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9)
2023(7914)
2022(6586)
2021(5575)
2020(4605)
2019(10131)
2018(10127)
2017(18748)
2016(10295)
2015(11670)
2014(11918)
2013(11802)
2012(11441)
2011(10652)
2010(11151)
2009(10200)
2008(9918)
2007(9440)
2006(8852)
2005(8342)
作者
(30801)
(25769)
(25746)
(24680)
(16624)
(12238)
(11684)
(9926)
(9760)
(9393)
(9032)
(8550)
(8514)
(8508)
(8242)
(8018)
(7679)
(7493)
(7458)
(7232)
(6799)
(6305)
(6264)
(6032)
(5925)
(5916)
(5798)
(5593)
(5284)
(5082)
学科
(66161)
经济(66112)
管理(33092)
(25625)
(21678)
企业(21678)
地方(20002)
方法(16629)
中国(15063)
数学(13855)
(13753)
数学方法(13704)
环境(13694)
地方经济(13595)
业经(12650)
(12120)
(10553)
(9689)
(9640)
经济学(8940)
(8844)
银行(8840)
(8836)
(8547)
(8445)
金融(8443)
农业(8318)
(8059)
(8026)
贸易(8015)
机构
学院(155914)
大学(153468)
(73342)
经济(71770)
研究(58202)
管理(56019)
理学(46123)
理学院(45564)
中国(45083)
管理学(44888)
管理学院(44573)
(32863)
科学(32612)
(32432)
(28930)
(26688)
中心(26517)
研究所(25710)
财经(25069)
经济学(23087)
(22268)
(21850)
师范(21700)
(21382)
(21119)
(21051)
北京(20975)
经济学院(20275)
(18733)
业大(18476)
基金
项目(93271)
科学(73262)
研究(71111)
基金(66158)
(56776)
国家(56327)
科学基金(47913)
社会(46467)
社会科(44132)
社会科学(44118)
(36898)
基金项目(33807)
教育(32153)
(30610)
编号(28993)
自然(28244)
自然科(27420)
自然科学(27414)
资助(26945)
自然科学基金(26865)
成果(24381)
(22587)
重点(21461)
课题(21395)
(19922)
国家社会(19313)
发展(18728)
(18614)
(18430)
(17714)
期刊
(95903)
经济(95903)
研究(53818)
中国(34983)
(25465)
管理(23993)
科学(20013)
学报(19834)
(19831)
教育(18102)
(17960)
金融(17960)
经济研究(15504)
大学(15317)
技术(14913)
学学(14239)
业经(13635)
财经(13362)
农业(12616)
问题(11956)
(11791)
(9659)
技术经济(9222)
国际(8462)
图书(8108)
统计(8064)
世界(7957)
现代(7736)
经济问题(7608)
改革(7556)
共检索到261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麻智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承载着江西在中部崛起的希望。共青城作为江西重点支持发展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市,具有生态环境美、产业基础好、落后产能存量小、污染程度低的优势。把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共青城发展战略,构建"低碳经济示范区",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产业效能标准,设定灵活的产业用地门槛,搭建低碳经济发展的平台,加快制定生态产业扶持政策等措施,重点发展光伏产业、新型家电制造业、会展业、旅游休闲业和教育培训业等低碳产业,必将能使共青城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小康水平的目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小平  肖鸿晶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危机和挑战,发展低碳城市成为应对这场危机和挑战的重大举措。本文以共青城建设低碳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SWOT分析模型,对共青城建设低碳型城市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从加强政府领导、提高低碳技术研发及应用能力、增强低碳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以及鼓励与推广低碳消费模式四个方面提出共青城建设低碳型城市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志彪  
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设承担着为中国基本现代化进程探路、示范的历史使命。为率先走出一条落后国家赶超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在战略定位上,应该体现更高、更全面的战略态势。该文指出了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对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可以做出示范的重点领域。为了克服可能的发展陷阱,苏南建设现代化示范区除了要加速自身的改革外,还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尤其是来自中央政府的各种支撑条件和政策的支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明  
珲春市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位于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素有"三国相连、五国相通"之称。珲春市有三个公路口岸和一个铁路口岸与俄、朝相连,中、俄、朝、韩、日五国水路相通,是我国直接进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我国从水路到俄罗斯、朝鲜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北美、北欧的最近点。以珲春为中心,半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鲁明  王军  周震峰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而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则成为我国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稳妥地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对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内涵和建设意义的初步分析,提出了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思路和保障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裴亮  杨战社  王西宁  姚秉华  杨峰  
循环经济型生态城的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以杨凌示范区为例,对其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建设状况进行了研究,包括其优势与成果,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建设杨凌示范区循环经济型生态城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白武华  
一、小河套区城的地理及经济发展现状本文所指的小河套区域,主要是指陕甘宁晋蒙接壤区内以内蒙古伊盟和陕西榆林地区现有行政区划为主的区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因它的范围小于河套地区又有别于习惯意义上的前套地区,故称“小河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伟荣  
该文从分析研究苏州沿太湖地区的历史和现状入手,站在长三角区域进入高铁时代和后世博时代的战略高度,回答了人们所关注的保护与发展、生态与文化、东太湖整治与滨湖新城建设等等敏感问题。在此基础上厘清了发展战略思路,提出了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和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的实现路径。文章同时提出了"抓住生态文明纲,走好富民强市路"、"深挖河、广植树、控人口"等重要指导思想,"把苏州沿太湖地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花园"的近期目标和"把环太湖城市圈建设成为国际著名的花园式湖泊城市"的远期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宗国  张辉  
通过分析19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区域分布、政策演变及战略定位,总结取得的成绩,探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措施:完善产业链布局,打造区域差异化产业链;建立创新评价体系,形成系统化评估格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大精英人才引进力度,健全人才保障制度;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激发创新要素集聚"乘数效应";培育创新创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晶妹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指出,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几年,示范城市和示范创建城市等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城市和地区在社会治理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信用承诺、信用评价、联合奖惩等方面的实践为构建新型信用监管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并且在"信易+"、信用宣传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齐祥  尚红敏  江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非均衡向均衡协调发展的历程。让部分地区率先发展是小平同志的战略构想,经过近30年的区域差别政策,率先发展、快速发展的地区已经实现了先富起来的预期目标。但国内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乃至影响国家发展的全局。国务院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是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楚亮  
近年来,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江西省共青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保护耕地和生态资源的压力日渐增大,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出路在于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总体思路是,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结合实地测绘,摸清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冰   陈彦均   韩加林  
科学分析我国区际产业转移中的碳转移效应,有利于推进产业转移与绿色低碳协同发展。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9年中国25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产业转移中的碳排放效应。研究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总体上显著提高了所在地碳排放水平,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示范区政策抑制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以及弱化了环境规制,进而加剧了碳排放;西部地区与无明确承接区域的示范区带来了更为显著的碳排放,示范区设立提高了周边地区碳排放,但降低了产业转出地碳排放。本文为辩证审慎看待我国产业转移所存在的碳排放问题提供了学术参考,并为实现全国碳减排与产业空间优化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锦明  
设立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全面创新能源系统和体制机制,基于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丰富的地热、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资源,创新理念和技术,以先地下后地面的4D四维空间模式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和能源规划,结合地震技术和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科学规划雄安智慧城市、构建"零碳智慧"现代能源体系示范区、保证千年城市安全发展提供支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锦明  
设立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全面创新能源系统和体制机制,基于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丰富的地热、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资源,创新理念和技术,以先地下后地面的4D四维空间模式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和能源规划,结合地震技术和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科学规划雄安智慧城市、构建"零碳智慧"现代能源体系示范区、保证千年城市安全发展提供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