力的组成,然后结合作者的切身体会,对论文选题、利用Internet进行文献检索和学术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合作、在学位论文中增加论文工作总结报告等四个问题作了探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康 王颖 缪园 汤超颖
对中国科学院大学23161名博士研究生以及4574名导师的实证研究表明,导师年龄和担任行政职务情况对学生科研绩效有显著影响,导师主持国家级项目数量、项目经费和近年来学术成果与博士生科研绩效显著相关,导师学术地位显著影响学生科研绩效,百人计划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的学生科研绩效质量更高。研究结果证明了导师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有关键作用,导师的科研活跃度和学术地位对学生的科研绩效有重要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英姿 刘泽文 张佳乐 吴小林
为了回应提升博士生生源质量的现实诉求及深化招生制度研究的理论诉求,本文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出发,探讨导师、学生及研究生院在"申请-考核"制实施过程中可能采取的行为选择及潜在的行为结果,提出完善招生过程中的制度安排即建立相应的边界机制、监督机制与过程机制以优化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提升"申请-考核"制运行效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传杰 曹云
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关涉高校、考生、导师三类主体,三类主体因追求效率、公平和学术自由而存在明显的价值取向差异,进而导致高校与考生间效率与公平的矛盾、高校与导师间追求效率与学术自由的矛盾、导师与考生间自主选才与结果公平的矛盾。高校、考生和导师各主体需发挥各自力量和作用,构建充满张力的三力制衡状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潘峰 张立迁
近年来,一批高校相继试点探索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并已成为我国博士生招生的重要制度形式。实践研究表明: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与自治两者间存在一定逻辑自洽,自治有助于落实招生自主权,孕育良好的博士生教育生态,契合了博士生教育特点。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需围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共性目标,构建符合国情校情的规范化制度体系,并充分融入非智力因素的考察,以达至"自治"。基于学理分析、比较、调研访谈等方式,认为自治是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必然选择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博士生招生 “申请–审核”制 自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远超 杨淑华 沈岩
总结经验开创博士生招生工作新局面徐远超,杨淑华,沈岩自1981年恢复博士生招生制度以来,至今我校共招收博士生3044人,已授予博士学位1118人。博士生招生数及学位授予数居全国第一位。据初步调查,由我校授予的博士学位获得者90%以上,已成为所在单位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杭祝洪 鲁兴虎 徐希元
作者结合实际,通过系统、广泛的调查,揭示了当前影响我国博士生招生与培养的一些主要问题,多层面剖析了其产生的根源,并据此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秦跃文 刘秉瑜 黄萌
博士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质量是博士生教育的生命线,为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招生工作是首要环节。本文通过对现行博士生招生考试办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今后改革的设想,旨在提高博士生入学水平,确保培养质量,以推动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申请-考核”制考什么:学术型博士生核心能力的建构与诠释——基于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招生文本分析
高水平大学博士生招生的多重制度逻辑——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
论扩大高校招生工作自主权与完善自我约束机制
构建有效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弹性分流淘汰机制
构建以科研为导向的博士生选拔和激励机制——基于博士生科研绩效测度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导师自主性支持对博士生科研产出的影响机制研究
博士生招生实施“申请–考核”制的几点思考——以武汉大学为例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双向匿名评价系统研究
知识共享如何影响学术型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发展——基于学习投入与科研效能感的链式中介分析
论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