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5)
2023(7413)
2022(6139)
2021(5973)
2020(4903)
2019(11388)
2018(11333)
2017(20516)
2016(11222)
2015(13171)
2014(13020)
2013(12795)
2012(12024)
2011(11127)
2010(10972)
2009(10059)
2008(9837)
2007(8574)
2006(7519)
2005(6793)
作者
(32757)
(27529)
(27393)
(26039)
(17570)
(12983)
(12340)
(10814)
(10600)
(9785)
(9653)
(9182)
(8907)
(8897)
(8877)
(8464)
(8228)
(8067)
(7982)
(7823)
(7187)
(6727)
(6646)
(6183)
(6145)
(6079)
(6026)
(6011)
(5794)
(5719)
学科
(42566)
经济(42513)
管理(26767)
(25089)
中国(17560)
方法(17325)
(16290)
企业(16290)
数学(15556)
数学方法(15440)
(12103)
(11694)
贸易(11687)
(11501)
(11255)
(10299)
(9319)
(8662)
银行(8635)
(8465)
(8334)
业经(8253)
(7871)
金融(7864)
服务(7324)
农业(7270)
工作(7051)
地方(6887)
关系(6553)
环境(6437)
机构
大学(158473)
学院(155530)
(68692)
经济(67337)
研究(63081)
管理(54306)
中国(48877)
理学(45635)
理学院(45068)
管理学(44389)
管理学院(44091)
科学(37616)
(35498)
(32772)
(30307)
研究所(30044)
(29197)
中心(27360)
财经(23747)
(23354)
(23180)
农业(23080)
北京(23032)
业大(22902)
经济学(22326)
(21903)
(21069)
师范(20762)
经济学院(20019)
科学院(19049)
基金
项目(105936)
科学(82208)
研究(78273)
基金(76626)
(68891)
国家(68355)
科学基金(56224)
社会(50060)
社会科(47363)
社会科学(47351)
基金项目(39103)
(38876)
教育(35332)
自然(34150)
(34108)
自然科(33395)
自然科学(33379)
自然科学基金(32808)
资助(32059)
编号(31164)
成果(27272)
重点(24626)
(24245)
(23551)
中国(22475)
课题(22412)
国家社会(22142)
(21695)
创新(20480)
教育部(20448)
期刊
(75127)
经济(75127)
研究(49304)
中国(38333)
学报(28749)
(26448)
科学(24828)
(22188)
大学(21202)
管理(20286)
教育(20011)
学学(19663)
农业(18062)
(14662)
金融(14662)
经济研究(13817)
技术(12805)
图书(12450)
财经(12240)
(11234)
(10855)
业经(10564)
(10552)
问题(10199)
国际(10197)
世界(10147)
书馆(9216)
图书馆(9216)
(7838)
论坛(7838)
共检索到248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顾严  佘宇  
构建幼有所育服务体系,有利于培育居民消费和准公共投资的新的增长点,促进劳动力供给均衡增长和人力资本充分积累,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作用。当前,不少地方仍存在认识误区、公益服务少、家庭养育能力弱、婴幼养育市场风险隐患大等困境。建议参照儿童早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0~3岁儿童的健康营养、科学照护、安全保障、早期学习为重要内容,以家庭尽主责、政府兜底线、社会广参与为原则,建立健全多元供给、合理投入、统筹协调、优质高效的中国幼有所育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付子堂  
五大法治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的范畴架构。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就是要能够有效解决具有中国特质的问题。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一定的理论资源为基础和原则。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文化,有我们的体制机制,有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国家治理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有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兴强  
会计具有双重属性,即技术性和社会性。会计的技术性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会计理论的借鉴与继承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会计的社会性则强调不同会计环境下的会计理论应该保持自己的特色。然而回顾我国近、现代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始终给人一种“来料加工”的感觉:先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继红  刘娅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其发展逻辑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基本一致。中国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形态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政府主导""市场运营""人民主体"三种形态。"政府主导"的发展形态以"权力驱动"的模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设施建设问题,"市场运营"的发展形态以"资本驱动"的模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资源配置问题,"人民主体"的发展形态以"创新驱动"的模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生动力问题。三种发展形态既有历时态的发展交替,又有共时态的相互影响,演化出中国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化进程,也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姜勇  
"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即让所有0~6岁的适龄儿童得到更好的养育和教育,涵盖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和3~6岁学前教育两个阶段。新时期背景下政府承诺的"幼有所育"如何兑现?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幼有所育"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有着1.13亿名学龄前儿童的人口大国,建设"幼有所育"的公共服务体系不仅关系当前人口政策的落地,还关系国家未来发展规划的重要部署,更是事关百姓幸福的重大民生工程。大量研究证实,投资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戴炜栋  杨凡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时军  
随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低耗能、低污染的低碳经济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碳税征收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减缓碳排放压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碳税征收为基点,比较世界各国碳税征收实际,提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碳税征收体系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鸣骥  
财政支农政策是国家财政通过分配和再分配手段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一系列政策的总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服务国民经济大局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应当按照财政科学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世恒  郭逸尘  
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估体系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估应强化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的地位,构建高效科学的分类评估指标体系,改进评估结果的呈现和运用形式,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估体系在交流互鉴中走向世界。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斯  
新世纪初,我国以保障人民文化权利为目标初步构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该体系的拓展深化与创新发展,完成了我国公共文化供给制度的现代性转变,服务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大使命,在推进均衡发展、增强发展动力、法治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既遵循了全球普遍性的发展规律,也立足我国实际和制度优势实现了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在:国家主导,集中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动符合中国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方式与手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等方面。展望未来,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健全高质量的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要素均衡发展,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跃上新台阶,以“大文化事业”思维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谋划迈向文化强国的高水平公共文化发展战略。参考文献34。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斯如,张训苏  
具有中国特色的统计学学科体系的框架设计唐斯如,张训苏一、应该建立一个综合型的统计学学科体系统计学是一门交叉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具有横断性、边缘性、交叉性与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其地位与经济学、数学、管理学一样同属于一级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以各种总体现象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豫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 ,相当一部分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个人之间信用状况极差 ,成为制约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尽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来看 ,消除和减少信息不对称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前提 ,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先进、业务覆盖面广、管理严格、登记法人信用信息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 ,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基础 ,也是当前我国应着手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童伟  牟放  
2011年11月26日,由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主办、《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的"社会共同需要论理论研讨会"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隆重举行,包括老一代著名财政学家在内的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社会共同需要论"是由我国著名财政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