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9)
- 2023(12300)
- 2022(10377)
- 2021(9437)
- 2020(7783)
- 2019(17068)
- 2018(16732)
- 2017(30934)
- 2016(16425)
- 2015(17890)
- 2014(17167)
- 2013(17112)
- 2012(15615)
- 2011(13975)
- 2010(13971)
- 2009(12883)
- 2008(12425)
- 2007(11286)
- 2006(9813)
- 2005(8482)
- 学科
- 济(66901)
- 经济(66839)
- 业(55224)
- 管理(55078)
- 企(46362)
- 企业(46362)
- 方法(26750)
- 数学(22352)
- 数学方法(22148)
- 农(19818)
- 技术(19785)
- 中国(18475)
- 业经(17941)
- 学(15423)
- 财(14844)
- 地方(14798)
- 环境(14533)
- 农业(13365)
- 产业(13348)
- 贸(13068)
- 贸易(13060)
- 技术管理(12967)
- 易(12705)
- 制(11620)
- 划(11564)
- 和(10734)
- 银(10627)
- 银行(10580)
- 融(10471)
- 金融(10470)
- 机构
- 学院(234953)
- 大学(231003)
- 济(96816)
- 经济(95154)
- 管理(92611)
- 研究(82269)
- 理学(81029)
- 理学院(80150)
- 管理学(78793)
- 管理学院(78409)
- 中国(60070)
- 科学(54310)
- 京(49032)
- 农(46984)
- 所(42067)
- 业大(40760)
- 财(39596)
- 研究所(38979)
- 农业(37269)
- 中心(36966)
- 江(35192)
- 财经(31891)
- 院(30381)
- 北京(30375)
- 经(28963)
- 经济学(28836)
- 范(28196)
- 师范(27717)
- 州(27627)
- 技术(26822)
- 基金
- 项目(169295)
- 科学(134198)
- 基金(122371)
- 研究(117577)
- 家(110421)
- 国家(109509)
- 科学基金(93499)
- 社会(76093)
- 社会科(72458)
- 社会科学(72442)
- 省(69561)
- 基金项目(65283)
- 自然(62257)
- 自然科(60797)
- 自然科学(60775)
- 自然科学基金(59756)
- 划(58161)
- 教育(51798)
- 资助(47943)
- 编号(44267)
- 创(41564)
- 重点(38725)
- 发(38118)
- 创新(37994)
- 部(35149)
- 计划(33988)
- 业(33247)
- 成果(33015)
- 科研(32289)
- 国家社会(31994)
共检索到338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燕卿
迈入新征程,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进入新一轮的变革动荡期,奋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风险,也具备许多战略性的优势条件。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和制造业大省,经济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等问题依然存在,科研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困于人的格局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因此,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围绕制约高质量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的问题进行改革攻坚,举全省之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坚决打赢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制造业强省建设~((1))。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武汉大学资本赋能大湾区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组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引擎,有优势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领头雁"。资本是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认为股权投资(VC/PE)能通过筛选培育、风险分散、融资支持、要素集成、制度供给、资源重组六方面制度功能支持创新发展。巩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股权投资市场优势,让股权投资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创新高地建设,要宽化资本来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强化技术攻关,发展非对称性"杀手锏"技术,培育优质项目源;深化人才激励,推进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科学家的深度合作;优化投资环境,让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活化退出通道,畅通"募投管退"的投资闭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航 张向前
探索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评价方法,以促进我国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梳理总结国内外经典的创新指数评价模型,包括国家创新指数和中国创新指数,以及全球创新指数、欧盟创新记分牌和硅谷指数,结果发现5种创新评价指数均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为基本框架但评价指标侧重方向不同;结合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缺点,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指标为基本框架,优化构建我国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评价指标体系,强调注重创新投入指标、创新产出指标、潜力指标、精神层面指标和创新效果指标,并构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新指数计算方法,提出对不适用于个别经济体指标进行替换、评价体系与激励体系相结合、指标体系必须进行更新的实施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巧玲 张向前
优化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人才使用机制是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我国现有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中存在法律体系尚未健全、人才规划和任用模式不科学、创新成果缺乏自主性、科技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和人才培训激励手段单一等问题,构建了优化世界重要人才和创新高地的人才使用机制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有关科技创新的法律体系、建立科学的人才规划和任用模式、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以及改善科研环境,加强人才使用的国际交流合作的建议,从而发挥创新人才的最大效益,助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
关键词: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创新高地 人才使用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正>《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影响力各项指标再创新高。2023年10月,中国知网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发布《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23版),《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连续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年报》统计了6888种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被引,其中,《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影响力指数(CI)达到231.161,较上一年度增长186.76%,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石纯 杨婧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1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2022年1月26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人民日报》撰文《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指出教育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抓住机遇、超前布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
人才培养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应勇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上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内容,也是上海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2016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两年多来,上海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举全市之力推进全面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文玲
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所具有的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产业链供应链集成创新的韧性和弹性、经济规模优势和支撑创新的财力、原始创新成果积淀和国家赋予的特殊政策优势,是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战略高地的基础。实现这个特殊历史使命需要加快建设国家科学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培育位于世界中高端、高端或顶端的高精尖产业,支持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头部企业做大做强,锻造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冠军企业,建设具有全球比较制度优势的人才创新高地,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经济思想,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全面加强党对资金管理的领导,不断完善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体系,积极推进重大工程项目谋划与储备,强化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创新政策和工作机制,切实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和保障作用,支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6.5%,超过序时进度0.9个百分点;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首次降到30微克/立方米以内,人民
关键词:
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质量 全过程管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江淮 师磊
创新的本地化集聚已成为当前全球创新活动的典型特征。本文以地区的本地化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对企业研发选址的动态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企业创新集聚以及产业地理格局的演化路径,揭示出企业研发选址的决策依据是企业自身技术需求与各地区本地化创新能力的匹配程度。研究发现:本地化创新能力已成为创新经济中企业研发选址的重要区位因素,能持续吸引高技术行业企业的进入;在产业关联方面,高技术行业的前后向产业关联均会显著强化本地化创新能力的引力作用;从区域一体化视角看,区域内各城市不同的禀赋优势导致不同的技术密集度行业呈现梯度式集聚的现象。据此,本文认为,当经济进入以高技术行业占比持续上升为标志的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后,地区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是推进并强化其本地化创新能力,以区域为单位建设各区域创新高地。为此,需要进一步扩大高层次研发型人才培养规模,持续优化人才专业结构,支持高校与企业研发多元化融合建设,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进一步扩大区域创新高地的建设范围和规模,加快推进国际科技中心建设;以创新高地为核心,有序推进产业地理梯度发展,深化区域优势互补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佳乐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与人才统筹部署,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龙头作用,因而研究高等教育对世界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建设的贡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3—2021年全球3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发现:其一,9年间世界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仍集中分布在北美和欧洲国家,整体呈现“西强东弱”态势,不过中国进步明显,出现“东升西降”趋势;其二,高等教育相对规模之于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发挥显著正向作用;其三,分经济发展水平看,高等教育相对规模会显著影响高收入国家建设人才中心和中高收入国家建设创新高地;其四,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看,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相对规模对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影响不显著,进入普及化阶段呈现显著正向影响。中国正努力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的转型,高等教育系统需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贡献 人才中心 创新高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雨洁 闫淑敏 孙锐 董俊婕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重点探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核心内涵、发展逻辑与建设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基本内涵表现为人才与创新基于各类互动链接的密集交换互动,显现为单兵推进向系统集成的转变;(2)发展逻辑呈现为“顶层战略维→核心支撑维→基础行动维”的架构体系,展现出双轮驱动、三位一体、雁阵格局的渐进性跨越;(3)建设路径体现为“聚点→铺线→推面→建体”的动态框架,凸显“高能级平台→高效能链条→高质量集群→高品质生态”的梯次联动和纵深布局。研究结论可为系统设计迈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决策参考,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提供理论洞见和有益借鉴。
关键词:
人才高地 科技中心 发展逻辑 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文元 梅强
在有效划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阶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同阶段面临的障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障碍消除需借助于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本文由此设计了面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全过程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肖前
本刊讯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创意经济全球数据库的统计,全世界创意产品和服务贸易总额由2010年的5595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创记录的6240亿美元。创意产品和服务包括艺术品和工艺品、图书、平面设计和室内设计作品、时装、电影、音乐、新媒体、印刷媒体、音像制品等,其全球出口额在2009年(5360亿美元)和2010年(5590亿美元)的基础上于2011年(能获得数字的最近年份)出现大幅增长,超过了危机之前的2008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康捷 袁永 胡海鹏
梳理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系统分析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的过程,构建科技创新政策评价准备、实施、总结三步骤框架流程,在此基础上,对2014年以来广东省出台的知识产权政策开展政策内容、政策执行、政策效果实证评估,并对我国加强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提出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评价 全过程 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