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48)
2023(5023)
2022(4348)
2021(4095)
2020(3538)
2019(7910)
2018(8032)
2017(15383)
2016(8701)
2015(9845)
2014(10012)
2013(9766)
2012(9073)
2011(8247)
2010(8296)
2009(7713)
2008(7532)
2007(7059)
2006(6383)
2005(5676)
作者
(25044)
(20882)
(20879)
(19999)
(13085)
(9968)
(9437)
(8191)
(7844)
(7666)
(7269)
(6966)
(6917)
(6890)
(6848)
(6305)
(6270)
(6180)
(6005)
(5848)
(5493)
(5200)
(5166)
(4879)
(4804)
(4712)
(4697)
(4603)
(4394)
(4328)
学科
(28467)
经济(28421)
管理(24678)
(21596)
税收(20158)
(19998)
(19727)
(17165)
企业(17165)
(12868)
方法(10734)
中国(9126)
数学(8907)
数学方法(8817)
(8162)
(8114)
(7396)
(6886)
地方(6672)
理论(6206)
财政(6028)
(5982)
财务(5961)
业经(5955)
财务管理(5946)
(5903)
(5830)
金融(5823)
(5630)
企业财务(5581)
机构
学院(115631)
大学(114624)
研究(41736)
(41054)
经济(39978)
管理(38985)
理学(32747)
理学院(32266)
中国(32154)
管理学(31574)
管理学院(31365)
(28085)
科学(26774)
(24740)
(22673)
(21182)
研究所(20020)
财经(19839)
(19614)
中心(17972)
(17837)
业大(17354)
农业(16511)
(16447)
北京(16000)
(15569)
(15499)
(15061)
师范(14854)
财经大学(14341)
基金
项目(73159)
科学(55564)
研究(53852)
基金(50453)
(45215)
国家(44799)
科学基金(36594)
社会(32074)
社会科(30203)
社会科学(30194)
(29155)
基金项目(26143)
(24770)
教育(24487)
编号(23170)
自然(23069)
自然科(22531)
自然科学(22519)
自然科学基金(22118)
资助(21008)
成果(20842)
课题(16653)
重点(16494)
(15274)
(15123)
(14998)
项目编号(14843)
(14734)
创新(14040)
科研(13784)
期刊
(49469)
经济(49469)
研究(40253)
中国(27714)
(22573)
学报(22454)
(19302)
科学(17441)
教育(15992)
大学(15884)
(15352)
(15241)
学学(15055)
管理(14706)
税务(13531)
农业(12639)
(10208)
金融(10208)
技术(9252)
财经(9237)
经济研究(8507)
业经(8019)
(7842)
(6827)
(6202)
问题(6169)
国际(6029)
图书(5609)
财会(5604)
业大(5519)
共检索到191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步学耀  
一是统计部门与财政、银行、税务等部门的关系。要建立各部门向统计部门报送财条报表和资料的制度。如:财政部门要提供月、季、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现金收支执行情况以及有关财务报表;银行要提供月、季、年度信贷计划执行情况,现金收支执行情况及时务决算等报表资料;税务部门要提供月、季、年度各种税务报表等。二是统计部门与部门统计的关系。部门统计是统计工作在各部门的延伸,是统计部门与各部门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部门和部门统计都责无旁贷。各部门统计除及时向统计部门提供月、季、年度业务资料和统计资料外,要在原有统计工作基础上,建立起财务统计,计算本部门的增加值。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东  张仕廉  
我国目前尚缺乏完备的物业税法律体系。一套完备且实操性良好的物业税法律体系是物业税改革成功的基础和保证。我国物业税法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将物业税立法权归中央,物业税税收行政权完全划归地方。即由中央制定物业税基本法,各地方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物业税实施细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俞光远  
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财税法律体系。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现阶段加快财税法律体系建设的重点应有以下内容。一、财税基本法律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罗晓华  
经济的和谐发展呼吁完善的财税法律体系。目前,我国传统财税法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财税法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构建新的财税法律体系和拓展财税法学的理论空间,已经成为财税理论研讨中的新趋势。因此,宜从我国财政危机的法律原因入手,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法治根源,并提出创新财税法治观念、构建新的财税法律体系的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俞光远  蔡巧萍  陈鹏  
一、构建中国社会主义财税法律体系的总体设想 (一) 构建中国社会主义财税法律体系的总体目标。 构建我国社会主义财税法律体系的总体目标应当是,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以宪法为统帅,以财政基本法、税法通则为骨干,以涵盖财政、预算、税收、财政支出、财务、会计、国债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财政监督等方面的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彭立峰  
财产税法因其固有的、为其他税法所不能替代的功能,是一国税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财产税法律体系过于滞后薄弱。对我国现行财产税法律体系进行全面、深入地解构表明:我国应在财政民主主义和财政联邦主义理念下重塑财产税法律体系,从非和谐走向和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冰冰  
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文明、科学、健康的,符合生态化要求的消费方式,其以"低碳"为导向,以共生型消费为价值指引,是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必由之路。为了保证社会经济在低碳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体系。在我国,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广大民众的低碳消费法制意识淡薄,背离了低碳消费的价值取向。因此,需要从制定《低碳消费促进法》、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改革消费税制、构建低碳押金制度、建立低碳产品标志标注制度等方面,完善我国的低碳消费法律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欧阳仁根  
为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多重功能 ,保护合作经济组织的弱者地位和构筑企业法律形态的完整性 ,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合作经济立法经验的基础上 ,构建以《合作社法》为主体、以相关条例和规章为补充的完整的合作经济法律体系。同时 ,为促进合作经济的发展 ,应从产业政策、财政与信贷支持、反垄断法对合作社的豁免等方面设计相应的法律规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长坪  
国有企业概念未能表述企业法律形态,不能作为企业法主体概念。这也是我国现有国有企业立法不能很好地调整国有企业的原因之一。我国应整合现行国有企业法律法规,构建以公产企业为企业法主体概念的企业法律体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莉  邹建辉  
农村社会保障是全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需要有一整套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作为前提条件,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应围绕一定的基本原则来构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何立慧  
本文试图通过三个步骤,对我国会计信用法律体系进行构建:一是从多个方面和多种理论视角分析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构建中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二是一个完整科学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应当包括哪些内容;三是明确指出一个完整科学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有效运行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基础:经济体制、政府信用、执法和司法、产权与公司治理。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慧娟  程龙  
时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和完善的关键时期,通过对中国法律体系的构建从逻辑层面上进行深入分析,在综合考量"演绎建构主义"和"归纳进化主义"两种逻辑建构进路后,对中国法律体系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更好构建中国法律体系的设想,以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和严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大华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障。从目前情况看,就是要结合我国国情,加快研究建立和健全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目前虽有一些与循环经济有关的法规,但有些新的理念没有纳入其中,体系尚不健全,执法和监督机制也不完善。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应包括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门法三部分。基本法规定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目标和指导思想等;综合法是对基本法的细化,也是对各专门法中涉及的共同问题或基础性问题的综合性规范;专门法是对各个行业的具体规定,应强调可操作性,体现着基本法和综合法的内容。另外,地方也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循环经济法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