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28)
2023(18765)
2022(15657)
2021(14797)
2020(12229)
2019(27865)
2018(27789)
2017(53347)
2016(29488)
2015(32980)
2014(32830)
2013(32076)
2012(29294)
2011(26181)
2010(26575)
2009(24661)
2008(24471)
2007(22142)
2006(19771)
2005(17826)
作者
(81784)
(67875)
(67148)
(64164)
(43517)
(32237)
(30784)
(26313)
(25584)
(24619)
(22968)
(22860)
(21648)
(21543)
(20951)
(20734)
(20241)
(19945)
(19470)
(19384)
(16815)
(16713)
(16366)
(15583)
(15331)
(15101)
(15092)
(15028)
(13537)
(13457)
学科
(115910)
经济(115761)
(103967)
管理(97629)
(93134)
企业(93134)
方法(47514)
数学(37087)
数学方法(36633)
业经(35884)
(35486)
(34749)
中国(33547)
农业(24511)
技术(24506)
(24305)
财务(24226)
财务管理(24192)
(23999)
理论(23841)
地方(23198)
企业财务(22905)
(21800)
(21722)
(21392)
(20468)
贸易(20455)
(19874)
(19677)
(18802)
机构
学院(410010)
大学(409081)
管理(165289)
(164597)
经济(160953)
理学(141141)
理学院(139643)
管理学(137527)
管理学院(136744)
研究(134629)
中国(103264)
(87747)
科学(80109)
(78334)
(66306)
(63079)
(62555)
财经(61277)
中心(60778)
研究所(59618)
业大(56977)
北京(55688)
(55592)
(55318)
师范(54916)
(50885)
(49326)
农业(48514)
经济学(47775)
财经大学(44989)
基金
项目(267848)
科学(212261)
研究(204199)
基金(192270)
(164649)
国家(163089)
科学基金(141828)
社会(128007)
社会科(121185)
社会科学(121154)
(105865)
基金项目(101314)
教育(94440)
自然(89742)
(87820)
自然科(87676)
自然科学(87658)
自然科学基金(86135)
编号(85540)
资助(77851)
成果(71278)
重点(59319)
课题(59087)
(58860)
(58791)
(57760)
创新(54108)
项目编号(53387)
国家社会(51547)
教育部(51128)
期刊
(189713)
经济(189713)
研究(127063)
中国(84552)
管理(67072)
(62289)
(58871)
学报(57013)
教育(56943)
科学(54636)
大学(45205)
学学(41119)
农业(40790)
(39415)
金融(39415)
技术(37978)
业经(32922)
财经(29911)
经济研究(29264)
(25706)
问题(24273)
(23957)
图书(23670)
技术经济(21410)
科技(20501)
现代(20410)
理论(19297)
(18873)
商业(18726)
(18391)
共检索到626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卓泽林  王志强  
自200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始构建全球化知识企业向创业型大学转型以来,通过组织机构的整合,并以创业中心、企业孵化中心、产业联盟办公室以及海外学院等部门为载体推行多样化创新创业举措,在专业技术授权、大学衍生公司、校企合作和吸引世界优秀人才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创新创业举措对我国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营造自由、宽容的学术环境,建设专业化创业队伍以及跨国界协同培养学生等有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红娜、田凌晖在《复旦教育论坛》2015年第3期中撰文,从历史分析的角度分析了新加坡国立大学选择创业型发展道路的原因,解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型之路的发展特点,并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出了详细的建议。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使一流大学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为了应对时代的挑战,新加坡政府实施了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发展型的经济发展政策,强调智力资本的创造性、资本化与企业化。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此背景下希望通过引进创业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小强  黄知弦  蒋喜锋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知识与经济的深度"握手"和"联姻"推动知识和经济的双重转型,也推动了中世纪大学继19世纪承担起知识创造使命之后的又一次学术革命。大学的第二次革命不但重塑了大学的未来形态,也为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范式。1990年代末以来,在新加坡政府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提出了"全球知识企业"发展愿景,在走向创业型大学的同时实现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为我国当前一流大学建设提供诸多启示:知识和经济的双重转型要求一流大学建设范式转变,一流大学要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一流,创业型大学要高度重视创业精神的培养,一流创业型大学需要进行组织和文化的再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超  钟周  
本文从创业型大学的视角出发,对清华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创业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彰显了全球化时代创业型大学的新兴模式。新加坡国立大学依托大学企业整合创业教育,清华大学调动院系、部处参与形成丰富的创业教育资源。大学内部及其与外部关联机构之间的边界渗透性,促进各种资源在大学及其外部环境之间流动,各界协同众筹实现创新创业。创业型大学和创业教育进行着双向互动,创业型大学环境下课堂、校园与社区/社会三类学习空间中都开展着创业教育,而创业教育拓展和深入实现的过程中也催化激发、或直接参与着创业型大学的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秀冬  
当前,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常态下,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期,创新创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创新创业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解决就业难题的根本举措。针对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方面的思考,探索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红  周祥  刘诗琪  
本文主要基于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梳理新加坡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政策及发展成就,尝试将本园区的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问题纳入创新生态系统的视阈之中,并结合新加坡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要素和作用机理,构建出影响天津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其主要指标因素为共生力、平衡力、组织力、生长力、发展驱动能力和持续竞争能力,期冀通过此种形式的国际创新理论的交流探索和经验分享,推动本园区科技服务业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原方  
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工作推动不够、课程体系不完备、教师队伍不专业等问题,需要从组织保障、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协同育人、校园文化等六个方面加以改进完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霆鸣  
新加坡是亚太地区进行创业教育较早并且比较成功的地区。这种成功得益于新加坡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推动创业教育课程的国际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和教学的现代化,以及成果的产业化。借鉴其经验,我国应营造创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提升创业课程的国际化水平,培养专业化师资队伍,建立校园创业服务体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宋海斌  王军杰  
全方位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民族高校立足国家战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面临的最新命题。本文系统探讨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破解这一命题时在办学理念、机制体制、课程设置、国际化等各层面的成熟经验,以期能够为民族高校在探索构筑与高校办学宗旨、学校实际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供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伍宸  宋永华  赵倩  
由耶鲁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举办的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于2013年开始招生,这意味着一个全新的跨境合作办学机构正式成立。该学院旨在借助合作办学实现改革创新博雅教育模式的目标,以应对21世纪全球化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新要求。学院充分利用耶鲁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各自的办学优势,构建了立体的课程体系,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特色项目,加强了对住宿制书院的建设,实现了对博雅教育模式系统性的改革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立新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在世界技术及非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劳务市场上正在成为发达国家公司颇具竞争力的对手.它们的成功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时引起了密切关注.传统的国际贸易比较利益理论认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丹  赵新力  
创新创业为美国赠地大学"三位一体"的传统发展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中国高等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创新创业课程开设、社会实践机会提供、创新创业竞赛举办、校园创业社团成立、产业对接强化、校内孵化器与加速器创办、创业投资基金设置7个方面剖析美国赠地大学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并从中获得促进中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农业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的几点启示:重视推进高等院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校园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形成校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生态网络格局;推进创新创业资源配置市场化;注重素质教育、培养"三农"情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卓泽林  赵中建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其中较为突出是在构建创业生态系统中出现师资队伍建设上应然与实然的差距、课程体系构建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创业教育支持机制上一体化与分散化的矛盾等问题。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作为全球领先的创业型大学,通过构建有效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来确保创新创业活动作为长期战略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在创业型人才培养和大学衍生公司发展中产生了显著影响,对改进我国创业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秀娥  马天女  
构建创新发展理念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愿不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创业环境不够优化。借鉴美国、英国、德国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经验,应构建以大学生为主体、高校为基础、政府为主导、企业为支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善科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体系的进程中,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作为科技资源、优秀人才的集聚地,担负着为社会培养输送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近年来,虽然高校通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显著提高,但总体来看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创新、创业精神。针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政府应当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高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社会培养创新文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