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94)
2023(18563)
2022(15734)
2021(14563)
2020(12458)
2019(28975)
2018(28520)
2017(53982)
2016(29008)
2015(33145)
2014(32897)
2013(32736)
2012(30473)
2011(27638)
2010(27831)
2009(26024)
2008(25577)
2007(22630)
2006(19973)
2005(18003)
作者
(85479)
(72001)
(71524)
(68143)
(45711)
(34651)
(32586)
(28132)
(27392)
(25711)
(24565)
(24121)
(23063)
(22933)
(22536)
(22432)
(21293)
(21093)
(20879)
(20629)
(17911)
(17822)
(17671)
(16573)
(16215)
(16113)
(15965)
(15608)
(14703)
(14110)
学科
(136512)
经济(136364)
管理(79815)
(74849)
(60876)
企业(60876)
方法(58791)
数学(51681)
数学方法(50904)
中国(35039)
(32256)
(30428)
(29272)
贸易(29254)
(28376)
地方(28184)
(28017)
业经(26287)
(22444)
农业(21450)
理论(20001)
(19378)
金融(19373)
(18966)
环境(18829)
(18768)
银行(18716)
(17928)
(17856)
财务(17784)
机构
大学(423088)
学院(421802)
(184015)
经济(180531)
管理(157950)
研究(150936)
理学(135839)
理学院(134272)
管理学(131554)
管理学院(130786)
中国(113817)
科学(91623)
(90270)
(81443)
(77349)
(72199)
研究所(70356)
中心(67701)
财经(64889)
业大(62811)
(62737)
(58938)
经济学(57796)
北京(57326)
农业(56882)
(54539)
(53864)
师范(53245)
经济学院(51979)
(49321)
基金
项目(280686)
科学(220553)
基金(205331)
研究(199810)
(181608)
国家(180210)
科学基金(153125)
社会(127726)
社会科(121216)
社会科学(121179)
(108018)
基金项目(106630)
自然(100122)
自然科(97816)
自然科学(97785)
自然科学基金(96036)
教育(92753)
(91959)
资助(86647)
编号(78768)
重点(64239)
成果(64181)
(62542)
(60909)
(57807)
课题(55506)
科研(54290)
创新(54245)
国家社会(54042)
教育部(53439)
期刊
(201154)
经济(201154)
研究(125660)
中国(83294)
学报(69051)
(64520)
(63454)
科学(63156)
管理(59932)
大学(52208)
学学(49248)
农业(43851)
教育(42487)
技术(38494)
(37318)
金融(37318)
经济研究(34756)
财经(32594)
业经(29677)
(28235)
(26766)
问题(26738)
(25364)
国际(24022)
统计(23949)
技术经济(22065)
世界(21529)
(21140)
(19846)
决策(19234)
共检索到637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军  董婉璐  胡继亮  
中国与欧盟在世界经济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双方任何形式的贸易合作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推进中国-欧盟自贸区构建是我国深化对外开放和强化国际合作的重大举措,采用全球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考虑全球投资分配和资本积累机制、关税削减和非关税壁垒降低因素,从宏观和产业等层面系统地评估中国-欧盟自贸区构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欧盟自贸区可以显著促进中欧经济增长和经济福利提高;双边贸易及其依存度将得到提升,有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促使中欧产业结构发生深刻调整。此外,中国-欧盟自贸区将显著影响全球贸易流向和格局,有助于推动全球贸易开放和经济一体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曹宏苓  
正在建设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成员国产业结构相似,生产技术水平相当,国际分工不显著。这样的自由贸易区对区内贸易量的推动作用有其特殊性。文章尝试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论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给其成员带来“双优势贸易效应”,从而为我国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拓展地区市场,实现“多赢”的地区合作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诗一  阴之春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中国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研究自贸区建立对中国经济的长短期影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利用向量误差校正模型研究了建立自贸区对中国工业生产、贸易和投资部门的动态经济影响,分析显示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的总体经济影响是积极的,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地区率先建立的CEPA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海森  杨军  
本文以粮、棉、油作为敏感产品采取不同的关税削减方案,模拟中国与周边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对我国棉花生产、进出口和棉农就业的影响。研究认为,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将对我国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在自由贸易区谈判中要充分重视对棉花等涉及国民经济安全的大宗农产品的保护,加大国内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探索建立产业损害补偿和贸易结构调整援助制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运用局部均衡模型,从6分位产品层面模拟不同关税策略情形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的贸易效应以及本国经济效应,并分析各国最优的关税策略。研究表明,自贸区建立后中国受到严重冲击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工业用制成品、资本品以及能源类产品,日韩贸易转移效应显著的产品为工业品。综合考虑福利效应和贸易效应,日韩两国最优策略为直接采取零关税;对中国而言,在同期形成中日韩自贸区的情形下,直接实行零关税对于中国福利的改进是最为有利的;若在中韩或中日自贸区基础上逐步形成中日韩自贸区,中国的最优关税策略为逐步减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军  闫东升  冯宗宪  李诚  
使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从总体考察、区域比较、时间趋势等多角度就我国现有11个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自贸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从效应强度看,相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其对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促进作用更大。从空间效应看,各自贸区对周边省份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均比较显著。(2)从区域比较看,沿海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小于内陆型自贸区。(3)从时间趋势看,三批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趋势。据此,应加大自贸区战略实施力度,完善自贸区空间辐射机制;优化自贸区空间布局,推动自贸区因地制宜地差异化发展;设计自贸区梯度发展路径,充分释放系统化协同效应,以推动自贸区战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荣林  鲁晓东  
校准方法作为一种确定数理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和参数的手段之一,在贸易政策的建模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局部均衡为基础,利用中日韩三国自1990~2003年共14年的贸易额及相关数据建立校准模型,并对拟议中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做出比较静态分析①,从产业层面来模拟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所可能带来的福利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会增加彼此的国民福利水平,并会对未加入贸易协定的其他东亚国家产生影响。因此,在东亚形成更为广泛的自由贸易安排从区域合作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更佳的合作方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凌云  刘清华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速发展,东亚地区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论文应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实证模拟东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FTA)后的经济变化,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后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亚各成员国之间具有经济互补性,合作前景广阔,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有力地改善东亚地区的社会福利,同时区域成员之间也具有贸易创造效应。(2)中国各个产业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应重点关注在矿产及资源类、纺织品、电子类及制造业等领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丽霞  
在全球经济下滑及中国经济增长减缓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自贸区成立对各区域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广东自贸区的成立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基于广东省自贸区成立前后广州、深圳和珠海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口额、外商实际投资额的月度数据,对广东自贸区成立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丽霞  
在全球经济下滑及中国经济增长减缓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自贸区成立对各区域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广东自贸区的成立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基于广东省自贸区成立前后广州、深圳和珠海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口额、外商实际投资额的月度数据,对广东自贸区成立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艺璇  郭飞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世界自由贸易区广泛兴起,中国也将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上日程。自由贸易区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仍保持自己对来自非成员国进口商品的限制政策。贸易区也可根据贸易产品的不同,只部分商品进行自由贸易,例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被称为"工业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建设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途径,是现实经济的增长极。探讨自由贸易区的地区经济增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昱  赖明勇  
纺织品贸易谈判是正在进行的中澳自由贸易区谈判的重点之一,近期陷入僵局。文章利用CHINGEM模型,研究了澳大利亚在原有纺织品进口关税削减计划的基础上,分步增加对中国纺织品进口关税削减幅度对我国纺织业和国民经济的影响,提出适当减少纺织品关税削减要求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自由贸易谈判进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宏芬  郑亚莉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与拉丁美洲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国已和智利、秘鲁和哥斯达黎加三个拉美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为双方的贸易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与智利的自由贸易协定为例,采用引力模型,定量研究两国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创造的贸易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宁  吴鹏飞  
自199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东盟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1992年东盟《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议》和1998年的《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是东盟两个最基本的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在这两个框架协议及之后的修正草案下,东盟各国逐步降低产品关税,放开对直接投资的限制,并给予投资优惠政策。这些措施的实施必然会影响到东盟的贸易、投资和以机械运输设备为载体的知识资本存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瑾  江山  
东盟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双方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方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必要的保护手段。尽管自由贸易区会对双方的经济带来冲击 ,但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 ,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 ,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和东盟将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 ,共同迎接挑战 ,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