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61)
- 2023(5354)
- 2022(4575)
- 2021(4043)
- 2020(3325)
- 2019(7405)
- 2018(7465)
- 2017(13802)
- 2016(7966)
- 2015(8799)
- 2014(8813)
- 2013(8590)
- 2012(7998)
- 2011(7301)
- 2010(7519)
- 2009(6557)
- 2008(6262)
- 2007(5625)
- 2006(5036)
- 2005(4596)
- 学科
- 济(34712)
- 经济(34683)
- 管理(24210)
- 业(17270)
- 方法(16742)
- 数学(15357)
- 数学方法(14980)
- 企(14542)
- 企业(14542)
- 环境(11123)
- 学(9245)
- 中国(8803)
- 地方(7725)
- 农(7355)
- 划(6501)
- 财(6476)
- 业经(5959)
- 和(5839)
- 理论(5674)
- 制(5504)
- 资源(5427)
- 银(5029)
- 银行(5026)
- 行(4838)
- 农业(4685)
- 生态(4615)
- 融(4578)
- 金融(4576)
- 经济学(4529)
- 贸(4393)
- 机构
- 学院(107951)
- 大学(107303)
- 济(41192)
- 管理(40971)
- 经济(40165)
- 研究(36416)
- 理学(35189)
- 理学院(34710)
- 管理学(33670)
- 管理学院(33488)
- 中国(27731)
- 科学(23790)
- 京(23029)
- 财(19108)
- 中心(18057)
- 所(17902)
- 江(17817)
- 农(17163)
- 业大(16504)
- 研究所(16314)
- 范(15575)
- 师范(15428)
- 财经(14918)
- 北京(14265)
- 州(14142)
- 院(13718)
- 经(13372)
- 农业(13330)
- 省(12488)
- 师范大学(12323)
- 基金
- 项目(75685)
- 科学(60680)
- 基金(55536)
- 研究(53042)
- 家(48960)
- 国家(48624)
- 科学基金(42476)
- 社会(33777)
- 社会科(32226)
- 社会科学(32220)
- 省(30957)
- 基金项目(29443)
- 自然(28857)
- 自然科(28232)
- 自然科学(28229)
- 自然科学基金(27642)
- 划(26155)
- 教育(25581)
- 资助(22770)
- 编号(20932)
- 重点(17384)
- 成果(16513)
- 发(16017)
- 部(15870)
- 创(15476)
- 课题(15380)
- 科研(14708)
- 计划(14537)
- 创新(14534)
- 国家社会(14004)
共检索到162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严格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的重要举措,也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进新时代低碳绿色发展的客观需求。国土空间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构建低碳型国土空间格局及"双碳"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本文从国土空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式的转变、加强国土空间布局统筹协调的角度,阐述了构建低碳型国土空间格局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构建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金英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单独成章,被提升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这是对以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过分强调发展速度、片面追求GDP的适时矫正,也是对人民福祉的长远考虑。十八大报告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时,首先提出了优化国土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祺文 蒋仁开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国家应对外部形势复杂多变、实现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空间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和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和制度支撑。本文从贯彻国家意志、主体功能区定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塑造绿色生态空间、满足多元民生需求、构筑开放共赢型空间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服务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彦平 刘大海
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的持续推进,协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关系,建立和实施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为构建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基本特征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奠定制度基础,是新时期自然资源集中统一综合管理的重要要求。在这一大背景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内涵该如何界定?它将如何发挥对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空间准入 用途管制 制度构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司劲松
构建我国科学的空间规划体系,有利于保护和优化利用空间资源,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开发。空间规划体系要明确各类空间性规划的定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终结边界不清、交叉重叠、矛盾冲突的局面,形成相互支撑、和谐有序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
空间规划 主体功能区 规划体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健生 许娜 张曦文
城市是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带来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低碳城市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探讨。本文从低碳开发、低碳经济、低碳环境、城市规模与能源消耗5个方面22个指标构建了低碳城市评价体系,引入遥感影像中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集与PM2.5浓度反演影像;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空间相关性分析,将2006年及2010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按照低碳水平分为低碳、相对低碳、相对高碳、高碳四类城市;根据驱动力分为环境主导型、居民主导型、城镇化主导型及产业主导型四种城市类型;空间上识别出京津冀、长三角、山东省及珠三角地区具有低碳城市发展集聚效应;低碳城市发展水平受城市行政等级、产业转型等因素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振龙 侯琰珍 孙鸿鹄
国土空间低碳化发展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基础。市域空间是国土空间规划兼具目标传导与战略落实双重属性的关键地域单元,揭示市域国土空间碳排放特征及其低碳化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对于塑造绿色低碳的国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探索国土空间碳排放测算方法,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分析市域国土空间低碳化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特征,进一步提出面向空间治理的优化策略,并以苏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构建的市域国土空间碳排放测算方法及低碳化发展模型能够有效测度市域碳排放特征及其低碳化发展效率空间差异。(2)苏州市2020年碳排放总量为2.38亿t,碳排放量高值地块集中分布在各类工业集聚区内,低值地块分散分布在乡镇地带以及各类碳汇主体地区。国土空间低碳化发展效率在不同尺度上均有明显差异,区县尺度主要表现出地域差异,乡镇尺度具有城乡差异。同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其经济、社会低碳化发展效率也较高,但生态低碳化发展效率往往较低。(3)根据区县、乡镇不同空间类型,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转型,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减排固碳的作用,构建复合协调、低碳可持续的国土空间格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麻智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承载着江西在中部崛起的希望。共青城作为江西重点支持发展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市,具有生态环境美、产业基础好、落后产能存量小、污染程度低的优势。把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共青城发展战略,构建"低碳经济示范区",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产业效能标准,设定灵活的产业用地门槛,搭建低碳经济发展的平台,加快制定生态产业扶持政策等措施,重点发展光伏产业、新型家电制造业、会展业、旅游休闲业和教育培训业等低碳产业,必将能使共青城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小康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
共青城 低碳 示范区 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晶晶
中国农业的碳排放快速增长的事实,表明中国走低碳化的农业发展道路已经刻不容缓。虽然低碳农业是适应我国农业生产需要和保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最佳发展道路,但是低碳农业在我国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缺乏支撑低碳农业发展的法制基础。鉴于我国当前低碳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无法可依的被动局面,本文在借鉴澳大利亚、德国和美国的低碳农业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如何构建专门的低碳农业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我国低碳农业立法的基本原则和法律要素进行了初步设想,希望能对我国的低碳农业立法提供有益建议。
关键词:
低碳农业 低碳农业立法 碳排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钦普
为了推动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近年国内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思考,发现存在当前指标体系未能很好地反映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技术等之间的有机联系、一些指标设计缺乏清晰的数学逻辑、一些定量指标没有相应的权威统计、指标体系不够全面、缺乏逻辑一致性、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动态性和比较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低碳城市 评价指标体系 问题 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强殿英 文桂江
发展低碳经济会对企业会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传统会计基础上构建企业低碳会计体系成为必然。文章尝试构建这种低碳会计体系,从低碳投资活动、低碳经营活动和低碳融资活动等方面探讨低碳会计应包含的内容,并探讨如何进行低碳会计信息披露。指出,借鉴事项法构建低碳会计体系是明智的选择。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会计 事项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业强 胡浩
首先简要评述了区域科技创新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影响因子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分级构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网络体系,积极打造新型国家区域科技创新空间格局。进而通过差别化的区域科技创新引导政策,实施不同的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重视多元创新驱动环境的培育,提高科技创新低值区域的科技扶持和相关政策、资金、人事的支持力度,缩小区域间科技创新驱动能力的地域差异,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空间格局 地区差异 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民锋 杨昔 徐放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基于"规划目标—规划策略(分项/分区)—规划指标"的逻辑思路,从规划实施角度制定细化规划目标的分项/分区策略,推导形成规划分项/分区策略指标、主要指标和分解指标,以有助于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丁明磊 杨晓娜 赵荣钦 张战平 肖连刚 谢志祥
国土空间规划是在基础层面引导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和区域开发的国家基础性、约束性规划。在当前“双碳”战略背景下,将碳中和目标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体系,对于从基础层面推动经济社会系统全面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碳中和目标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国土空间格局、人地关系与碳收支的内在关系。从“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视角探讨了碳中和目标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调控机理;从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体系、面向碳平衡的“双评价”方法、国土空间碳风险监测与评价、碳排放空间约束下的三线划定、碳达峰与产业空间结构调控等方面提出了面向碳中和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路径;从差别化的生态碳汇提升方案、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体系、面向碳中和目标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方案、基于生命周期的建设用地碳排放评估、低碳高效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多层次国土空间碳补偿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关键领域。
关键词:
碳中和 国土空间格局 理论框架 实践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