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6)
2023(9275)
2022(7515)
2021(7098)
2020(5582)
2019(12130)
2018(12133)
2017(22936)
2016(12548)
2015(14046)
2014(14163)
2013(13856)
2012(12642)
2011(11571)
2010(11707)
2009(10835)
2008(10551)
2007(9987)
2006(9002)
2005(7764)
作者
(36180)
(31180)
(30407)
(28928)
(18845)
(14580)
(13664)
(12115)
(11620)
(10828)
(10473)
(10112)
(9607)
(9596)
(9581)
(9115)
(9027)
(8848)
(8738)
(8662)
(7753)
(7692)
(7671)
(7124)
(6982)
(6906)
(6847)
(6735)
(6349)
(6348)
学科
(54505)
经济(54452)
(49068)
(40085)
农业(32820)
管理(26615)
业经(19990)
(18807)
企业(18807)
中国(15489)
地方(15386)
方法(14482)
农业经济(12473)
(12382)
数学(12141)
数学方法(12020)
(11640)
(10498)
产业(10304)
(10144)
发展(9863)
(9848)
(9548)
农村(9528)
技术(9085)
(9018)
(8863)
(8389)
银行(8370)
(8147)
机构
学院(180458)
大学(170247)
(74544)
经济(72973)
管理(66839)
研究(63619)
理学(57429)
理学院(56884)
管理学(55971)
管理学院(55666)
(54021)
中国(48514)
农业(41036)
科学(39094)
(35512)
业大(35181)
(32255)
(30816)
中心(30294)
(29469)
研究所(29289)
农业大学(25178)
(23824)
财经(23738)
师范(23555)
(23046)
(22994)
(22427)
经济管理(21636)
北京(21443)
基金
项目(121798)
研究(95082)
科学(95026)
基金(84032)
(73163)
国家(72362)
科学基金(60851)
社会(59850)
社会科(56202)
社会科学(56190)
(52521)
基金项目(44797)
编号(41855)
(41469)
教育(41391)
自然(35526)
自然科(34599)
自然科学(34589)
自然科学基金(33955)
成果(33341)
资助(32004)
(31517)
(30352)
课题(28963)
重点(27257)
(26242)
(25966)
发展(25090)
(24691)
(24407)
期刊
(94507)
经济(94507)
(61070)
研究(49415)
中国(42949)
农业(41379)
学报(30068)
科学(27772)
业经(24275)
大学(23670)
学学(22879)
(21424)
教育(21097)
管理(20366)
(18642)
(18376)
金融(18376)
技术(16424)
农业经济(15012)
农村(14423)
(14423)
问题(13939)
(12164)
经济研究(12062)
财经(10782)
经济问题(10707)
世界(10554)
业大(10043)
社会(9611)
农村经济(9523)
共检索到275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娟  李胜茹  
建立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石。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应是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新型工业化、乡镇工业集群化、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大产业体系。我们应通过拓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农村特色资源为依托,培育乡镇特色工业集群;建立城乡产业有效对接、联动发展的协作机制;推动农村劳务输出的产业化发展;健全农村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体系等战略,加快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的建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宁  
基于对新村产业支撑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及产业流向选择的研究,本文认为,四川省新村建设中产业支撑体系构建应以发挥规模经济及外部效应为原则,沿产业链分工合作,纵向集聚。通过对四川省产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提出其产业支撑体系构建路径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培育新村产业集群,延伸农业产业链、城乡产业互融,协调互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厉晓华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由于农村文化力短缺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的“素质”瓶颈,应该从构建制度化的农民培训体系;平等的教育体制;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向农村、农业“回流”的机制等文化力支撑体系入手,从长远和根本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把农民培训的经费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固定的财政预算支出;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由公共财政负担;切实加强高校农学专业的建设;减轻或免除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的学费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玉科  
我国传统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问题,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热在城里,冷在乡里,停在村里,到不了农民手里"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提出了构建由科技法规与政策、科技投入、科技组织、科技产品有机结合形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公益性科技支撑体系,设计了公益性科技支撑体系的运行体制和激励机制,建议通过实施和完善科技支农"110"工程,完善和深化农村科技培训工程,全力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工程,实施大中专毕业生支农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义工(志愿者)工程等,基本满足广大农民对先进适用技术的需求,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温晓霞  杨改河  李轶冰  
本文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内涵的界定入手,通过分析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体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谭术魁  彭补拙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能否直接入市流转无一致结论 ,但国家国土资源部已在试点、众多省市已在实践却是事实。然而 ,要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能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加以确立并在全国施行 ,建设强劲的支撑体系不能缺少 ,具体是 :出台全国适用的法律法规 ,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建设 ,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方案 ,构建科学的土地收益分享、支配模式 ,加快必需的基础准备 ,制定强有力的行政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佘运九  严力群  
农村新型产业体系的发展需要金融支持。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经济环境下,农村产业的发展正朝着绿色化、个性化与品质化的方向演进,这与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一致,并符合农村的资源禀赋特征和比较优势,带来农村产业优化发展的新机遇、新空间。金融科技通过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将缓解甚至消除农村金融服务中面临的"痛点",提高农村经济主体融资的可获得性,推动构建有效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模式,实现金融与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演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硕  胡继成  王萌  
本文以推动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撑体系为分析问题的基础,分析总结了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宋永波  穆姗姗  
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很强的综合效应,是促进国民经济长效发展的理性选择,也是化解中国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矛盾的关键。要真正发挥城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载体作用,其初始动力在农业。但我国涉农税收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需要,存在涉农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不合理、城乡二元税制、配套改革措施滞后等缺陷,难以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本文立足于现实国情,结合国际经验,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靖  黄京华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严重,面对信息洪流的冲击,提升西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西部地区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农村校园图书馆与农村社区图书馆构成的三级支撑体系成为推进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其中,西部地区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应主动地走进留守儿童的视野与活动范围,农村校园图书馆应培养留守儿童的媒介审视与批判意识,农村社区图书馆应培养留守儿童的媒介参与能力和信息反哺能力,以提升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冯庆水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9个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在这些文件中,无一例外地都涉及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内容。2007年的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指出:"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福春  
“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改善等一系列问题都有赖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改革与深化。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占熬  王琼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公平问题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关注,和谐发展已经被我国政府提上日程,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如何在我国建立合适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亟待解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此,本文从我国农村现状出发,提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路径,以期在理论上为我国实践提供正确的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凯娥  
民生问题事关全局,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集民力。工业必须走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既为民生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又为民生维护宜居的生态环境。文章系统研究了民生工业的现实意义与基本内涵,探讨了民生工业的实现路径与支撑条件,提出了发展民生工业的建议,为民生工业研究与发展做出了理论与实践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