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6)
- 2023(9717)
- 2022(8057)
- 2021(7466)
- 2020(6161)
- 2019(13670)
- 2018(13592)
- 2017(25687)
- 2016(14345)
- 2015(15919)
- 2014(15759)
- 2013(15623)
- 2012(14246)
- 2011(12972)
- 2010(13264)
- 2009(12533)
- 2008(12591)
- 2007(11607)
- 2006(10437)
- 2005(9355)
- 学科
- 济(58392)
- 经济(58292)
- 业(50736)
- 农(49572)
- 管理(41607)
- 农业(33043)
- 企(29953)
- 企业(29953)
- 业经(20724)
- 方法(18242)
- 制(17640)
- 财(17063)
- 数学(15680)
- 数学方法(15465)
- 中国(14844)
- 体(13101)
- 学(12798)
- 农业经济(12468)
- 土地(11828)
- 发(11652)
- 地方(11050)
- 策(9987)
- 务(9848)
- 财务(9823)
- 财务管理(9796)
- 体制(9780)
- 村(9755)
- 农村(9736)
- 银(9531)
- 银行(9508)
- 机构
- 学院(204759)
- 大学(198568)
- 济(83495)
- 经济(81731)
- 管理(78065)
- 研究(68659)
- 理学(66912)
- 理学院(66233)
- 管理学(65158)
- 管理学院(64810)
- 农(56587)
- 中国(55437)
- 农业(42788)
- 京(41813)
- 科学(41718)
- 财(39925)
- 业大(38400)
- 所(34863)
- 中心(33248)
- 江(33094)
- 研究所(31036)
- 财经(30363)
- 经(27449)
- 农业大学(26847)
- 省(25699)
- 北京(25477)
- 州(25289)
- 范(25172)
- 师范(24936)
- 院(24360)
- 基金
- 项目(136057)
- 科学(107123)
- 研究(102123)
- 基金(98287)
- 家(85547)
- 国家(84708)
- 科学基金(72518)
- 社会(65755)
- 社会科(61845)
- 社会科学(61828)
- 省(55079)
- 基金项目(52339)
- 教育(45257)
- 自然(45144)
- 划(44646)
- 自然科(43981)
- 自然科学(43967)
- 编号(43262)
- 自然科学基金(43215)
- 资助(38223)
- 成果(34832)
- 农(31857)
- 制(31714)
- 部(30420)
- 重点(30376)
- 发(29771)
- 课题(29219)
- 创(28143)
- 国家社会(27348)
- 性(26666)
- 期刊
- 济(102713)
- 经济(102713)
- 农(62571)
- 研究(56648)
- 中国(49770)
- 农业(42178)
- 学报(33820)
- 财(32109)
- 科学(32044)
- 大学(27195)
- 学学(26272)
- 管理(24746)
- 业经(23724)
- 融(22365)
- 金融(22365)
- 业(19509)
- 教育(19197)
- 技术(16900)
- 农业经济(14990)
- 财经(14922)
- 农村(14873)
- 村(14873)
- 问题(14778)
- 版(13664)
- 经(12706)
- 经济研究(12345)
- 世界(11551)
- 业大(10823)
- 经济问题(10769)
- 资源(10656)
共检索到315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灿
我国《物权法》采纳了用益物权的概念,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产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定为一种用益物权,在权利内容上规定了可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农村土地使用权用益物权法律性质的确定,使农村土地产权由"弱化"、"残缺"的使用权逐步走向私法物权意义上的财产权,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进步。进入21世纪,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环境、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新一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赋予农村居民土地财产权和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益为核心,就是要从法律上建立所有权和使用权制度,让土地用益物权成为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利。
关键词:
用益物权 财产权利 土地使用权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云生
现行农村地权立法禁止一般农村土地权利抵押,致使土地功能实现路径与政治功能等同一致,生存与稳定等土地的原始功能被无限扩大并加以推广,土地沦为政治理想的附属物,失去了作为生产力要素的独立功能。土地家庭化分割经营,其核心价值诉求在于以公平正义名义寻求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满足,藉此维系社会,主要是维系广大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而非最大程度发挥土地效益价值,最终导致土地价值萎缩。本文认为,允许农村土地使用权自由设定抵押,不仅可以增进土地效益,还能发挥土地融资、劳动力转化、规模化经营等复合功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中举
为探索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实物交易和地票交易的形式进行流转,这是具有突破性的制度创新,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宅基地空置等低效率使用问题、打破城镇发展普遍遭遇的土地资源瓶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实物交易和地票交易的交易主体、交易的构成条件、交易方式和程序保障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均存在值得商榷和完善之处。现代物权观念已不再过分强调物的所有,而更关注物的利用。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制度重构,应牢牢把握好用益物权为私权这一逻辑起点,围绕保障权利人利益、实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的目标来推进。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实物交易 地票交易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蒂姆·汉斯达德 李平
一、实地调查中的发现 我们在山西的实地调查是在中国针对农村土地制度建设进行的第五轮实地调查。调查中走访了34个农户,其中包括21个荒地承包户和四个投了标但未成功的农户。就荒地问题进行的实地调查全都在吕梁地区的四个县。 如以前一样,我们的实地调查方法是“快速农村评估”。在调查中不是让农户被动地回答一套问卷,而是鼓励农民主动参与这种半组织性的调查活动。我们使用了一套基本的议题表,具体问题就是根据这些议题而提出的。在一次调查中一般都没有问完所有的问题,有时还脱离基本的议题表而讨论一些没有料到但令人感兴趣的新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伍世安 方石玉
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是20多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的最本质、最重要的成果。然而在新的形势下,现行承包地分配机制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改革和调整。南海市平洲区等地推行农村土地使用权股份化改革试点得以成功,这对当前积极探索新的土地使用制度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小平 孔喜梅
要改变目前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僵滞状态,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必须加快推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而目前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发生率低,地区不平衡且具体情况差异大。本文认为,土地私有化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要构建一种有效保护农民利益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完善土地股份合作制可以成为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农民利益 流转 股份合作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大才
本文站在各个角度, 对当前土地使用权流动所面临的困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揭示了土地流动的主要障碍是土地使用权流动的内生机制和外部环境、条件均不成熟。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当前土地流动障碍的对策, 并进一步提出了土地证券化和土地股份公司制经营是土地流动和土地经营形式的发展趋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中亮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热点问题之一 ,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运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之上 ,认为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具有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征 ,并结合我国的农村的实际情况 ,着重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制度变迁 流转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贵森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民权益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存在诸多问题。从宏观上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相互冲突,流转主体不明确,流转范围和方式存在限制,实施困难。在具体的环节中,无论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设立、流转,还是配套的保障措施的形成上都存在较大漏洞。针对这些问题,应从立法方面进行推进,取消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不合理限制,形成科学、可操作的流转程序,完善相应的登记制度,探索农地以用代征的新路径,建立起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使用权
关键词:
农村土地使用权 土地流转 流转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军 郑循刚
[目的]以公私兼顾、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为目标,提出基于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改革思路。[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分析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逻辑基础,包括:公平的逻辑基础——土地增值收益来源,以及效率的逻辑基础——明晰的产权制度;然后以现有土地产权结构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完成新型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改革思路的提炼。[结果]在现有产权制度框架下,提炼了一个基于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改革思路与模式框架,并借鉴现阶段各地区的改革实践经验,探讨了未来可实现的具体模式与改革方向,最后提出了基于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制度保障。[结论]基于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式更好地发挥了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规避了现有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式的诸多弊端,较好地实现了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游德升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具有福利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宅基地使用权申请取得的改革和完善是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文章对宅基地使用权申请取得的概念内涵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宅基地使用权申请取得制度的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该文针对我国宅基地使用权申请取得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总结农村土地制度、宅基地制度研究中的宅基地取得制度研究基础上,结合当前深化农村改革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际,从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合理确认宅基地申请取得资格,完善"一户一宅"、面积限定的申请取得原则和标准,严格宅基地使用权申请取得的审批,加强监督与管理等方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波
农村村民依法向当地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取得宅基地使用权才能合法使用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权申请取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前提与基础。理论界与学术界对宅基地使用权取得予以高度重视,但主要观点散见于用地标准、"一户一宅"等方面论述中,鲜有系统的、全面的关于宅基地使用权取得制度改革与完善的论述。文章对宅基地使用权申请取得的概念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土地及宅基地制度政策的演变。从申请取得资格的认定、申请原则与面积标准、审批与监管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总结宅基地取得制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际,从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合理认定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丹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本文梳理了农村土地产权的历史演进过程;提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必须坚持集体所有的既定前提、用益物权排他性强度的不断增强的必然变迁方向、所有权与用益物权的分割、量化无法可依的关键障碍;以重庆为例深化分析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用益物权的量化、分割,明确提出了其尚待深化的问题。
关键词:
产权制度 所有权 用益物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宗宇 何贞斌 陈丹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项用益物权,实际上包含承包权和经营权两项权利束内容。在当前我国政策已经明确宣示农村土地权利"三权分置"指引下,农村土地经营权具有确定化之必要性,亦可有效化解长期以来农村土地经营效益低下、农民经营预期不高、农业生产集约化不足等现实问题。当务之急,应当从土地经营权的确权赋能、协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以及放开土地经营权流转限制三个方面来推动制度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鹏 党森 安福杰
农业发展必须走产业化、规模化的道路,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生产模式必须改革。本文所构想的农村土地股权制度旨在将土地所有权中的收益权能独立出来并股份化,同时将土地的经营权集中,以此推动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规模化,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