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1)
2023(9637)
2022(7709)
2021(7517)
2020(6001)
2019(14019)
2018(14285)
2017(27330)
2016(14840)
2015(16751)
2014(16631)
2013(16099)
2012(14449)
2011(12946)
2010(13367)
2009(12325)
2008(12216)
2007(10824)
2006(9577)
2005(8444)
作者
(40507)
(34005)
(33797)
(32198)
(21525)
(16109)
(15222)
(13406)
(12842)
(12292)
(11471)
(11420)
(10758)
(10661)
(10471)
(10300)
(10008)
(9821)
(9794)
(9625)
(8493)
(8431)
(8249)
(7805)
(7694)
(7539)
(7537)
(7511)
(6897)
(6581)
学科
(61700)
经济(61629)
管理(41845)
(39889)
(33700)
企业(33700)
方法(30941)
数学(26691)
数学方法(26121)
中国(17499)
(17044)
理论(14748)
业经(13849)
(13388)
(12132)
农业(11449)
(10294)
地方(10169)
(9871)
贸易(9864)
(9742)
(9552)
教学(8938)
(8652)
银行(8640)
教育(8473)
(8465)
金融(8462)
技术(8425)
(8287)
机构
学院(207345)
大学(205260)
(80923)
管理(80271)
经济(79101)
理学(69618)
理学院(68898)
管理学(67253)
管理学院(66902)
研究(64000)
中国(48606)
(42640)
科学(38933)
(37823)
(31434)
(31013)
财经(30178)
中心(29482)
(29469)
业大(28873)
研究所(28477)
(27916)
师范(27653)
(27344)
北京(26978)
(25313)
经济学(24891)
技术(23987)
(23392)
农业(22753)
基金
项目(137811)
科学(108788)
研究(103524)
基金(97964)
(84517)
国家(83749)
科学基金(72558)
社会(64488)
社会科(60946)
社会科学(60927)
(55356)
教育(51224)
基金项目(50477)
自然(46253)
(46119)
自然科(45265)
自然科学(45254)
自然科学基金(44402)
编号(44023)
资助(41273)
成果(36435)
课题(31373)
重点(31213)
(30108)
(29084)
(28625)
项目编号(26992)
创新(26880)
教育部(26544)
大学(26511)
期刊
(88087)
经济(88087)
研究(58434)
中国(44118)
教育(32164)
管理(31239)
(29587)
学报(29316)
科学(28033)
(27576)
大学(23240)
技术(22443)
学学(21581)
农业(18654)
(16467)
金融(16467)
财经(15005)
业经(14996)
经济研究(14257)
(12955)
统计(11979)
问题(11152)
(11113)
职业(10887)
技术经济(10384)
图书(10319)
(10069)
决策(9896)
商业(9670)
(9589)
共检索到304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微波  
劳资冲突的产生与劳资之间的利益分配密切相关,构建"利益分享型劳动关系"可以作为完善我国劳动关系治理机制的重要思路。从理论基础来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威茨曼的"分享经济"理论都涉及到劳资之间的利益分享问题。从比较视野来看,世界各国都存在着谈判型、财政参与型、产权参与型三种劳资利益分享的实践模式。在我国要构建利益分享型劳动关系需要面对如下制度障碍:集体谈判机制不健全,工人工资定期增长机制不完善,缺乏财政参与型利益分享机制。我国构建利益分享型劳动关系机制的路径选择为:建立具有实质内涵的集体谈判制度,完善工人工资定期增长机制,结合地区、企业的具体情况逐步推进财政参与型和产权参与型利益分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从田  姜启军  熊振海  
本文首先分析了食品安全应用的特殊性,食品安全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推动,而企业行为直接决定着食品安全的水平和程度。食品安全"模式"构建的路径选择通过发现问题、制定标准、检验体系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信息体系建设来实现。在构建食品安全"模式"中,技术支撑是关键,政府管制是保障,企业自律是根本。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任敬  
实现组织价值增值是内部审计的出发点,也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从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相关理论入手,分析实现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意义,并结合内部审计实践提出实现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聂永成  
大学战略联盟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它既是大学自身加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大学战略联盟具有参与主体的独立性、联盟关系的松散性、合作方式的机动性、管理协调的灵活性和资源配置的互补性等组织特征,其理论基础是生态位理论、组织域理论和利益契约理论。目前,联邦合并模式、资源共享模式、学分互换模式、联合课程模式和联盟共建模式是五种常见的大学战略联盟实践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洪愧  刘霞辉  
开放型经济新空间布局需要契合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集聚理论以及我国特殊的人口和经济地理状况;顺应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开放型经济空间布局的历史实践和发展趋势;遵循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转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要求。要适当引导开放型经济向中西部地区合理集聚,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的区域开放布局。要通过开放型经济的区域合理集聚,引导生产要素的空间优化配置,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禀赋,从而促进各区域开放型经济合理分工、协调发展,进而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鲁武霞  
推进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专科教育有机衔接,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职业带理论、终身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教育生态位理论及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分别从社会人才结构、人的就业升学、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等不同角度,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及支持。借鉴上述理论及相关观点,高职专科院校要立足高技能人才培养、守住专科职业教育阵地,应用型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重点办好本科职业教育,共同为产业升级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相互衔接融通的教育支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曙光  王琼慧  
新中国持续进行了近七十年卓有成效的扶贫工作,减贫成就举世瞩目。本文作者在对新中国扶贫事业六个关键阶段及其主要成就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我国扶贫工作存在的深层问题,并创新性地系统提出了社会网络扶贫的理论,总结了现实中我国各地创造的社会网络扶贫模式。作者通过引入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概念,阐释社会网络在构建共同体中发挥的作用,对社会网络扶贫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现实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文中最后提出,未来的扶贫可从制度供给、发挥各类组织的作用及引入多元主体参与扶贫等方式形成覆盖贫困人口的完善社会网络,进而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菊香  杨红波  
高校协商民主是我国基层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以政治学上的协商民主理论、管理学上的参与式管理、经济学上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心理学上的人本主义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能奠定和谐校园建设的政治基础,提高高校民主决策水平,促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高校协商民主建设应提高认识,强化协商民主意识与理念;培育协商文化,营造良好的协商民主环境与氛围;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和健全协商民主的保障机制;创新协商平台,探索有效的高校协商民主模式;加强协商能力建设,夯实开展协商民主的基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沈占波  张新国  赵永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不能只是着眼于满足市场需求,还要创造和引导市场需求。市场驱动和驱动市场是决定市场导向的结合体,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运用驱动市场理论,寻求市场竞争优势。为此,构建驱动市场路径,使驱动市场活动创造顾客价值,产生预期的组织绩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曦临  
通过分析国内外主要的信息资源共建模式,比较其特点和服务功能,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针对现存信息资源共建模式的不足,借鉴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论",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文化自觉论"作为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理论基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寻求更合理的信息资源共建模式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窦尔翔  陈茜  
教育金融契约表现为"债性"契约和"分成制"契约两种,也可以是二者的混合杂交。借助国家税收和社会保障通道构建回收机制,可以促进教育金融契约的顺利实施。完善工资监管体系和深化社会保障制度则是提高和增强回收通道有效性的必然前提。进一步将教育金融利益相关者细化分类为政府、教育需求者、家庭、培育类人力资本外源性投资者、人力资本消费者以及教育供给者等六大主体,可以提高教育金融契约的实施效率。以前两大主体为基本要素所形成的十六组排列组合,则进一步细化了主体组合的所有可能模式,有利于引导创新型契约模式在实践中的运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小玄  
在转轨过程中,企业产权合约如何在国家资本和个人资本之间重新配置,这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重要问题。企业控制权的再配置实际上是根据企业的投入资源依赖性、市场竞争程度,以及企业发展需要来确定的。现实中大多数企业的转轨实际上都是从计划经济下的国家资源依赖型向市场经济下的个人资源依赖型进行转化。在竞争市场上,由于人力资本对于形成企业竞争力的不可替代性,个人资本掌握企业控股权通常是更有效率的。在具有政府控制力量的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企业对于国有资源和个人资源的双重依赖性,选择国有与民有的合资或合作的产权契约,通过产权权益的合理配置,能够保证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具有必要的个人股权约束,同时又激励企业家更多的创新投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陆胤  李盛楠  
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劳动关系不只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双方经济关系,更是生产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等经济结构转型战略的提出,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用工模式已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Uber、滴滴打车等为代表的分享经济模式迅猛发展,对于传统的用工方式和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全面剖析美国Uber案和解的情况,探讨了分享经济与传统劳动法律体系的冲突,并提出从制定独立承包人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创新行业自律和监管等角度出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久文  刘瑞雪  苏玺鉴  
党的二十大报告规划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速推进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的时代特征: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和艰难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工作,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具有数字技术赋能、逆全球化与区域化和制造业竞争三重特征。其次,文章梳理了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工业化、再工业化和现代化等传统路径,是创新驱动、绿色节约、协调有序、合作共赢、高效安全的产业现代化。最后,针对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面临的时代特征和理论基础,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强化数字技术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空间布局、重视产业安全、用好产业政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丁任重   李溪铭  
新质生产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基础,以科技创新突破为关键路径,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为特征,是一种对传统劳动者、劳动资料及劳动对象产生颠覆性变革的生产力发展模式。从理论基础来看,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科技创新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从时代逻辑来看,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新起点、新要素、新模式与新动能的生产力,是我国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总结。为此,应通过加速人力资本积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及优化科技政策支持,推进新质生产力持续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