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8)
- 2023(16294)
- 2022(13436)
- 2021(12265)
- 2020(10096)
- 2019(22679)
- 2018(22880)
- 2017(43837)
- 2016(23819)
- 2015(26551)
- 2014(26550)
- 2013(25921)
- 2012(23775)
- 2011(21146)
- 2010(21530)
- 2009(19713)
- 2008(19642)
- 2007(18014)
- 2006(15768)
- 2005(14151)
- 学科
- 济(99150)
- 经济(99024)
- 业(96023)
- 管理(79192)
- 企(77754)
- 企业(77754)
- 农(50895)
- 方法(42220)
- 农业(33890)
- 数学(33817)
- 业经(33554)
- 数学方法(33222)
- 财(30262)
- 中国(24541)
- 制(22313)
- 务(20731)
- 财务(20675)
- 财务管理(20641)
- 企业财务(19499)
- 技术(19256)
- 地方(19144)
- 理论(18492)
- 学(18384)
- 体(17659)
- 策(17374)
- 划(17289)
- 和(17112)
- 环境(16960)
- 贸(15750)
- 贸易(15741)
- 机构
- 学院(338823)
- 大学(328525)
- 济(136252)
- 管理(135312)
- 经济(133397)
- 理学(116235)
- 理学院(115094)
- 管理学(113036)
- 管理学院(112425)
- 研究(107196)
- 中国(85916)
- 农(71606)
- 京(68862)
- 科学(66047)
- 财(63857)
- 业大(55548)
- 农业(55013)
- 所(53529)
- 江(53432)
- 中心(51594)
- 财经(49885)
- 研究所(48201)
- 经(45234)
- 州(42311)
- 北京(41952)
- 范(40981)
- 师范(40543)
- 经济学(39685)
- 院(38506)
- 经济管理(37511)
- 基金
- 项目(226293)
- 科学(179346)
- 研究(166892)
- 基金(164321)
- 家(142625)
- 国家(141296)
- 科学基金(123067)
- 社会(106465)
- 社会科(100489)
- 社会科学(100463)
- 省(92240)
- 基金项目(86894)
- 自然(79573)
- 自然科(77814)
- 自然科学(77796)
- 自然科学基金(76451)
- 教育(75375)
- 划(75022)
- 编号(68904)
- 资助(66225)
- 成果(54248)
- 重点(49865)
- 创(49395)
- 发(49119)
- 部(48973)
- 课题(46752)
- 创新(45455)
- 业(45407)
- 国家社会(43707)
- 科研(42811)
- 期刊
- 济(160702)
- 经济(160702)
- 研究(93253)
- 农(73135)
- 中国(70039)
- 财(52694)
- 学报(52017)
- 管理(51051)
- 科学(49535)
- 农业(49356)
- 大学(40628)
- 学学(38937)
- 业经(33491)
- 融(33280)
- 金融(33280)
- 教育(33186)
- 技术(32351)
- 业(25867)
- 财经(24250)
- 经济研究(23090)
- 问题(21136)
- 经(20913)
- 技术经济(18629)
- 版(18599)
- 统计(16295)
- 现代(16024)
- 科技(15777)
- 农村(15724)
- 村(15724)
- 世界(15629)
共检索到506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何可 李凡略 畅华仪
以地方性共识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既是显性正式制度的重要补充,也是筑牢乡村生态振兴"文化粮仓"的重要措施。区别于既有文献,本文以农村沼气CCER碳交易项目为例,探讨了地方性共识对规模养猪户农业碳交易项目参与意愿和期望碳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性共识中的口碑奖励和非正式权威惩罚既能够显著提升规模养猪户的农业碳交易项目参与意愿,又有助于降低他们的期望碳价。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地,本文从历史事件"改革开放"的角度考察了地方性共识作用的组间差异,发现"改革开放后出生组"因非正式权威惩罚而对农业碳交易表现出更低的期望碳价,因口碑惩罚而对农业碳交易表现出更高的期望碳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凡略 何可 张俊飚
促进规模养猪户参与碳交易对实现中国的“碳中和”和农民增收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户用沼气CCER项目为例,利用Heckman选择模型,运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农业碳交易价值认知对规模养猪户参与该项目的影响,探讨利用农业碳交易项目减少农业碳排放、实现农民增收的可能路径。结果表明,规模养猪户对农业碳交易项目的市场价值认知有待加强,同时约有93.21%的样本规模养猪户表示愿意参与沼气CCER项目,其平均期望碳价为15.26元/t。市场价值认知有助于改善规模养猪户的参与意愿,而非市场价值认知则能提高规模养猪户参与农业碳交易后的期望碳价。未来拟扩大养殖规模、家中接入互联网和村庄认同度较高的规模养猪户更容易受到市场价值认知的影响,表现出更强的农业碳交易参与意愿;未来拟扩大养殖规模和村庄认同度较低的规模养猪户则更容易受到非市场价值认知的影响而表现出更高的期望碳价水平。因此,需要关注到价值认知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宣传农业碳交易项目的价值,从而保障该项目在农村地区更好地推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凡略 何可 张俊飚
促进规模养猪户参与碳交易对实现中国的"碳中和"和农民增收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户用沼气CCER项目为例,利用Heckman选择模型,运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农业碳交易价值认知对规模养猪户参与该项目的影响,探讨利用农业碳交易项目减少农业碳排放、实现农民增收的可能路径。结果表明,规模养猪户对农业碳交易项目的市场价值认知有待加强,同时约有93.21%的样本规模养猪户表示愿意参与沼气CCER项目,其平均期望碳价为15.26元/t。市场价值认知有助于改善规模养猪户的参与意愿,而非市场价值认知则能提高规模养猪户参与农业碳交易后的期望碳价。未来拟扩大养殖规模、家中接入互联网和村庄认同度较高的规模养猪户更容易受到市场价值认知的影响,表现出更强的农业碳交易参与意愿;未来拟扩大养殖规模和村庄认同度较低的规模养猪户则更容易受到非市场价值认知的影响而表现出更高的期望碳价水平。因此,需要关注到价值认知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宣传农业碳交易项目的价值,从而保障该项目在农村地区更好地推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安邦 何可 张俊飚
基于湖北省的调研数据,本文应用Heckman选择模型分析了亲环境动机(内在亲环境动机、外在亲环境动机)对规模养猪户农业碳交易参与意愿及意愿支付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84.18%的规模养猪户愿意参与农业碳交易,其对碳排放权的意愿支付水平为10.36~12.30元/吨。内在亲环境动机、外在亲环境动机均有利于增强规模养猪户的参与意愿及意愿支付水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养猪户更易因外在亲环境动机的增强而表现出更高的农业碳交易参与意愿,接入互联网的规模养猪户则更易因内在亲环境动机的增强而表现出更高的意愿支付水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可 汪昊 张俊飚
论文基于种养结合的视角,以农业废弃物制有机肥技术为例,应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农业教育和信贷约束对规模养猪户低碳生产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农业教育对规模养猪户低碳生产意愿的改善作用主要来源于非正规教育,且通过非正规教育会使规模养猪户开展低碳生产意愿的概率提升8.5%。第二,信贷约束会抑制规模养猪户的低碳生产意愿,且信贷约束每提升一个等级,其开展低碳生产意愿的概率降低3.7%。第三,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接入互联网的规模养猪户不受影响,未接入互联网的规模养猪户更容易受到信贷约束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左志平 齐振宏 邬兰娅
针对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粗放化发展,导致废弃物大量聚集,温室气体随意排放等问题,以畜牧业新型养殖主体—规模养猪户为研究对象,利用动态博弈模型研究政府碳税税率、低碳养殖补贴系数、产品低碳度水平和消费者低碳产品支付意愿等因素对规模养猪户低碳养殖行为决策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的碳税政策有效激励了规模养猪户碳减排行为,不同的碳税税率不仅对规模养猪户碳减排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对猪肉产品价格的影响较小;政府的低碳补贴政策能够促进规模养猪户低碳养殖行为的演变;消费者的低碳偏好可以有效引导规模养猪户的低碳养殖行为。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对规模养殖户的低碳养殖决策及政府的碳税补贴政策设计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规模养殖户 碳税 政府补贴 低碳养殖行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可 朱润 罗斯炫
为推进智慧农业技术普及,本研究使用湖北省规模养猪户的调研数据,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互联网使用对规模养猪户智慧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应用Probit模型进行异质性和影响路径分析。研究发现:(1)互联网使用会显著提高规模养猪户对智慧生产技术、智慧管理技术、智慧服务技术和安全追溯技术的采纳意愿,且效应大小排序依次为智慧生产技术>智慧管理技术>安全追溯技术>智慧服务技术。(2)互联网使用对规模养猪户智慧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从年龄来看,新一代规模养猪户倾向于采纳智慧生产技术,老一代规模养猪户倾向于采纳余下3种技术;从学历来看,较之于高学历规模养猪户,互联网使用对低学历规模养猪户4种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均更大;从经营规模来看,小规模养猪户倾向于采纳安全追溯技术,大规模养猪户倾向于采纳余下3种技术。(3)使用互联网能够通过提高规模养猪户对智慧农业技术的技术认知和价值感知间接正向影响其采纳意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闵继胜 周力
利用江苏省无锡、南京和盐城三市229个规模养猪户的调查数据,在梳理组织化对于规模养猪户的碳排放量的影响机理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参与合作组织、合作模式紧密程度对于规模养猪户的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合作组织对于规模养猪户的碳排放量不存在显著影响;但是,就不同规模而言,"龙头企业+养猪户"的合作模式却显著降低了中大规模养猪户的碳排放;此外,户主年龄、粪便处理方式和土地承载力仅与小规模养猪户的碳排放量呈显著的负向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贺晔平 廖朴
通过构建风险冲击下碳保险作用农业碳减排的社会动力学模型,讨论碳保险与低碳财税政策的农业碳减排效应,以及碳保险和财税政策工具的优化配置问题。研究发现:在无保费补贴的情况下,碳保险并不能加速低碳农业生产技术扩散,但当保费补贴比例足够高时,“碳保险+保费补贴”方式能对农业碳减排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财政补贴比例和碳税税率增加,都会加快低碳农业生产技术扩散,并且财政补贴比例增加会提高财政补贴效率,保费补贴效率也明显大于碳减排直接补贴效率;在财政约束下,对中小型农业生产者采用“碳保险+保费补贴”的减排方式更具有优势,而对大型农业生产者应协调配合使用碳减排直接补贴方式和“碳保险+保费补贴”方式。
关键词:
碳保险 财税政策 低碳农业 演化博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永
低碳农业可以为碳交易定价市场提供自愿减排量,从而实现"三农"发展的低碳转型和碳交易定价市场的核证减排量抵消机制供给。因此,有必要根据低碳农业和碳交易顶层设计思路,探明碳交易抵销机制与低碳"三农"的关联。本文在借鉴国际碳交易市场经验的基础上,阐释了农业碳交易在中国的现状,并研究了国际碳市场与农业CER项目的关联、我国农业CER项目与国际碳市场供给侧的关联、国内碳市场与我国农业CCER项目的关联,进一步架构了碳交易市场抵消机制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之间的关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许世建
走进四川省苍溪县三井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园,满目葱茏,猕猴桃和雪梨挂满枝头。自2008年以来,苍溪县依托以工代赈项目,突出山区特色优势,重点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园、乡村旅游观光园、统筹城乡示范园和生态家园新村,着力打造"三园一村"的低碳农业发展新模式,扎实推进生态小康新农村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胜涛 朱福兴
随着碳交易制度的建立,农业碳排放权交易快速增长。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的方法,把我国参与市场交易的农业碳排放权分类,文章根据投入产出表建立农业碳排放权中间投入消耗方程,农民福利和储蓄变化方程,建立农业碳排放权CGE模型,为观察农业碳排放权对种植业结构及农民收入分配影响提供建模方法。
关键词:
农业 碳排放权 CGE模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新萍 张庆文 苟天来 毕宇珠
在全球化的低碳经济趋势下,农业低碳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低碳农业即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农业生产方式。低碳农业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中国,低碳农业发展存在多种制约因素,如农业生产机制的制约,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博弈,以及技术水平限制,这些构成低碳农业发展瓶颈。要想促进低碳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发现问题,突破发展瓶颈。
关键词:
低碳农业 生态环境 瓶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小有 刘红 黄冰冰
依托江西省规模农户农业低碳技术应用微观调研数据,将农业低碳技术分解为化肥、农药、柴油、农膜四个维度,以农业主要碳排放源所占比重为权数,构建农业低碳技术应用指数,作为因变量;选取规模农户家庭特征、生产特征、互联网特征以及政策特征相关变量作为自变量。回归结果表明: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种植规模越大,接入互联网的规模农户具有较高的农业低碳技术应用水平;政府农技人员的推广培训对农业低碳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从关键驱动变量出发,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低碳技术 应用 驱动 江西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小有 韩思 许其彬
基于江西省规模农户的调研数据,以农业低碳技术应用意愿为研究视角,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规模农户应用农业低碳技术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生产组织形式、农业生产地是否处于传统产粮区和政府是否发放农业低碳技术应用补贴与规模农户农业低碳技术应用意愿显著相关,户主是否担任村干部、地形条件、政府是否组织农业低碳技术推广培训和规模农户能否从农技推广部门或农技人员处获得有关农业低碳技术信息的差异未显著影响规模农户农业低碳技术应用意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