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6)
2023(3611)
2022(2674)
2021(2684)
2020(1801)
2019(4328)
2018(4246)
2017(5355)
2016(4278)
2015(4831)
2014(5113)
2013(4127)
2012(3863)
2011(3761)
2010(3926)
2009(3175)
2008(2905)
2007(2707)
2006(2505)
2005(2288)
作者
(9060)
(7565)
(7477)
(7249)
(4758)
(3649)
(3560)
(3140)
(2900)
(2836)
(2670)
(2587)
(2503)
(2484)
(2376)
(2267)
(2245)
(2213)
(2210)
(2189)
(2177)
(1967)
(1941)
(1796)
(1766)
(1753)
(1699)
(1643)
(1633)
(1621)
学科
教育(18446)
中国(9986)
(8013)
(7932)
经济(7928)
教学(6175)
理论(5802)
农业(5768)
(5714)
发展(5580)
(5458)
业经(4371)
农业经济(3944)
(3844)
(3215)
思想(3187)
管理(3170)
改革(3163)
政治(3081)
研究(3032)
(3023)
高等(3022)
学法(3003)
教学法(3003)
地方(2987)
思想政治(2943)
政治教育(2943)
治教(2943)
德育(2896)
教育改革(2781)
机构
大学(51419)
学院(48717)
教育(25554)
研究(20700)
(18968)
师范(18925)
师范大学(15738)
(12602)
职业(11904)
科学(11561)
技术(10404)
管理(10048)
教育学(9956)
(9687)
(9632)
(9224)
经济(9038)
研究所(8868)
北京(8799)
理学(8551)
理学院(8305)
职业技术(8138)
中心(8061)
管理学(7906)
中国(7845)
管理学院(7779)
(7463)
教育学院(7308)
(7127)
技术学院(7049)
基金
研究(30800)
项目(29502)
科学(24337)
教育(23264)
基金(16517)
社会(16421)
编号(15953)
成果(15708)
社会科(15076)
社会科学(15074)
课题(15038)
(13865)
(13507)
(13397)
(13294)
国家(12960)
规划(10525)
科学基金(10165)
(9707)
项目编号(8769)
年度(8683)
(8625)
研究成果(8586)
重点(8405)
(8240)
(8012)
(8002)
(7981)
阶段(7961)
基金项目(7834)
期刊
教育(44746)
研究(25288)
中国(21467)
(13309)
经济(13309)
职业(11169)
(8700)
技术(8690)
技术教育(7416)
职业技术(7416)
职业技术教育(7416)
农业(6405)
大学(6182)
学报(5948)
科学(5316)
高等(4971)
成人(4768)
成人教育(4768)
(4419)
论坛(4419)
高等教育(4303)
(4285)
学学(4042)
发展(3823)
(3823)
职教(3759)
业经(3452)
比较(3338)
(3283)
教研(2819)
共检索到84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兰  
中国的撤点并校过去了十余年,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有学者认为十年撤点并校政策改变了中国乡村文化传承的模式,对新农村建设、乡村文明的负面影响极为深远,几乎遍及所有农村地区。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基层教育部门在面临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传承断根的危机之下做出了诸多努力和尝试,令乡村文明回归学校。为深入了解"撤点并校"政策导致乡村文明衰落的情况及乡土文化传承应采取的方法,本研究选择了长顺县构建乡土教育课程,促使乡村文明回归的实践进行了调研,对如何构建乡土教育课程进行了阐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子云  刘佳  王聪颖  
公共教育学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自2016年开始,江苏省每年在高考本科提前批次定向招录乡村定向师范生,开展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教学对象的变化促进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的改革创新,如何推动实践导向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强化定向乡村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如何将乡土文化融入"准乡村教师"职业道德从而"铸魂塑魄";如何重新理解和重建更具乡土性、在地化、开放性的教学逻辑,成为公共教育学课程的价值追求。教师教育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的乡土实践转向包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构与重建,将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情境,具有乡土性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体验与"准乡村教师"的职业生命体验相融合,同时将教育学体系的理论形态转向乡土的实践形态,让地域性和地方性知识走进课堂,促进具身教学和案例教学以及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习内容深度融合,紧扣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展开双向评估,最终实现教师教育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的"乡土表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艳玲  陈向明  
近二十年来,伴随现代性的快速推进,我国乡村教师职业的乡土性日渐迷失,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遭遇多重危机。本文基于长期的田野研究指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强化专业取向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保留其乡土性。为此,需要重新审视乡村教师的专业性,即应把乡土情怀作为乡村教师最典型的专业特质,选拔和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乡村教师。这些教师应热爱乡村儿童和乡村教育事业,具有丰富的地方性知识,能够开展文化适切的教育,并具备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回归乡土"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强调对乡土情怀的重视,强调对优秀乡村教师的关注,重视对本土经验的弘扬,强调对乡村教师工作条件的改善,以及关注乡村教育文化价值观的重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万红  
历史上广泛分布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土司文化,不仅是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司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多样性、中华文明认同、国家认同、民族精神、乡土知识等诸多丰富内涵,为开展乡土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当今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加大乡土教育力度的新形势下,合理利用土司文化资源,充分开发其乡土教育功能,对于提高各民族整体素质、加强中华民族的认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冬华  李真  
经验主义认为,认识产生于经验。基于经验主义的实证会计研究,其最直接最准确的经验来源是基于中国本乡本土的认识,这也符合知识创造与传播的供求规律。由于现代化的进程、路径和结果之间的差异,作为转型中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中国)与后现代新兴国家(美国)在学术的诉求上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对会计学术的要求提出了不同的挑战。我国会计学者应回归乡土经验,建设属于自己的学术城邦。但是,目前我国的会计研究被美国的会计研究所裹挟,变成了以美国旨趣和需求为取向的会计学研究。这既非我们的比较优势,也不合我们的学术使命。旧模式仍在延续,且有进一步发展的态势,新模式尚在襁褓酝酿,步履维艰。何去何从,如何破局,本文作者不揣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维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风文明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颁布,对乡风文明发展方略进行了整体布局。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风文明与乡土文化教育乡村振兴战略对乡风文明提出了新的要求,乡风文明的发展基于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教育是促进乡风文明发展的根本途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万驰  
当今中国存在乡土文化流失的问题,乡土课程建设成为振兴乡土文化的重要渠道和举措。以歌谣研究为个案来考察民国时期知识精英的乡土课程实验,可以丰富课程史研究议题,深化乡土课程理解。民国时期知识精英开展乡土课程实验的成功经验包括三点:第一,知识精英能够扎根于地方文化教育传统,且接受西方乡土文化思潮的影响。这促发知识精英产生乡土文化自觉意识和视界的转向。第二,以歌谣为代表的乡土文化研究能够在学界顺利开展,与知识精英在教育界中得到中小学界以及社会教育界的支持密切有关。学校教师及民众教育人士开展了歌谣学研究,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歌谣,并将之作为学校教材以及民众读物的内容。第三,歌谣课程实验的知识根基是历时已久的现代乡土学术研究。同时,这场知识精英主导的乡土课程实验也面临了诸多挫折,虽然得到学界的大力支持,但还是遭遇部分保守知识分子与世人的排斥与不理解,这使得课程实验的开展面临困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成良  
项目制作为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旨在用程序化的资金分配及使用方式解决公共服务问题,但在自上而下不同层级的不同制度逻辑和行动策略中,项目制的初衷发生扭曲,从而使得项目在基层实践出现较大的效果差异,文章通过对于项目制在基层运作过程的三个阶段:项目争取与闪躲、项目落地与实施、项目实效发挥与维护的分析,认为基层组织困境是导致"项目进村"实践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从而带来农民被排除在项目运作过程之外、需求无法表达,资源下乡滋生分利秩序,项目实效难以持续发挥等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明帅  郑秋香  
本文从乡村少年与乡土互动的重要性谈起,进而指出日渐沦为乡土文化"边缘人"的乡村教师,愈发难以承担链接乡村少年与乡土互动纽带的责任。基于此,本研究从回归乡土这一视角出发,探讨回归乡土的乡村教师发展之路:发挥本土教师的力量,夯实回归乡土的乡村教师发展的基石;重视乡村教师发展的特质,聚焦回归乡土的乡村教师发展的核心;养成"转化型知识分子",树立回归乡土的乡村教师发展的文化形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宝利  
改革开放40年,依据基本样态,中国职业教育课程变革经历"学科本位""能力本位"与"理实一体化"三个阶段的演进,其间虽偶有"乡土话语"生发出来,但由于长期在CBE、MES、学习领域课程等"西方话语"主导下,遂将该领域置于"基因"困境、"依附"困境与"范式"困境之中。基于职业教育课程变革的"民族性""复杂性"与"局域通约性"逻辑,通过培育"启蒙群体"、搭建"争鸣平台"、补给"学术养料"与贯彻"回归范式"等基本策略,构建"乡土话语"并最终转向课程"原创"之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鞠鑫  
高中综合实践课程是根据时代发展对高中生的素质要求、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突破高中教学存在的局限性而提出的。综合实践课引领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并摒弃死记硬背、重复刷题的学习方法,它倡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动手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钻研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笔者将结合王铭铭编著的《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在高中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中研究如何融入历史乡土资源,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历史乡土文化,丰富高中文化课内容,在发扬家乡传统文化的同时开拓历史、政治、地理科目学习的新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春文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浙江乡土旅游"基于信息化教学需要和差异化教学要求进行在线资源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通过在线分类教学、精准过程管理、个性化施教及分层分类考核评价等手段进行差异化教学,便利了师生的教与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该课程着力打造"课内外演练结合""校内外校企联合"以及"课程设置情景交融"等特色,以此顺应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加大校企合作以及教学实训相结合的大背景,对于同类专业在线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舒志武  袁炎林  
想家 ,思乡 ,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它深深的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 ,时时刻刻表露在我们的言行上 ,但前贤时彦似乎尚无学术的讨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后认为 :传统的农耕文明使中国人不愿意背井离乡 ;浓厚的亲情伦理使中国人不忍心背井离乡 ;缺乏探险精神使中国人不敢背井离乡 ;体质上的相对虚弱使中国人不能背井离乡。一旦不得不离开 ,就会情不自禁地思井怀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宝利  
由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民族性""复杂性"与"历史性"认识不足,故在20世纪80年代采介欧美模式之时,并未就彼此之间的"契合性"展开富有价值的思想辩争,似乎"照搬"欧美成为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且之后针对此事并未有过深刻的"省思",中等职业教育困境就此铸成。基于"非器文化""问题学生"等极具乡土蕴意的逻辑基点,超越以往中等职业教育在定位、课程、教学等诸多层面的"不完整",通过"双轨一元"的基本设计,秉持"通过职业而教育""通过技能而完整"与"通过完整而改造"的基本理念,贯彻涵括完整定位、完整课程、完整教学等在内的基本框架,遂而创制"完整教育"这一契合中国"乡土"的中等职业教育图景。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卓雯  张天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