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7)
- 2023(9738)
- 2022(8009)
- 2021(7315)
- 2020(6233)
- 2019(13588)
- 2018(13421)
- 2017(26097)
- 2016(13920)
- 2015(15387)
- 2014(15050)
- 2013(14811)
- 2012(13611)
- 2011(11971)
- 2010(12427)
- 2009(11916)
- 2008(12152)
- 2007(11431)
- 2006(10308)
- 2005(9305)
- 学科
- 业(82394)
- 企(65914)
- 企业(65914)
- 济(62396)
- 经济(62310)
- 管理(55809)
- 农(44551)
- 农业(29731)
- 业经(27613)
- 方法(23904)
- 财(21998)
- 务(17148)
- 财务(17142)
- 财务管理(17124)
- 数学(16360)
- 数学方法(16275)
- 企业财务(16174)
- 技术(15545)
- 制(15124)
- 中国(14830)
- 策(14783)
- 划(14649)
- 环境(12880)
- 和(12442)
- 体(12398)
- 理论(11201)
- 贸(11106)
- 贸易(11100)
- 经营(11045)
- 易(10841)
- 机构
- 学院(206377)
- 大学(195026)
- 济(91744)
- 经济(90245)
- 管理(87860)
- 理学(75475)
- 理学院(74910)
- 管理学(74145)
- 管理学院(73796)
- 研究(61159)
- 中国(52020)
- 农(47800)
- 财(41223)
- 京(39557)
- 农业(35916)
- 科学(34519)
- 业大(33128)
- 江(33037)
- 财经(32559)
- 所(29895)
- 中心(29810)
- 经(29447)
- 经济管理(26793)
- 研究所(26599)
- 经济学(26178)
- 州(25594)
- 商学(24323)
- 商学院(24127)
- 北京(23982)
- 经济学院(23745)
- 基金
- 项目(132760)
- 科学(106944)
- 研究(102701)
- 基金(97453)
- 家(83048)
- 国家(81854)
- 科学基金(72489)
- 社会(68921)
- 社会科(65015)
- 社会科学(64989)
- 省(54656)
- 基金项目(52307)
- 自然(44092)
- 教育(44072)
- 编号(43047)
- 自然科(43012)
- 自然科学(43001)
- 划(42473)
- 自然科学基金(42301)
- 资助(37509)
- 业(34205)
- 成果(32848)
- 创(31096)
- 发(29925)
- 部(29523)
- 制(28726)
- 国家社会(28582)
- 重点(28457)
- 农(28243)
- 创新(28139)
- 期刊
- 济(114753)
- 经济(114753)
- 研究(56454)
- 农(52538)
- 中国(41358)
- 农业(35159)
- 财(34904)
- 管理(33670)
- 科学(27448)
- 业经(26968)
- 学报(25785)
- 融(21510)
- 金融(21510)
- 大学(21392)
- 学学(20840)
- 技术(19010)
- 业(18286)
- 财经(16001)
- 问题(15535)
- 经济研究(15112)
- 教育(14019)
- 农村(13966)
- 村(13966)
- 经(13859)
- 农业经济(13643)
- 世界(12891)
- 技术经济(12771)
- 经济问题(11071)
- 版(11032)
- 财会(10997)
共检索到313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丁德章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迄今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生产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制改革最成功的部分。但从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家庭承包经营的实践看,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农户进行家庭承包经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经勇 张志杰
家庭承包经营作为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 ,有着还原农业产业特征最适宜家庭经营的制度安排。家庭承包经营所形成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以及避免外部性损失 ,堪称农业经营中有着最大制度绩效的好形式。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 ,家庭经营具有广泛适应性 ,可以容纳不同的生产力水平 ,不存在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就要改变家庭经营的问题。但是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关键在于用什么方式带动千家万户进入市场。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形成的小群体 (指一家一户 )、大规模 (指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生产格局 ,则可能是一种较为切实可行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家庭承包 现代农业 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熊邦卫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引导农民从家庭联产承包走上企业化的道路,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选择,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跨世纪工程。本文试就农业企业化的缘起、意义和运作问题展开初步探讨。缘起: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遂
农业家庭承包经营是赋予农业生产最大自由度的农业制度,但不是最完善的制度。随着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所处的微观经济基础和宏观社会环境的变化,其制度缺陷逐渐地显现出来。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制度缺陷,都直接或间接源于土地问题。土地问题是农业和农业制度的要害和核心问题。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只有从解决土地承包问题入手,才能寻找到制度创新的突破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洪玉 殷柏尧 葛小娥
一、实行农地流转是进一步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的需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制度绩效,但这种以均田制为特征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地承包制度,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农地经营的小规模化。随着一些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民收入非农化程度的提高,这种小规模经营土地的局限性开始显现出来。由于耕种农地的效益相对低下,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部分承包户不愿耕种农地而抛荒或粗放经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伟伟 张云华
我国农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更多权利已经并应进一步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已经赋予农民,但这三项权利需要强化;处分权应明确其权利客体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区分物权性流转和债权性流转;请求权(承包地返还、承包地妨害排除与妨害防止、足额承包地重大妨害补偿与征收补偿)应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政策 土地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宏宇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家庭小规模生产经营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生产要求。家庭承包经营作为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对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它的局限性在于规模过小、经营分散,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又受自身经济实力限制,投入能力很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制约了农业科技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士云 胡洪曙
土地使用是否具有效率主要取决于土地产权各项权能的拥有者之间所形成的产权关系的明晰化程度。本文拟在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理论基础上 ,阐述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农地产权性质及这一产权安排的政治、经济效应。
关键词:
家庭承包经营制 农地产权 性质 效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晓滨 叶艳妹 靳相木
研究目的:明晰家庭承包经营权主体和农户内成员权利关系形式,为农户内成员变动后权属的界定提供满足法律内部逻辑自洽的解决方案,同时维护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多功能性。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法律文本分析。研究结果:家庭承包经营权的主体为农民,农户内成员间权利关系形式为准共同共有。研究结论: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制度多功能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消解,但原有的模糊立法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城市化、土地增值和农民权利意识觉醒的现实。因此,应当采用明确权利主体及农户内部权利关系的权利本体制度,附加针对特定问题的配套特别规则的模式,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晓滨 叶艳妹 靳相木
研究目的:明晰家庭承包经营权主体和农户内成员权利关系形式,为农户内成员变动后权属的界定提供满足法律内部逻辑自洽的解决方案,同时维护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多功能性。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法律文本分析。研究结果:家庭承包经营权的主体为农民,农户内成员间权利关系形式为准共同共有。研究结论: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制度多功能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消解,但原有的模糊立法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城市化、土地增值和农民权利意识觉醒的现实。因此,应当采用明确权利主体及农户内部权利关系的权利本体制度,附加针对特定问题的配套特别规则的模式,实现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彻底物权化,并在凸显权利财产功能的同时,兼顾其社会保障和生产及粮食安全等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晓妍
家庭承包条件下如何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王晓妍(辽宁省锦州市委党校)在保持家庭承包制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实现集约经营,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农业集约经营方式,是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笔者通过对农村的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在这方面已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归纳起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薛建良 朱守银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随着农地承包经营权与实际经营权分离,农地经营开始出现"去家庭化"问题。本文利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农地家庭承包经营进行了分析,指出农地家庭经营是一种农地使用制,认为农地家庭经营要坚持组织标准和产权权利标准,即家庭是农地的经营组织形式,家庭拥有农地的占有权、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其中,控制权行使程度不同是农地家庭经营形式多样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当前农地经营中存在的"去家庭化"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农业家庭经营首先要坚持农地家庭经营,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农地使用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政策。
关键词:
家庭经营 农地经营制 判断标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B·沙马宁 B·诺维科夫 刘芸芸
在苏联农村,近年来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各种形式的承包制。由于经济组织条件和技术工艺的多样性的特点,这种变化是符合规律性的。一些先进农庄管理工作的经验确定了完善物质刺激的新的方向,表现在推广各种方式的劳动报酬支付形式,或取决于总收入,或根据租赁承包关系来决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晓霞 张襄英
探讨了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下规模经营的战略选择 ,提出其主要的运作战略 ,即通过倡导农地使用权合理流转集中 ,推进规模经营 ,吸纳劳动力、科技、资金等要素 ,并配以优质服务形成规模效益 ,同时根据区域差别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进行不同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土地 家庭承包 规模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