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2)
2023(7709)
2022(6207)
2021(5630)
2020(4870)
2019(10683)
2018(10698)
2017(20277)
2016(10583)
2015(11693)
2014(11567)
2013(11435)
2012(10363)
2011(8885)
2010(9159)
2009(8926)
2008(9506)
2007(8660)
2006(7576)
2005(7115)
作者
(29392)
(24693)
(24493)
(22991)
(15868)
(11549)
(11235)
(9566)
(9256)
(8779)
(8438)
(8163)
(8013)
(7664)
(7641)
(7404)
(7384)
(7139)
(7064)
(6879)
(6024)
(5999)
(5784)
(5686)
(5506)
(5489)
(5455)
(5441)
(4805)
(4747)
学科
(69132)
(63705)
企业(63705)
(50518)
经济(50450)
管理(48863)
业经(22779)
方法(22304)
(19947)
(18568)
(16805)
财务(16801)
财务管理(16783)
企业财务(15863)
数学(15144)
数学方法(15074)
技术(14299)
农业(13987)
(12591)
中国(12201)
(11694)
(10974)
保险(10883)
理论(10828)
(10608)
(10596)
企业经济(10461)
经营(10205)
技术管理(9835)
(9445)
机构
学院(158376)
大学(151226)
(71583)
经济(70475)
管理(69006)
理学(58345)
理学院(57890)
管理学(57364)
管理学院(57075)
研究(43748)
中国(41313)
(36240)
(30365)
财经(28390)
(25726)
(24889)
(24117)
科学(23374)
经济学(21235)
中心(21047)
商学(20832)
(20818)
财经大学(20812)
商学院(20645)
业大(19815)
(19586)
经济学院(19305)
农业(18850)
北京(18817)
经济管理(18566)
基金
项目(98137)
科学(79835)
研究(75157)
基金(73226)
(61107)
国家(60474)
科学基金(55221)
社会(50495)
社会科(47949)
社会科学(47935)
(39449)
基金项目(38844)
自然(34462)
自然科(33743)
自然科学(33737)
自然科学基金(33218)
教育(32815)
(30758)
编号(30265)
资助(29130)
(28079)
(24182)
成果(22972)
(21599)
创新(21582)
(21100)
国家社会(21084)
重点(21016)
(20906)
人文(19666)
期刊
(83318)
经济(83318)
研究(48009)
(31724)
管理(30395)
中国(28655)
(23530)
(20993)
金融(20993)
科学(17662)
农业(16164)
业经(15919)
学报(15541)
技术(15509)
财经(14277)
大学(13076)
学学(12830)
经济研究(12751)
(12253)
(11193)
技术经济(10661)
财会(10634)
问题(10439)
现代(9269)
(9196)
教育(9046)
商业(8757)
世界(8617)
国际(8495)
会计(8332)
共检索到241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波  
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坚持稳妥审慎和依法推进原则,探索出分步骤、多层次推进对外开放路径,成为开放时间最早、开放程度最高、开放步伐最快的金融领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保险业的壮大亦离不开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在对外开放将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跃升的重要时刻,回顾、审视并展望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将引领我们更好地前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冬妮  王国军  
对外开放几乎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保险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但不同国家保险业在对外开放的时机、速度、监管政策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做法对外开放几乎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保险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但不同国家的保险市场开放的模式和力度并不相同,基于各国保险业的发展水平、政治经济环境、金融监管政策等方面的差异,各国保险业在对外开放的时机、程度、速度、监管政策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做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莉  应小燕  
正确测度、判断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度是确保我国保险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发展、稳定与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度可分为"承诺开放度"和"实际开放度"。我国保险业"承诺开放度"仅处在中上水平,还有进一步开放的空间;"实际开放度"显示外资在国内保险市场扩张迅速,但对国内保险市场影响仍较小,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祁祥  锁凌燕  郑伟  
回顾、审视并展望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历程,考察对外开放对产业安全、金融安全、行业竞争力等方面的影响,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保险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关键点。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历史证明,加入世贸组织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升了中国经济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关键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孟春  李泓欣  孙乃岩  
一、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是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走过了一条通过试点逐渐扩大对外开放度和开放区域的循序渐进之路。目前我国的保险开放区域已从上海、广州扩大到深圳、重庆、大连、天津等地。中国保险市场上的外资保险公司共有20余家。此外,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的代表处也有200多个,其中100多家提出申请等候进入中国市场。在华设立的外资和中外合资保险公司的数量已超过中资保险公司。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道富  
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以来,外资保险机构在推动我国保险市场规范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对我国保险市场的整体影响有限,但未来增长及综合经营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挑战,且其自身也存在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对此,我国应增强保险监管能力,大力推进保险市场和保险机构改革,在保证金融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外资保险公司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裘品姬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新疆通过实施以向西开放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开放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当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枝仲  
过去的开放重在利用开放促进国内发展,今天的开放还希望通过开放构建更加有利于中国的国际环境。开放理念要从着眼于国内转向着眼于全球的对外开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建伟  
改革开放以来,比较优势始终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分工的一项重要原则。随着国内外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比较优势的形成条件和产业载体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是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差异趋于弱化,竞争关系开始由垂直型互补分工向水平型横向分工转变;一些领域相比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增强,垂直型分工格局逐渐形成。基于此,我国需要对传统的发展路径和外贸格局进行调整,在构建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型竞争关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加快双边自贸区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沈国兵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面临的外部环境愈加复杂多变和严峻,中国经济实力上了新台阶同时风险显著上升,国际经贸合作变得复杂同时持续深化等挑战,积极寻求推进经纬式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动能变得十分重要。推进经线式开放新格局的动能包括:以一体化市场驱动机制推进多元平衡的贸易和投资开放,以统一大市场规模经济优势推进互利共赢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以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能动催化机制推进稳慎高效的金融开放,以构筑营商制度保障推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制度型开放。推进纬线式开放新格局的动能包括:牢牢稳住我国外贸基本盘,拓展新兴市场贸易;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大力提升贸易数字化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扩大贸易和投资开放、推进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推进金融开放、引领制度型开放,分别是我国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核心支撑力、重要基石、重要催化剂和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徐建伟  
随着国内外条件和发展环境变化,我国比较优势的形成条件和产业载体出现了不同与以往新的变化,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差异趋于弱化,竞争关系开始由垂直型互补分工向水平型横向分工转变;一些领域相比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增强,垂直型分工格局逐渐形成。基于此,我国需要对传统的发展路径和外贸格局进行调整,在构建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型竞争关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加快双边自贸区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琪  
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开放、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不仅可以拓展我国经济成长的战略空间,而且可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清晰地定位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的目标和地位。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求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按照高标准和新要求,从对外优势、市场开拓、国际分工与合作、开放区域等方面进行角色转换。在全球治理格局变动中,我国应该在供给层面深化对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要素结构等结构的调整优化,不断开拓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新空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琪  
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开放、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不仅可以拓展我国经济成长的战略空间,而且可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清晰地定位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的目标和地位。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求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按照高标准和新要求,从对外优势、市场开拓、国际分工与合作、开放区域等方面进行角色转换。在全球治理格局变动中,我国应该在供给层面深化对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要素结构等结构的调整优化,不断开拓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新空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向东  刘娟秀  郑嘉伟  
未来,金融稳定委员会将统筹金融对外开放和其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各开放项目协同共进,推进经济从"斯密增长"向"熊彼特增长"转变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回顾金融开放,我们会发现,金融开放正是在改革开放中生根发芽,其发展贯穿了我国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期初,我国金融对外开放主要目的在于"以市场换技术",通过调整高估的汇率,吸引外商投资,解决外汇短缺,筹措资金发展本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