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
2023(1559)
2022(1267)
2021(1047)
2020(674)
2019(1511)
2018(1498)
2017(3131)
2016(1477)
2015(1734)
2014(1832)
2013(1918)
2012(1899)
2011(1833)
2010(1817)
2009(1320)
2008(1218)
2007(1149)
2006(1001)
2005(890)
作者
(4657)
(3919)
(3906)
(3775)
(2385)
(1822)
(1772)
(1506)
(1502)
(1413)
(1383)
(1261)
(1254)
(1229)
(1214)
(1194)
(1191)
(1104)
(1070)
(1035)
(980)
(970)
(948)
(931)
(896)
(879)
(841)
(834)
(782)
(774)
学科
(11659)
经济(11656)
管理(4593)
地方(4366)
(3479)
环境(3264)
产业(3169)
地方经济(3111)
业经(2791)
中国(2618)
(2526)
(2347)
企业(2347)
方法(2145)
资源(2114)
(2063)
(1971)
(1967)
(1907)
结构(1852)
数学(1824)
数学方法(1820)
农业(1734)
(1665)
(1610)
金融(1610)
生态(1574)
技术(1512)
(1399)
银行(1396)
机构
学院(24254)
大学(22329)
(12559)
经济(12372)
研究(9449)
管理(8789)
理学(7343)
理学院(7266)
管理学(7203)
管理学院(7159)
中国(6708)
科学(5360)
(4697)
(4633)
(4595)
研究所(4144)
中心(4134)
经济学(3967)
(3725)
(3657)
财经(3623)
经济学院(3566)
(3480)
(3249)
业大(3134)
科学院(3096)
北京(3040)
(3027)
(2970)
(2893)
基金
项目(15725)
研究(12565)
科学(12439)
基金(10696)
(9101)
国家(9026)
社会(8444)
社会科(8075)
社会科学(8075)
科学基金(7660)
(6768)
基金项目(5577)
(5521)
(5273)
编号(4859)
发展(4795)
教育(4746)
(4716)
资助(4025)
自然(3888)
自然科(3754)
自然科学(3752)
自然科学基金(3686)
成果(3680)
课题(3660)
重点(3608)
国家社会(3578)
(3454)
(3450)
经济(3429)
期刊
(16198)
经济(16198)
研究(7662)
中国(4874)
(4050)
管理(3687)
业经(3366)
(3124)
科学(3111)
农业(2941)
学报(2867)
经济研究(2819)
大学(2328)
学学(2286)
技术(2130)
问题(2048)
(2047)
金融(2047)
财经(1819)
商业(1679)
(1677)
改革(1616)
(1616)
教育(1536)
经济问题(1490)
技术经济(1433)
经济管理(1408)
世界(1296)
现代(1286)
(1278)
共检索到37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卫华  
目前,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如何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实现节能减排,调整优化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包括南通市在内全国各级城市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新友  
全球变暖给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挑战,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新疆已进入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关键阶段。新疆重要的生态地位和资源富集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朱春红  
国内外经验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提升区域软实力的根本途径。本文在对环渤海经济圈文化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从区域文化品牌塑造、内容生产创新、集群化发展、产业链完善以及投融资平台打造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提升环渤海经济圈软实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包颉  侯建明  
通过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变化趋势,计算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运用选取产业结构弹性指标对我国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与总体碳排放强度相关性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同时减少第二产业比重具有减碳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飞燕  张力  李孟刚  
文章提出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产业安全评价"五因素模型"指标体系。构建了低碳经济产业安全层次结构表,运用功效系数法对我国2004—2014年的低碳经济视角下产业安全进行实证分析,对其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春红  张炜熙  
由于全球升温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的灾难日益严重,温室效应问题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权的起点《京都议定书》确定了帮助发达国家缔约方减轻其承担减排义务费用的三个灵活机制:排放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在介绍了由于全球的环境问题存在着区域差异和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因为国家利益和立场的差异,使得180多个国家分化成不同的国家利益集团,从而形成了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分析了中国从世界各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中得到的启示以及中国目前碳交易现状。阐述了国际碳交易对中国主要产业发展的启示,分别介绍了中国各产业经济等方面应该把握的机遇和迎接的挑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涂晓玲  
低碳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本文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体系发展现状、国内外发展低碳产业的经验和启示的基础上,论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体系构建的最优路径,以期为制定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步森  陈恒林  
在财政研究和实践领域借鉴和引入生态概念,对改善我国财政生态、构建生态型财政,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和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具有现实意义。根据现代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和"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研究"成果,如同自然界中的生态总是在一定自然环境中形成一样,财政生态也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制度)及国家层面下形成的,具有特色鲜明的制度结构特征。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态财政可表述为:通过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湘宏  马姝玮  
文章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编制科学性差、调整频繁、实施保障措施贫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做好规划协调工作、维护规划严肃性等建议,并指出在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尤其要重视保护耕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加强土地开发整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涤龙  欧阳胜银  
低碳经济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中国作为一个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构建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很多指标数值都超出临界范围,说明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同时对国内30个省市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发现,中国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分三个层次:东部沿海城市发展得最好,中部城市次之,西部靠后。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一平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江苏省启东市的渔业企业日益感受到来自市场经济的压力,那种纯生产型和纯供销型的单一经济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实践表明,只有走渔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渔业产业化之路,才是加快发展渔业经济的一条必由之路。它有利于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加快传统渔业向市场渔业、现代渔化的转化;有利于提高渔业综合经济效益,增加渔(农)民收入,减少市场风险;有利于渔(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培育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全民  
2015年4月23日,财政部发布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关税的通知》,自5月1日起,取消稀土等产品的出口关税。此前,我国已经取消了稀土出口配额和控制稀土开采总量。这一系列政策的变化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对稀土行业进行管理的难度。为了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需多方推进,综合施策。开源节流并重增加稀土资源的有效供应(一)加大稀土资源勘探力度,增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艳芳  
近年来,文化产业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逐步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但同时也暴露出发展的不成熟与缺陷,可持续发展问题凸显。研究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不仅对于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有助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左仁贵  沈睿芳  
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能源行业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同时,人类对地球资源特别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度攫取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地球资源和能源,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有力地推进能源行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