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3)
2023(9462)
2022(7896)
2021(7797)
2020(6392)
2019(14643)
2018(14351)
2017(25955)
2016(14049)
2015(16267)
2014(15864)
2013(15788)
2012(14861)
2011(13341)
2010(13196)
2009(12025)
2008(12127)
2007(10417)
2006(9173)
2005(8077)
作者
(36931)
(30705)
(30678)
(29306)
(19661)
(14788)
(14004)
(11967)
(11797)
(11023)
(10537)
(10292)
(9755)
(9742)
(9697)
(9325)
(8971)
(8950)
(8813)
(8621)
(7792)
(7284)
(7278)
(7144)
(7000)
(6817)
(6723)
(6517)
(6150)
(6104)
学科
(58513)
经济(58352)
管理(39174)
(33557)
(28376)
企业(28376)
(25855)
方法(24770)
中国(21187)
数学(19573)
数学方法(19442)
(16643)
业经(13720)
财政(12786)
(12673)
(12269)
理论(12267)
地方(12107)
(11855)
贸易(11848)
(11554)
(11368)
财务(11358)
财务管理(11314)
(10863)
企业财务(10724)
(10390)
农业(10232)
(9149)
(9100)
机构
大学(196525)
学院(193245)
(85215)
经济(83684)
研究(70195)
管理(69393)
理学(59413)
理学院(58658)
管理学(57903)
管理学院(57530)
中国(54998)
(47310)
(42592)
科学(39918)
(34227)
财经(34014)
(30998)
中心(30957)
研究所(30742)
经济学(28339)
(27839)
师范(27676)
(27567)
北京(27379)
(26272)
经济学院(25384)
(25087)
财经大学(25034)
业大(23217)
师范大学(22779)
基金
项目(125015)
科学(99450)
研究(97026)
基金(92187)
(78913)
国家(78224)
科学基金(67115)
社会(65003)
社会科(60510)
社会科学(60494)
基金项目(48197)
(45737)
教育(45115)
自然(39494)
编号(39216)
(39190)
自然科(38557)
自然科学(38549)
自然科学基金(37883)
资助(36820)
成果(34072)
(29533)
重点(28358)
国家社会(27585)
课题(27505)
(26815)
教育部(26113)
中国(26112)
(25830)
(25630)
期刊
(96703)
经济(96703)
研究(65808)
中国(43763)
(41390)
学报(27063)
科学(26063)
教育(25597)
管理(24858)
(24314)
大学(21265)
学学(19503)
财经(18285)
经济研究(17011)
农业(16646)
(16017)
金融(16017)
(15939)
技术(14766)
问题(13124)
业经(12575)
(12195)
世界(11333)
会计(10059)
国际(9918)
(9834)
图书(9767)
(9072)
财会(8929)
资源(8665)
共检索到302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艺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财政领域的最新体现,是财政理论的创新。财政不仅在经济层面发挥着配置资源、调节收入分配和协调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在国家治理的层面保障每个公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享有公平正义。这就要求我们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实现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较强的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并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胜利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其主要包含国家治理是新时代财政理论的逻辑起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职能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和国家长治久安,财政现代化路径在于完善预算、税收和财税体制等内容。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科体系、正确指导新时代中国财政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本刊评论员  
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
关键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指导而不是西方经济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不能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点是要围绕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体系结构以及该生产关系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来展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要偏向搞经济运行、竞争层面的研究,也不要导向应用经济学,而是要根据《资本论》的思想脉络及其提供的基本路径、基本方法去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指导而不是西方经济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不能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点是要围绕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体系结构以及该生产关系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来展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要偏向搞经济运行、竞争层面的研究,也不要导向应用经济学,而是要根据《资本论》的思想脉络及其提供的基本路径、基本方法去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指导而不是西方经济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不能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点是要围绕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体系结构以及该生产关系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来展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要偏向搞经济运行、竞争层面的研究,也不要导向应用经济学,而是要根据《资本论》的思想脉络及其提供的基本路径、基本方法去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指导而不是西方经济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不能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点是要围绕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体系结构以及该生产关系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来展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要偏向搞经济运行、竞争层面的研究,也不要导向应用经济学,而是要根据《资本论》的思想脉络及其提供的基本路径、基本方法去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晏维龙  庄尚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迫使资本主义体系演化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审计制度),用于维护资本积累的稳定性,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积累理论、产权理论、市场经济理论与国家理论,从维护资本积累稳定性的层面深化对审计制度功能的理论认识,探讨不同类别的审计制度(企业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在维护资本积累稳定性层面所具有的一致性。其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和完善现有关于审计制度的理论研究,并为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盖凯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海涛  毕学进  马金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创新有三个重要元素,分别是中国传统理财文化的“根”、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的“道”和西方财政理论的“术”。从历史理财智慧而言,中国古代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等一系列理财思想,新时代对历史智慧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而言,马克思及其经典作家立足财政本质,形成了财政价值主体、内生动力以及社会形态等多种科学理论,新时代立足国情进行了中国化调适。西方财政理论基于“市场失灵”提出了多种学说,对当前我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重要启示,新时代立足本土进行了合理化借鉴。学界分别从西方财政理论本土适用讨论、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中国化探讨与历史经验现代化镜鉴展开了大量研究,但互为割裂。本文将三者进行了融合,或可从一个新的视角解构中国气派的财政理论与治理实践,并为未来中国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供新的学术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苏艳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以社会整体性原则为基础,立足实践维度把社会生活划分为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两大领域,从"现实的人"出发,寓精神文化活动于物质活动和社会分工中,精神文化生产的性质最终取决于物质生产关系的性质。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社会价值的指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文化发展、传承与创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加强人民大众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繁荣,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于开红  桂河清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是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要求。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物质变化裂缝理论的视角,分析对比了西方发达国家各种海绵城市理论,发现它们大多数都只关注与技术层面问题,从而导致人文关怀的缺失,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缺陷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因此,我国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构建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海绵城市理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2019年10月19日,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2019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召开。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上海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顾海良  张凯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以后,主要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开创到形成和发展,再到拓展和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创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和理论的演进过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回溯和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创新,提炼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理上的纵深发展及其理论贡献,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路平  
有机马克思主义学派围绕共同福祉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具有原创性的观点和思想,构建了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由于其在理论建构时保持着与中国的亲缘性,也使其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也存在某些共通之处,包括理论基础的同源性、强调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转变等;但同时,二者在依托的实践道路、依赖的主体动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等方面又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存在着可供借鉴的有益成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在新时代条件下,要批判性借鉴其创新性理论资源,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