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5)
- 2023(15126)
- 2022(12944)
- 2021(11915)
- 2020(9684)
- 2019(22176)
- 2018(21805)
- 2017(41455)
- 2016(22625)
- 2015(25557)
- 2014(25641)
- 2013(25632)
- 2012(24241)
- 2011(22271)
- 2010(22769)
- 2009(21194)
- 2008(21311)
- 2007(19260)
- 2006(17530)
- 2005(16437)
- 学科
- 济(99677)
- 经济(99543)
- 管理(68070)
- 业(63493)
- 企(50594)
- 企业(50594)
- 中国(34274)
- 方法(34220)
- 数学(29268)
- 农(29218)
- 数学方法(28914)
- 财(26842)
- 地方(25158)
- 制(24319)
- 业经(23090)
- 贸(20661)
- 贸易(20642)
- 易(20060)
- 银(19600)
- 银行(19585)
- 农业(19126)
- 行(19009)
- 融(18763)
- 金融(18759)
- 学(17709)
- 环境(16409)
- 策(16066)
- 体(15973)
- 发(15288)
- 务(14626)
- 机构
- 学院(326226)
- 大学(325855)
- 济(145513)
- 经济(142560)
- 研究(121171)
- 管理(121066)
- 理学(101690)
- 理学院(100466)
- 管理学(99083)
- 管理学院(98438)
- 中国(96227)
- 财(71785)
- 京(71133)
- 科学(67677)
- 所(61084)
- 中心(54357)
- 研究所(54267)
- 财经(54141)
- 江(51358)
- 农(49927)
- 经(49095)
- 北京(46457)
- 经济学(45476)
- 范(44648)
- 师范(44296)
- 院(43584)
- 业大(40983)
- 经济学院(40709)
- 州(40672)
- 财经大学(39769)
- 基金
- 项目(203979)
- 科学(162153)
- 研究(156085)
- 基金(148303)
- 家(127639)
- 国家(126555)
- 科学基金(108246)
- 社会(101387)
- 社会科(96165)
- 社会科学(96146)
- 省(77337)
- 基金项目(76325)
- 教育(71674)
- 划(65898)
- 自然(65520)
- 自然科(63952)
- 自然科学(63937)
- 编号(63364)
- 自然科学基金(62816)
- 资助(61370)
- 成果(54462)
- 发(48626)
- 部(47110)
- 重点(46475)
- 课题(45498)
- 国家社会(42517)
- 制(42390)
- 创(42203)
- 教育部(41041)
- 性(40871)
- 期刊
- 济(175657)
- 经济(175657)
- 研究(110882)
- 中国(77697)
- 财(55276)
- 管理(49448)
- 农(48269)
- 科学(43676)
- 学报(43647)
- 教育(41239)
- 融(39610)
- 金融(39610)
- 大学(34508)
- 农业(32596)
- 学学(31964)
- 技术(28933)
- 经济研究(28280)
- 财经(27658)
- 业经(27302)
- 经(23945)
- 问题(22560)
- 贸(20384)
- 国际(18765)
- 世界(18108)
- 业(17631)
- 技术经济(16179)
- 坛(15238)
- 论坛(15238)
- 图书(15203)
- 现代(15084)
共检索到533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志刚 郭帅
2013年11月11—12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中部发展论坛2013"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来自国内区域经济方面的知名专家、中部六省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相关同志共聚一堂,紧紧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利益平衡机制的思路与对策"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研讨与交流,并达成"长沙共识"。以下是本次论坛的主要议题和基本观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保佑
2005年4月28~29日,由九三学社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促进中部崛起高层论坛"在郑州开幕。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15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现将会议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飞
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需聚焦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数字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应加快培育和形成城市群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型劳动者,并完善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保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冉
中部崛起面临着与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都不相同的发展环境、主要矛盾和战略任务,绝不是把在东部、西部和东北已实施过或正在实施的区域政策简单向中部地区加以延伸和推广就可以实现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的。必须本着"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功能定位,站在"弥补市场缺陷"角度,对中国的区域政策及政策工具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才能提高促进中部崛起政策实施效果。对如何从政策制定的源头增强政策设计、政策选择与中部地区区域特征和发展阶段的有效结合,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
中部崛起 功能定位 区域政策 创新与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安泽
作为曾经在区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税收政策,一直未能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时间里,国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东部沿海、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各自的特殊性,先后制定了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但不同区域的优惠政策侧重点不一样,优惠的力度也很有限。中部地区税收政策存在局限性,增值税政策的针对性仍不够强,资源税未能发挥中部地区优势,企业所得税削弱了中部地区的竞争力,优惠政策没有体现中部地区经济特色,不正常的税收竞争降低了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吸引力等。促进中部崛起应构建支持中部优势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加快合并内外税制的步伐,加强税收区域合作,促进区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秀生 杨刚强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农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光栋
本文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弹性以及扩大跨区域劳务输出的规模等方面分析了中部地区促进就业增长的基本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指出发展教育培训是中部地区促进就业可持续增长的根本性举措。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就业增长 对策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圣云 单梦静 谭嘉玲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和动态比较,并对2020年中部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组合预测。研究发现:(1)"七五"末至"十二五"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在1995年得到整体提升,2000年降低,此后逐步增长,大致呈折线"N"型提升态势;2006年之后中部地区经济逐步增长,但与广东的经济差距趋于扩大,而与贵州的经济差距整体趋于缩小。(2)"八五"时期中部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差距趋于缩小。"九五"时期中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范恒山
从2006年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河南、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崛起战略以来已经6年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正进入关键时期。过去6年,是中部地区自我创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发展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的6年,是中部地区走出"塌陷"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6年。尽管如此,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任务仍十分艰巨,要实现崛起目标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前进中还有许多新的棘手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一、何为中部崛起?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冬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忠泽
中部地区发展对国家发展的全局意义重大。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部地区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依靠自主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必须紧密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主线,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中部地区的整体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关键词:
中部 自主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锋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智库交流"平行主题会议第一时段讨论会上,来自国内外智库的与会嘉宾围绕"‘一带一路’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平衡、包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嘉宾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对扩大全球需求、提升全球供给、培育全球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积极作用,为沿线国家及域外国家平等参与国际合作创造了一个开放性平台,并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智库 新型全球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锋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智库交流"平行主题会议第一时段讨论会上,来自国内外智库的与会嘉宾围绕"‘一带一路’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平衡、包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嘉宾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对扩大全球需求、提升全球供给、培育全球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积极作用,为沿线国家及域外国家平等参与国际合作创造了一个开放性平台,并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智库 新型全球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银娥 陈学军
长期以来,中国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综合开发利用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已成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中国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农业资源 综合开发 利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瑾 龙强 江洪
近年来,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迅速提升,成为我国内陆对外开放的重要板块。当前,要进一步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通过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利用外资提质增效、加快优势产能和装备走出去、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东西部的开放合作和区域间的合作、构建高水平开放平台等举措扩大中部地区高水平开放,为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
高水平开放 中部地区 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全面提高反洗钱工作有效性——中部地区反洗钱论坛综述
加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力度 促进中部地区加速崛起
“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第三届“两岸经贸论坛”会议综述
深化素质教育研究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第二届中国教育科学论坛综述
促进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分析
实施人才兴业战略 促进保险教育发展——中国保险教育高峰论坛综述
构建稳定的金融体系 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APEC金融与发展项目(AFDP)2003年度论坛综述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机制构建
促进高教和谐发展 推动和谐文化建设——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博士生分论坛论文综述
中国: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进程——中国贸易增长与贸易平衡论坛会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