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57)
2023(10015)
2022(8429)
2021(7790)
2020(6339)
2019(14191)
2018(14248)
2017(26540)
2016(14938)
2015(16693)
2014(16818)
2013(16443)
2012(15025)
2011(13620)
2010(13954)
2009(13002)
2008(13006)
2007(12346)
2006(11092)
2005(10103)
作者
(41078)
(34911)
(34496)
(32827)
(21610)
(16673)
(15449)
(13360)
(13166)
(12582)
(11844)
(11608)
(11110)
(10822)
(10787)
(10485)
(10403)
(10003)
(9946)
(9945)
(8769)
(8593)
(8411)
(8244)
(8124)
(7786)
(7782)
(7644)
(7087)
(6997)
学科
(57534)
经济(57438)
(52269)
(49375)
管理(43463)
农业(33003)
(31435)
企业(31435)
业经(21126)
(18558)
(18230)
方法(17378)
中国(17158)
数学(14420)
数学方法(14242)
(13051)
农业经济(12423)
地方(12247)
(11320)
(10871)
财务(10843)
财务管理(10804)
(10383)
银行(10367)
企业财务(10271)
(10097)
(10059)
(9876)
(9755)
劳动(9738)
机构
学院(211410)
大学(203068)
(85818)
经济(83880)
管理(78602)
研究(68120)
理学(67000)
理学院(66372)
管理学(65280)
管理学院(64913)
中国(55065)
(52944)
(42208)
(41758)
农业(39877)
科学(39647)
业大(35705)
(35232)
(34177)
中心(33281)
财经(31742)
研究所(30029)
(28518)
(27597)
(27045)
师范(26809)
(25616)
北京(25503)
经济学(25187)
农业大学(24685)
基金
项目(133783)
研究(105285)
科学(105118)
基金(94690)
(80606)
国家(79715)
科学基金(68714)
社会(66816)
社会科(62741)
社会科学(62729)
(55351)
基金项目(50155)
教育(48011)
编号(46456)
(43750)
自然(40966)
自然科(39930)
自然科学(39922)
自然科学基金(39205)
成果(38399)
资助(36869)
(31797)
课题(31420)
(30571)
(29839)
重点(29604)
(29577)
(28176)
(28129)
国家社会(27251)
期刊
(108713)
经济(108713)
研究(61599)
(59605)
中国(53220)
农业(39979)
(34965)
学报(31220)
科学(29151)
管理(26273)
教育(25942)
大学(25532)
业经(24533)
学学(24219)
(23202)
金融(23202)
技术(19021)
(18034)
财经(15704)
问题(15172)
农村(14950)
(14950)
农业经济(14917)
(13630)
经济研究(13510)
(13476)
世界(11545)
经济问题(11219)
社会(10403)
现代(9939)
共检索到332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丽芹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趋缓,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必须从战略层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讨,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拓宽转移渠道,形成一个协调有效的转移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陶永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丹  袁洪斌  熊德平  
政府行为选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运行机制包括: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是其动力机制,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其保障机制,政府投入的稳定增长是其补偿与激励机制。我国应实施政府主导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建立宏观经济与社会政策和制度支持体系、财政资金的投入与支持体系,以及行政管理和服务支持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慧芳  
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云南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渐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云南的特殊省情以及有组织有领导的转移工作起步晚、基础差,目前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拟就进一步推进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云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元芳  吴昊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制于多重因素,但最为关键的是制度层面的因素,根本原因是制度性制约。本文主要阐述通过制度改革与创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供制度保障,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丽英  
近年来在徐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仍存在一系列困难,如仍属江苏省内低水平、比较无序、转移层次较低、转移压力大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重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但是徐州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目前和未来几年转移劳动力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结合徐州的实际,本文提出若干促进本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辉  刘日星  马靖芳  
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非农产业较高收入的吸引和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就为什么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以及如何积极推进城镇化的建设等问题作出分析,认为走城镇化道路是吸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种战略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晓华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能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所以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中央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进步,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没有根本改善,城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有很多局限性。因此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边保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现象由来以久,并且还将继续长期存在。究其原因涉及到农民工权益保护不力、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培训机制不完善等多个方面。当前应当通过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创造合理流动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素质等措施加以解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纪国义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难点在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要想使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首先必须明确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然后找出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提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洪  
政府在有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中的责任唐洪(四川省剑阁县委政研室)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分业的必然结果。农业劳动力继续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总趋势不可逆转。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实质是市场机制引导农业劳动力适应社会大生产的需求,合理配置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柯美成  
农村日益增长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政府决策以及理论界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这个问题迄今未能拿出一个从根本上解决的妥善办法。本文拟谈一些探索性意见和建议。 据有关权威部门90年代初的预测,“八五”期间我国农村新成长的劳动力为1.1亿人,加上当时农村已有1亿以上剩余劳动力,“八五”末需要安排的农村劳动力为2.1亿多人,到2000年则增加到3亿人以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