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9)
- 2023(13095)
- 2022(10692)
- 2021(9622)
- 2020(8157)
- 2019(17871)
- 2018(17412)
- 2017(31954)
- 2016(18165)
- 2015(20662)
- 2014(21013)
- 2013(19892)
- 2012(18120)
- 2011(15939)
- 2010(16492)
- 2009(15234)
- 2008(15388)
- 2007(14273)
- 2006(12649)
- 2005(11776)
- 学科
- 业(83451)
- 企(77786)
- 企业(77786)
- 管理(74088)
- 济(68808)
- 经济(68679)
- 财(28707)
- 业经(28484)
- 农(25546)
- 方法(25472)
- 务(21715)
- 财务(21679)
- 财务管理(21653)
- 制(21202)
- 企业财务(20551)
- 中国(19020)
- 技术(18364)
- 理论(18236)
- 农业(18040)
- 数学(17293)
- 数学方法(17098)
- 体(17075)
- 划(15289)
- 策(14936)
- 和(13839)
- 体制(13746)
- 企业经济(12451)
- 经营(12430)
- 银(11881)
- 银行(11851)
- 机构
- 学院(261180)
- 大学(247994)
- 济(101100)
- 管理(99747)
- 经济(98854)
- 理学(84266)
- 理学院(83476)
- 管理学(82301)
- 管理学院(81829)
- 研究(80907)
- 中国(64169)
- 财(53423)
- 京(52615)
- 科学(47119)
- 农(45194)
- 江(43705)
- 财经(40684)
- 所(40652)
- 中心(37260)
- 业大(36970)
- 经(36644)
- 研究所(35989)
- 农业(35412)
- 技术(34401)
- 州(34001)
- 北京(32631)
- 范(30570)
- 师范(30213)
- 院(29821)
- 职业(29678)
- 基金
- 项目(164418)
- 科学(129955)
- 研究(127661)
- 基金(115218)
- 家(98762)
- 国家(97755)
- 科学基金(85301)
- 社会(78876)
- 社会科(74448)
- 社会科学(74430)
- 省(69296)
- 教育(61350)
- 基金项目(60474)
- 划(55605)
- 编号(54463)
- 自然(53305)
- 自然科(52088)
- 自然科学(52070)
- 自然科学基金(51201)
- 资助(46050)
- 成果(44398)
- 课题(39466)
- 创(37827)
- 业(37403)
- 重点(37361)
- 制(36853)
- 部(35914)
- 发(35462)
- 创新(34370)
- 性(33523)
- 期刊
- 济(122817)
- 经济(122817)
- 研究(76493)
- 中国(62100)
- 财(47854)
- 管理(43810)
- 农(43793)
- 教育(39642)
- 学报(36664)
- 科学(33860)
- 农业(29859)
- 技术(29098)
- 大学(28986)
- 学学(27414)
- 融(24520)
- 金融(24520)
- 业经(22822)
- 财经(21214)
- 经(18346)
- 业(18139)
- 经济研究(18119)
- 职业(16587)
- 问题(15236)
- 财会(14749)
- 技术经济(13536)
- 会计(13180)
- 现代(12721)
- 坛(12407)
- 论坛(12407)
- 版(12258)
共检索到406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琼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企业的全程参与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从企业全程参与的高职人才培养的管理体系、监控体系等方面对构建起企业全程参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
企业全程参与 高职 质量控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华平
当今社会的突出矛盾是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大学毕业生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加,是由我国转型期特殊的产业结构决定的。因此,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是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尤其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高技术人才需求日益加大的今天,不得不反思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方法。文章立足于上述现状,结合国外高等职业院校先进办学经验,以教学质量保障、评估体系为核心,为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米海敏 王淑平 郭胜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文章从校企全面合作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将质量监控系统从校内延伸到校外,通过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进一步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
订单式人才培养 质量监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方元春 王璜
高职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性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首要前提,就是要转变高职教育教学评价观念,改革传统的以校内监控评价为主的教学导向系统和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职 教育教学评价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金寿
国家明确要求.切实把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鉴于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必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五个结合"的途径与办法.构建人才培养"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体现"理实融合,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思想,以培养从事一线生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崔杰
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对外承包工程业务,三十多年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较快发展,而且在行业结构、市场结构和主体结构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截至2012年底,中国企业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998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556亿美元,业务分布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江涛 唐继红
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的一般作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内适"质量观、"外适"质量观和人本质量观,研究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的原则、内容和结构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旗
高职院校内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可认为是一种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功能。高职院校内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是人而不是物,不能等同于生产型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高职院校需要逐步形成制度完备、组织严密、运行有序、监控到位的内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并在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方面严格执行,切实保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应中
构建高职专业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需要遵循达成评价主体认同、凸显专业特性、突出人才培养绩效评价、兼重定量与定性评价等基本准则,采取建构评价目标、协商评价方案、开放评价渠道、交流评价信息等行动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平
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既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又要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基于此人才培养定位,以满足企业和学生需求为导向,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成效三方面确定"3+2"分段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志国、刘志峰在《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7期中撰文,指出一些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提出要在组织系统、制度体系、运作机制和监控评价系统等方面加强建设。作者将中高职衔接的关键问题概括为衔接模式、资源共享平台、质量保障体系三方面。其中,质量保障体系是基础。从人的发展理论看,质量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志国 刘志峰
中高职衔接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尽管一些职业院校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质量保障体系亟待从组织系统、制度体系、运作机制和监控评价系统等方面加强建设。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养 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晓茗
随着高职教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职毕业生的质量评价还没有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如何来量化还没有科学有效的依据。明确建设高职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价值,探析高职人才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应对策略,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职 人才质量 评价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吉权 刘晓梅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高职教育提出新要求,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新需求,学生成长成才对优质教育提出新诉求,所有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然而,人才培养体系至今没有明确的概念和准确的界定,尚未搭建出清晰的框架,人才培养体系的要素、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尚不明确,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功能尚不清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必须基于系统科学构建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明晰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要素和运行机制,强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和整体性,大力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创新职业能力清单化、课程模块化、教材活页化、团队结构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系统科学 高职教育 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柳清 刘晨
为适应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需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本文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转变出发,分析了医学类高职院校在为基层培养医学高职人才的过程中,应重点从三个方面分析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即:明确人才培养定位,重视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与态度;明确执业任务,建构与执业岗位任务对应的课程体系;改变传统教学,强化基层医疗人员实践能力培养。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高职医学教育 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