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91)
- 2023(3321)
- 2022(2813)
- 2021(2597)
- 2020(1936)
- 2019(4273)
- 2018(4287)
- 2017(7143)
- 2016(3917)
- 2015(4325)
- 2014(4371)
- 2013(4165)
- 2012(3886)
- 2011(3599)
- 2010(3523)
- 2009(3165)
- 2008(3237)
- 2007(2846)
- 2006(2440)
- 2005(2131)
- 学科
- 济(20626)
- 经济(20617)
- 管理(9627)
- 地方(9570)
- 地方经济(6746)
- 业(6490)
- 方法(5792)
- 中国(5316)
- 数学(5111)
- 数学方法(5066)
- 企(4712)
- 企业(4712)
- 学(3946)
- 农(3892)
- 环境(3699)
- 业经(3485)
- 和(3110)
- 融(3079)
- 金融(3077)
- 农业(2735)
- 域(2619)
- 区域(2615)
- 发(2584)
- 资源(2555)
- 理论(2505)
- 财(2491)
- 银(2463)
- 银行(2462)
- 关系(2417)
- 行(2405)
- 机构
- 学院(55743)
- 大学(54188)
- 济(21887)
- 经济(21396)
- 研究(20770)
- 管理(19607)
- 理学(16836)
- 理学院(16539)
- 管理学(16238)
- 管理学院(16135)
- 中国(15004)
- 科学(13737)
- 京(11388)
- 所(10361)
- 研究所(9655)
- 中心(9440)
- 范(9302)
- 师范(9239)
- 财(8956)
- 江(8479)
- 院(8069)
- 师范大学(7533)
- 农(7478)
- 业大(7224)
- 州(7155)
- 财经(7135)
- 北京(6885)
- 科学院(6791)
- 经济学(6723)
- 技术(6721)
- 基金
- 项目(41168)
- 科学(33152)
- 研究(31335)
- 基金(28898)
- 家(25410)
- 国家(25211)
- 科学基金(21639)
- 社会(20089)
- 社会科(19104)
- 社会科学(19100)
- 省(17229)
- 基金项目(15559)
- 划(14444)
- 教育(14266)
- 编号(13512)
- 自然(12914)
- 自然科(12579)
- 自然科学(12576)
- 自然科学基金(12300)
- 成果(10856)
- 资助(10471)
- 发(10289)
- 重点(9976)
- 课题(9680)
- 创(8637)
- 国家社会(8593)
- 发展(8392)
- 部(8324)
- 展(8258)
- 创新(8131)
共检索到81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焕波 谢林
我国开放进程中存在区域开放不均衡、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大、开放程度较低、区域开放与区域一体化不协调、区域开放战略重点不均衡等问题,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快区域互联互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构建丝绸之路自贸区,提升三四线城市开放水平,推动跨区域设立对外开放合作示范区,加快航空自由贸易港建设,开辟特色开放城市,多措并举努力构建区域全面开放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区域 开放 协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纯志
国家“七五”计划按经济发展水平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在这三大地带中,东部凭借国家给予的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和特殊的地理位置率先对外开放,经济迅速腾飞,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西部根据其与邻国接壤的边缘位置,提出“沿边开放”发展战略,国家正在加紧实施,其经济亦以超越中部的架式紧逼沿海呈加速发展态势;深居我国内陆腹地,既不靠“海”又不沾“边”的中部,因开放的份量不足,力度不够,面对东西两面夹击和周围的崛起已呈塌陷之势。一直作为支撑全国特别是东部经济迅速发展的坚强后盾的中部,其支撑功能已渐趋弱化。实践证明:开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开放则发展,不开放则落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瑞杰 魏婷 杨潇
图们江地区是我国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蒙古等国家进行次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新形势下,认真分析区域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寻求区域合作新格局构建的路径和对策,对加快推动东北亚地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构建利益和安全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应循序渐进推进区域经贸合作和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安全共同体,实现东北亚各国的互利共赢。
关键词:
图们江 国际合作新格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栋生
国民经济由各地区区域经济有机耦合而成。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作为地区经济很不平衡的多民族大国,区域协调发展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区域协调发展,除依靠科学布局、制度建设、政策支持外,还有赖于区际良性互动机制的健全,最主要的是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我国各省(市、区)域内部发展条件地区差别大,现有发展状况差异和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水平的差距亦很显著,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省(市、区)域内部区域协调发展,同样是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波
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坚持稳妥审慎和依法推进原则,探索出分步骤、多层次推进对外开放路径,成为开放时间最早、开放程度最高、开放步伐最快的金融领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保险业的壮大亦离不开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在对外开放将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跃升的重要时刻,回顾、审视并展望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将引领我们更好地前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栋生
自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提出以后,我国已形成了全面覆盖的区域政策体系。本文对我国4大区域战略进行了详细阐述,勾画了东西南北中大协调、共发展的崭新格局;并对各省级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省内区划 发展轴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殷平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逐步显现。文章从高速铁路提高可达性、降低旅行成本以及促进旅游产业要素流动等三个方面,建立了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空间重构的理论框架,并以其他国家的高速铁路为例,归纳总结了高速铁路与旅游空间重构的实践经验。最后,文章以郑西高铁为例,对该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化结果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郑西高铁沿线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变化的结果将是西安、洛阳和郑州进一步发展成为区域商务旅游中心;随着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渐完善,洛阳将借助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成为区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裘品姬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新疆通过实施以向西开放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开放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当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久文
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已经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规划纲要》把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引领,区域重大战略为核心,实现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目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各个地区、板块、城市群和都市圈共同发展,形成区域发展的新局面。开展区域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新时期要加强区域合作,通过区域合作与区域竞争实现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推进中央主导的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推进区域合作步入规范化与制度化的发展轨道,促进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陆燕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一时期,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有效性和权威性的同时,中国实施了更加主动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建设开放透明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实现了新突破,形成了新格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成为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机遇和新平台,同时也成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深化经贸合作,实现互
关键词:
自贸区 自贸协定 一带一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建伟
改革开放以来,比较优势始终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分工的一项重要原则。随着国内外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比较优势的形成条件和产业载体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是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差异趋于弱化,竞争关系开始由垂直型互补分工向水平型横向分工转变;一些领域相比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增强,垂直型分工格局逐渐形成。基于此,我国需要对传统的发展路径和外贸格局进行调整,在构建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型竞争关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加快双边自贸区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沈国兵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面临的外部环境愈加复杂多变和严峻,中国经济实力上了新台阶同时风险显著上升,国际经贸合作变得复杂同时持续深化等挑战,积极寻求推进经纬式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动能变得十分重要。推进经线式开放新格局的动能包括:以一体化市场驱动机制推进多元平衡的贸易和投资开放,以统一大市场规模经济优势推进互利共赢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以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能动催化机制推进稳慎高效的金融开放,以构筑营商制度保障推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制度型开放。推进纬线式开放新格局的动能包括:牢牢稳住我国外贸基本盘,拓展新兴市场贸易;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大力提升贸易数字化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扩大贸易和投资开放、推进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推进金融开放、引领制度型开放,分别是我国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核心支撑力、重要基石、重要催化剂和制度保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陆燕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一时期,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有效性和权威性的同时,中国实施了更加主动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建设开放透明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实现了新突破,形成了新格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成为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机遇和新平台,同时也成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深化经贸合作,实现互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肖前
本刊讯2016年,商务部围绕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着力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努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首先,全国吸收外资规模保持平稳。1-1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355家,同比增长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318亿元人民币(约合1137.9亿美元),同比增长3.9%(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外资结构加速向产业链高端环节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徐建伟
随着国内外条件和发展环境变化,我国比较优势的形成条件和产业载体出现了不同与以往新的变化,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差异趋于弱化,竞争关系开始由垂直型互补分工向水平型横向分工转变;一些领域相比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增强,垂直型分工格局逐渐形成。基于此,我国需要对传统的发展路径和外贸格局进行调整,在构建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型竞争关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加快双边自贸区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