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36)
2023(11389)
2022(9465)
2021(8426)
2020(7214)
2019(15911)
2018(15695)
2017(29849)
2016(16023)
2015(17642)
2014(16748)
2013(16351)
2012(14740)
2011(12761)
2010(12983)
2009(12277)
2008(12462)
2007(11472)
2006(10110)
2005(9093)
作者
(43555)
(36387)
(36353)
(33779)
(23079)
(17301)
(16292)
(13840)
(13506)
(13104)
(12249)
(12104)
(11502)
(11304)
(11039)
(10830)
(10820)
(10770)
(10469)
(10186)
(8960)
(8840)
(8676)
(8297)
(8264)
(7996)
(7929)
(7881)
(7212)
(7062)
学科
(82526)
(77848)
企业(77848)
管理(69314)
(68315)
经济(68246)
方法(28280)
业经(27875)
(25033)
(23143)
(20472)
财务(20461)
财务管理(20443)
技术(20088)
数学(20067)
数学方法(19899)
企业财务(19412)
农业(16900)
(16167)
中国(15871)
(14408)
环境(14293)
理论(14246)
(14123)
技术管理(13647)
(13626)
地方(12467)
企业经济(12354)
经营(12132)
(11684)
机构
学院(224555)
大学(215808)
管理(95323)
(95158)
经济(93534)
理学(81994)
理学院(81291)
管理学(80349)
管理学院(79946)
研究(65925)
中国(54095)
(44450)
(44335)
科学(38599)
(36781)
(35368)
财经(34906)
业大(31954)
(31734)
(31580)
中心(30944)
农业(28809)
研究所(28298)
(27829)
经济学(27488)
商学(27484)
商学院(27246)
北京(26906)
经济管理(26126)
财经大学(25396)
基金
项目(147398)
科学(119479)
研究(111212)
基金(107726)
(91977)
国家(91093)
科学基金(81738)
社会(73479)
社会科(69887)
社会科学(69862)
(61348)
基金项目(57859)
自然(51494)
自然科(50373)
自然科学(50363)
教育(49897)
自然科学基金(49566)
(48664)
编号(44261)
资助(41525)
(37942)
(35885)
创新(34347)
成果(33949)
重点(32707)
(32593)
(31752)
(30409)
国家社会(30407)
课题(30232)
期刊
(108977)
经济(108977)
研究(62389)
中国(47780)
管理(41567)
(39739)
(34633)
科学(29026)
学报(27735)
农业(23970)
技术(22777)
大学(22232)
教育(21281)
学学(21236)
业经(20979)
(19030)
金融(19030)
财经(17337)
经济研究(16756)
(15838)
(15125)
技术经济(14361)
问题(13677)
财会(13473)
科技(12531)
会计(12240)
现代(11888)
商业(11790)
(10727)
(10411)
共检索到337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董晓宏  郭爱英  宋长生  
创新是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动力,而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核心要素已不再是单一的技术或者人力,多要素协同创新成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适应复杂生存环境的重要途径。在多要素协同创新机制创建和运行过程中,企业需要同时创建内部支撑性环境以促进这一机制与企业软环境的融合,维持其良性运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敏  李巍  邵云飞  
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现状,运用协同创新理论研究了其内部各创新要素(战略创新、制度创新、创新文化、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是如何协同的。利用来自企业访谈、问卷调查的一手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各创新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得出结论:企业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之间存在正向协同效应,与战略创新之间存在反向协同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邵云飞  庞博  方佳明  
企业内部协同和IT能力被认为是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在协同创新系统框架下构建了理论模型,探析了企业内部技术要素和三类非技术要素协同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以及IT能力对于企业内部协同的调节效应。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技术要素与市场要素、组织要素、文化要素协同能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技术要素同时与三类非技术要素协同,即组织内部多要素协同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应更加显著;此外,IT能力正向调节企业内部协同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从企业内部协同和IT能力的视角深化拓展了创新理论,为企业运用IT能力促进内部协同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简冠群   郑希雅  
探索更具适用性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是企业在国家新发展阶段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数字技术与创新要素的有效协同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以格力电器为典型案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展开研究,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以及选择式编码,分析数字技术、创新要素在格力电器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试图构建数字技术协同创新要素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及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蔡翔  赵娟  
通过构建三螺旋强度模型,采用随机前沿方法,运用2011~2015年我国大陆29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大学—企业—政府协同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大学—企业—政府协同创新效率持续稳定上升,但两极分化和区域异质性明显,除湖北、湖南两省外的其他中部省份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中部坍塌现象;研发人力和物资投入共同构成协同创新的双核驱动力量,但研发人力资本驱动作用远大于研发物质资本,成为大学—企业—政府协同创新效率的重要驱动力;三螺旋强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均对大学—企业—政府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空间格局特征尚未根本改善,存在某种程度的锁定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毛月秋   汪婷婷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文章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解析国内外典型的协同创新模式,确立了以企业为核心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基础支撑的三螺旋创新主体模式及其创新机理,构建了“多元、多链”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提出了以创新链为核心链明确“多元”权责,以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和数据链为支撑发挥“多元”作用,以产业链、供应链为落脚点实现“多元”协同的运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洁  韩梦杰  胡宝贵  
协同创新作为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正逐渐成为新时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农业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PCA回归模型,分析农业企业与政府、科研机构、高校、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强调农业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必要性,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宏亮  
本文对环境规制与协同创新耦合作用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演化进行研究,选取218家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对技术协同、能力协同和企业创新能力演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市场引导对技术协同、能力协同及企业创新能力演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披露仅与技术协同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与能力协同、企业创新能力演化未呈显著相关关系;技术协同、能力协同分别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宏亮  
本文对环境规制与协同创新耦合作用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演化进行研究,选取218家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对技术协同、能力协同和企业创新能力演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市场引导对技术协同、能力协同及企业创新能力演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披露仅与技术协同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与能力协同、企业创新能力演化未呈显著相关关系;技术协同、能力协同分别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玮   金雪   田舒涵  
本文选取我国29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可显著提升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价值链协同创新在数字经济与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在经济较落后、小规模以及中西部城市中,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希冀助力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勇  黄波  黄伟  
对于高盈利创新项目,创新企业可以通过信号传递解决其与投资基金协同创新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即通过对赌协议的设计将其与低盈利项目区分开来。当创新项目所获最高利润较大,或获得最高利润的概率较高,或创新企业投资比例较低时,创新企业可通过对赌协议促成与投资基金的协同创新。创新企业的最优对赌协议为:将其项目最高收益率作为对赌协议的目标收益率,若达不到目标收益率创新企业就放弃参与利润分配,若达到目标收益率则要求投资基金转让相应的利润分配权,以弥补其因市场环境差而达不到目标收益率所遭受的损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澎  
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精髓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文章针对我国目前集群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提升集群整体产业水平的构想。并从对集群企业协同技术创新进行了思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春  
本文基于协同创新概念的界定,研究发达国家企业协同创新的背景、实现途径。在理论上凝练了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方式和机制,在实践上总结了协同创新的作用与问题,探讨值得借鉴的内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宏斌   梁慧丽   许晨辉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为企业增添了新的创新动力。本文以我国2009—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协同创新水平,该结论在考虑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创新资源获取”效应和“交易成本降低”效应两条路径提高企业协同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运营效率较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所处地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协同创新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本文拓展了数字化转型的微观经济后果,同时为企业协同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激励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雪春  陈万明  殷红幸  
协同创新伙伴与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密切相关。构建包含个体创新指标和协同创新指标的企业协同创新伙伴选择指标体系,个体创新指标包括企业敏捷程度、财务健康、技术能力、信誉状况与知识拥有和管理经验,协同创新指标包括企业目标一致、资源互补、团队协作良好、动机一致和知识相通,同时应用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主成分投影法选择协同创新伙伴,并通过一个汽车企业具体案例分析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验证了企业协同创新伙伴选择指标体系和选择方法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