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06)
2023(14174)
2022(12043)
2021(11114)
2020(9226)
2019(21114)
2018(20730)
2017(39406)
2016(20442)
2015(22717)
2014(22373)
2013(21521)
2012(19853)
2011(17627)
2010(17515)
2009(15708)
2008(14497)
2007(12658)
2006(10965)
2005(9283)
作者
(53562)
(45191)
(44522)
(42506)
(28775)
(21450)
(20277)
(17394)
(17239)
(15779)
(15316)
(15184)
(14309)
(13848)
(13763)
(13422)
(13250)
(12968)
(12812)
(12812)
(11003)
(10628)
(10570)
(10520)
(10176)
(10055)
(9589)
(9563)
(8864)
(8747)
学科
(99655)
经济(99564)
管理(62379)
(58642)
(49410)
企业(49410)
方法(38204)
数学(33582)
数学方法(33189)
地方(24162)
中国(23493)
(22749)
业经(20223)
(20173)
技术(19034)
(16101)
农业(15538)
(14914)
地方经济(14465)
理论(13722)
环境(13657)
(13292)
贸易(13281)
(13163)
技术管理(12916)
(12835)
金融(12832)
(12782)
(12462)
银行(12457)
机构
学院(277588)
大学(275497)
(123893)
经济(121644)
管理(112687)
理学(97767)
理学院(96765)
管理学(95294)
管理学院(94734)
研究(88832)
中国(67514)
(55467)
(54034)
科学(50010)
财经(43421)
中心(43325)
(41376)
(40483)
(39515)
经济学(38812)
研究所(36633)
(36538)
师范(36251)
业大(36144)
(36123)
经济学院(34703)
北京(33844)
(32694)
(32447)
财经大学(32275)
基金
项目(192762)
科学(155333)
研究(146547)
基金(141295)
(121204)
国家(119864)
科学基金(105857)
社会(96743)
社会科(91792)
社会科学(91770)
(76741)
基金项目(75459)
教育(68321)
自然(65728)
自然科(64244)
自然科学(64231)
自然科学基金(63099)
(63092)
编号(58892)
资助(55369)
成果(46602)
(45069)
(42955)
重点(42732)
(42387)
创新(41334)
国家社会(40651)
课题(40399)
教育部(38194)
人文(37781)
期刊
(137609)
经济(137609)
研究(82619)
中国(54992)
管理(44200)
(42590)
科学(35126)
学报(33917)
(32130)
教育(31188)
技术(28662)
大学(27854)
学学(26125)
(24245)
金融(24245)
经济研究(22386)
农业(21732)
财经(21636)
业经(21113)
(18814)
问题(17541)
技术经济(15719)
科技(14044)
统计(13827)
(13754)
图书(12555)
世界(12382)
(12316)
现代(12273)
理论(12209)
共检索到411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刚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2012年以来我国微观经济结构变化的趋势表明,以"双创"为导向的新经济正处于加速形成和发展中。与制造经济不同,新经济以第二次信息科技为主导的新科技产业革命为基础,通过"双创"活动的发展变革,供给侧结构主动适应消费结构的变迁,形成创新经济新形态。创新资源高度聚集的新型创新区是新经济发展的引擎,平台是新经济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互联网与硬科技的融合是新经济发展的方向,培育和完善创新生态系统是政策设计和制度创新的重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刚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2012年以来我国微观经济结构变化的趋势表明,以"双创"为导向的新经济正处于加速形成和发展中。与制造经济不同,新经济以第二次信息科技为主导的新科技产业革命为基础,通过"双创"活动的发展变革,供给侧结构主动适应消费结构的变迁,形成创新经济新形态。创新资源高度聚集的新型创新区是新经济发展的引擎,平台是新经济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互联网与硬科技的融合是新经济发展的方向,培育和完善创新生态系统是政策设计和制度创新的重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于立宏  金环  
本文研究发现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创新创业水平。加强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强化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战略引领是示范基地发挥创新创业政策效果的重要途径。空间杜宾效应检验显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促进了本地城市创新创业水平提升,而且对相邻城市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外商直接投资、金融发展都可以有效促进本地城市创新创业,对邻近地区也具有溢出效应,而人力资本则对邻近城市的创新创业产生了挤出效应。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秀梅   李先瑞   王绚  
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作为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载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以100所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不同类别高校基地的内容特点。结果显示综合类、理工类、职业类、特色类高校基地在内容特点上存在差异,并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出依托优势平台、校企合作、结合特色产业三种基地建设模式,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思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秀梅   李先瑞   王绚  
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作为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载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以100所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资料为研究对象,使用内容分析法探究不同类别高校基地的建设内容特点。结果显示综合类、理工类、职业类、特色类高校基地在建设内容特点上存在差异,并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出依托优势平台、校企合作、结合特色产业三种基地建设模式,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思路。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生  龚家  
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水平。经PSM-DID方法、安慰剂测试、内生性分析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了东部城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是只能促进中西部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了一般等级城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是只能促进高等级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机制分析表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能够通过提高创新数量与质量水平、增加财政科技支出规模与强度助推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有利于提升本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不利于邻近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立生  龚家  
文章基于2012—2019年282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1,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双创区域示范基地设立对所在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双创区域示范基地设立显著提升了所在城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双创区域示范基地设立对所在城市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效应具有滞后性,为所在城市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型趋势;区域异质性表明,双创区域示范基地设立能显著提升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市的经济增长水平,但是对数字普惠金融水平的促进效应只在中西部地区城市显著,东部地区城市不够明显;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城市数字普惠金融水平的提升是双创区域示范基地设立城市经济水平增长的中介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岳金凤  
6月21日,国家正式公布2017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名单,其中15所高校入围,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入选。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二次创业""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列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月明,冯艳芬,李强,傅恒勋,徐剑波,李华兴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 ,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依据 ,探讨了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生态经济区划分的原则、指标和方法。应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将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划分为中—东部中心城镇建设与自然生态保护区、西—西北部工业生态发展区、东北部农业生态开敞区和南部环境生态建设区 4个生态经济区 ,应用ArcViewGIS绘制中山市生态经济分区图 ,并提出了各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蔡跃进  
江苏省苏州市从2009年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以来,以苏州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为契机,苏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苏州要"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打造创业新天堂",坚持"政府推动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市民自主创业"的方略,在开展国家级"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示范型城市"创建工作中,坚持"六个并重"方针,即创业政策扶持与创业文化建设并重,创业促就业与创业促发展并重,初级生存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冰冰   刘戒骄  
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的区域示范政策是推进制造业创新的重要举措。以“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区位导向型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驱动效应。利用2011—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示范区政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质量,并通过降低企业创新活动的融资约束、提高行业竞争水平和增强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等渠道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而且示范区政策对民营企业、十大重点领域支持行业和中部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利用城市和企业层面的创新数据,分析示范区政策对入选城市群创新的影响,发现相比其他入选城市,示范区政策并未对城市群创新产生额外的创新激励效果。可能的原因是:示范区政策并未显著提高城市群的制造业集聚水平和创新环境质量,而且政策诱发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挤出了企业的创新研发支出。结论对优化示范区政策设计、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和增强我国制造业竞争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袁吉仁  方利广  韩道福  邓新华  何喜玲  
新时期形势下创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经过多年的创新探索和一系列的措施实施,构建了"一条主线、三个平台、五类教学、全面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物理素养教育、拔尖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实践3大教学平台,期望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瑞  王琴梅  
以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3—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建设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1)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建设显著促进经济数量增长,且显著提升经济效率,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和改变经济效应代理变量、剔除其他政策干扰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和中部地区建设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作用更显著,可能是东部和中部地区对政策更敏感;城市等级异质性分析发现,二线至五线城市建设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效果更显著,可能是二线至五线城市对政策更依赖。(3)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建设主要通过增加经济集聚、提升物流效率和促进批发零售业发展进而产生经济增长效应。因此,政府和企业应继续合力建设好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连点成网,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提供物流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臻  李成  王倩  
文章对湖北省95个县区2012—2019年的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进行回归分析,以湖北省在2017年设立的双创示范基地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双创示范基地对于所在县区的经济增长是否有促进作用,并探讨了这种作用是否具有持续性。结果表明,双创示范基地的建立对于所在县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还具有持续性。将湖北省95个县区按照地理位置和发展情况分成三类区域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双创示范基地可以促进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少量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对每个地区带来效果的大小也不相同。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吕汝金  魏德强  刘建伟  王喜社  
为了发挥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助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一种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新范式。该文重点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内涵、教育平台搭建、培养体系构筑和管理运行机制的完善进行了研究,同时阐述了新范式在平台搭建模式、多层次能力培养途径和各训练环节有机衔接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表明,新范式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区域创新创业氛围,为示范中心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条参考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