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1)
2023(4606)
2022(3896)
2021(3327)
2020(2851)
2019(6230)
2018(6223)
2017(12008)
2016(6236)
2015(7190)
2014(7309)
2013(7366)
2012(7175)
2011(6806)
2010(7078)
2009(6725)
2008(6288)
2007(5860)
2006(5475)
2005(4939)
作者
(19020)
(16304)
(16083)
(15383)
(10284)
(7522)
(7311)
(6319)
(6027)
(5781)
(5677)
(5313)
(5229)
(5169)
(5048)
(4766)
(4763)
(4611)
(4506)
(4384)
(4272)
(3965)
(3910)
(3744)
(3734)
(3607)
(3432)
(3327)
(3306)
(3066)
学科
(54795)
经济(54764)
管理(19358)
方法(15901)
地方(15096)
(14664)
数学(13985)
数学方法(13925)
(12523)
企业(12523)
地方经济(11783)
中国(9922)
(8906)
业经(8623)
(6775)
(6568)
经济学(6519)
环境(6277)
(5967)
(5746)
(5677)
金融(5675)
(5417)
(5253)
产业(5204)
理论(5068)
(4982)
(4840)
银行(4834)
关系(4794)
机构
学院(101890)
大学(100934)
(54234)
经济(53313)
研究(37867)
管理(36850)
理学(31385)
理学院(30997)
管理学(30526)
管理学院(30342)
中国(28067)
(22626)
科学(20437)
(20099)
(19043)
经济学(18134)
财经(17950)
研究所(17067)
(16108)
中心(16000)
经济学院(15913)
(15261)
(13159)
财经大学(13036)
北京(12876)
(12775)
师范(12704)
(12360)
(12173)
科学院(11643)
基金
项目(61469)
科学(48827)
研究(45959)
基金(44804)
(38014)
国家(37701)
科学基金(32502)
社会(31925)
社会科(30322)
社会科学(30313)
(23868)
基金项目(23260)
教育(20755)
(19204)
自然(18643)
资助(18486)
自然科(18193)
自然科学(18189)
自然科学基金(17871)
编号(17753)
成果(14861)
(14443)
重点(13791)
国家社会(13608)
(13601)
(13055)
经济(12944)
课题(12795)
(12326)
发展(12274)
期刊
(68754)
经济(68754)
研究(34715)
中国(19514)
(17384)
管理(15576)
科学(12531)
学报(12513)
经济研究(12509)
(11247)
财经(10149)
技术(9808)
大学(9754)
学学(9472)
(9287)
金融(9287)
(8955)
业经(8770)
问题(8475)
教育(7628)
农业(7329)
技术经济(7091)
统计(6850)
世界(6201)
(6177)
(6048)
商业(5813)
决策(5566)
国际(5526)
经济问题(5510)
共检索到162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邹加怡  
中英经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经济关系之一。自1998年以来,两国进行了多次对话,在经济、财政、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对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英国新一任首相卡梅伦首次访华期间,第三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在北京成功举行。此次对话是两国在当前世界经济逐步走向复苏,但仍面临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背景下进行的一次重要经济战略沟通,意义重大。本期"特别关注"重点介绍此次对话取得的主要成效和达成的重要成果,回顾中英经济财金合作历程,分析未来两国经济财金合作发展方向及趋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沙治平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倡议影响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同时有力推动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其中,构建经济走廊是开展“一带一路”的切入点,通过全面推进的整体框架,为分区施策、化总为零提供依托,进而保障“一带一路”倡议落到实处。《“一带一路”经济走廊:畅通与繁荣》一书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课题组编著,包含7个分报告和1个总报告,分析了当前经济走廊构建所要面对的形势,并提出具体建议,有助于统一的操作实践与理论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云廷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探寻飞地经济模式的内在发展机制及其约束条件。飞地经济模式是一种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它通过建立地区之间互利共赢的利益机制,找到了突破行政区划分割、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路。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于飞地经济模式的认识仍然存在着许多误区和疑问。笔者以利益共享和资源空间配置为着力点,结合我国各地飞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个案,系统而全面地探讨了飞地经济模式的内在机理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更好地透视我国区域合作关系,深入思考我国区域体制的变革方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全厚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将大力推动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方倡导建立亚投行,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满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融资需求巨大的客观需要。亚投行在亚洲区域支持有助于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系统性重点投入包括道路、桥梁、水运、港口、航空等交通领域,输变电尤其是电网建设与升级改造、油气管道等能源基础设施领域,既能促进区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越  
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使各国政治、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这需要一个有效的国际政治经济治理体系来保障这种合作关系的稳定。然而,以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政治经济学构建起来的全球治理格局却不断滋生新的问题,霸权主义、极端主义、贸易倾销、贸易壁垒等,更加造成了世界经济发展体系的不平衡,将国际冲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形成巨大挑战。全球性金融危机、生态灾难、恐怖主义的泛滥对各国政治经济造成的影响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传统"零和博弈""以邻为壑"的国际政治经济治理体系已然失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剑波  汤伟  安丹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迅猛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各国争夺市场、资源以及能源的重要手段。首先借鉴合作博弈模型提出3个命题,讨论分析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互利共赢的充分条件,其次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TI)和贸易互补性指数(TCI)测度中国—东盟的贸易互补性,从而获取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博弈的必要条件,再次从交易成本的视角考量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博弈的约束条件,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自2009年建立以来,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和两国高层战略沟通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随着中美关系不断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刚刚落幕的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对进一步加强两国合作与沟通,促进新型中美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双方将继续排除干扰、共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志杰  田园  
以稳定汇率和输出中国经验为切入点,建立并深化区域货币合作,引领全面经济合作,发挥人民币的汇率锚作用,推动人民币在该地区的国际化中亚五国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合作和中国向西开放的第一站。构建互利共赢的区域货币合作模式,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五通模式"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助于与该地区合作发展深化,也有力推动人民币在该地区的国际化。中国—中亚货币合作进展与问题与中亚国家接壤的新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培炎  
今年,是中美重新打开交往之门40周年,也是中美开启合作伙伴关系的历史新起点。今年1月份,胡锦涛主席访问了美国,同奥巴马总统进行了会谈,两国元首达成了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共识。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并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琪  谢廷宇  
特朗普执政后,中美之间出现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四次贸易摩擦。但从两国经济发展需求来看,构建双边互利共赢经贸关系依然有着现实基础。一方面美国国内虽然有着"精英美国"与"传统美国"两种思潮的博弈,但追求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依然是他们共同的追求;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不仅发展路径十分明晰,而且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通过分析中美经贸合作关系的现实基础及发展基础,提出了"短期目标应是努力把握主动、长期目标应是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终极目标应是构建双边新型经贸合作关系"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钢  崔艳新  
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全面发展同欧盟及其成员国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中欧双方在经贸领域保持着密切交往,为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铃  
欧盟是中国主要经贸伙伴之一。过去5年("十二五"时期),受到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世界贸易增长减速影响,中欧经贸合作增速较上一个5年周期大幅放缓。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欧盟经济发展周期则从主权债务危机时期的紧缩整顿转为中性偏刺激增长,中欧经贸合作由此进入互为倚重、利益深度融合的发展新阶段。一、中欧经贸合作有喜有忧2015年,中欧经贸合作继续在曲折中前行,呈现新的发展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庆波  李焱  宋杨  
中美互为重要贸易伙伴,近年来,双方的依存关系不断增强。实证研究表明,双方的进出口之间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具有一定因果性。互利共赢是中美发展对外贸易的共同目标。中美贸易依存度的提高是互利共赢的基础;中美进出口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互利共赢的必要条件;化解中关贸易摩擦是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维护国家贸易安全是互利共赢的外部保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艺  陈继勇  
本文从成本收益的经济学角度,回顾了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的历程,认为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部分让利"、"互利"和"共赢"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系统而深入地剖析我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战略内涵、战略目标和实施重点,希望有助于我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理论的完善和战略的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