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9)
2023(11961)
2022(10168)
2021(9575)
2020(8325)
2019(19261)
2018(18848)
2017(35690)
2016(19471)
2015(22332)
2014(22394)
2013(22470)
2012(21298)
2011(19392)
2010(19418)
2009(17889)
2008(18066)
2007(16261)
2006(14001)
2005(12606)
作者
(58450)
(49166)
(48867)
(46802)
(31100)
(23713)
(22533)
(19217)
(18346)
(17446)
(16851)
(16374)
(15659)
(15535)
(15480)
(15192)
(15080)
(14457)
(14127)
(14059)
(12219)
(12145)
(11914)
(11017)
(10977)
(10966)
(10945)
(10765)
(10032)
(9851)
学科
(84531)
经济(84382)
管理(49643)
(48272)
方法(40381)
(37221)
企业(37221)
数学(35706)
数学方法(35404)
(24922)
贸易(24911)
中国(24291)
(24212)
(22759)
(20022)
(18103)
地方(16096)
业经(15775)
(15435)
农业(14490)
(13240)
银行(13201)
(12846)
金融(12843)
(12679)
环境(12319)
(12251)
(11915)
理论(11898)
财务(11860)
机构
大学(289766)
学院(287512)
(125801)
经济(123455)
研究(105412)
管理(104359)
理学(89988)
理学院(88841)
管理学(87307)
管理学院(86767)
中国(78395)
科学(64460)
(61534)
(55105)
(54577)
(53172)
研究所(50070)
中心(47006)
财经(44484)
业大(44335)
农业(42277)
(41620)
(40499)
经济学(40302)
北京(38976)
(37935)
师范(37561)
(37385)
经济学院(36641)
(33112)
基金
项目(192148)
科学(150192)
基金(140661)
研究(137532)
(124659)
国家(123708)
科学基金(103515)
社会(88250)
社会科(83697)
社会科学(83668)
基金项目(73804)
(72467)
自然(66240)
自然科(64677)
自然科学(64654)
自然科学基金(63562)
教育(63270)
(62680)
资助(58294)
编号(54259)
成果(45031)
重点(44132)
(43825)
(41773)
(39473)
课题(37981)
国家社会(37858)
科研(37306)
教育部(37224)
创新(37141)
期刊
(131924)
经济(131924)
研究(84368)
中国(55757)
学报(49845)
(47627)
科学(44204)
(42184)
大学(36787)
管理(35202)
学学(34799)
农业(32474)
教育(28521)
(24847)
金融(24847)
经济研究(23536)
技术(22476)
财经(22353)
(21420)
业经(19999)
(19401)
问题(19265)
(18767)
国际(18661)
世界(15315)
(14283)
技术经济(13862)
统计(13825)
资源(13032)
商业(12895)
共检索到424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震  
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区域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它已经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但是作者认为,从这一构想的缘起到达成协议以及今后的实施,都将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很大一部分来自东盟方面,可称之为“东盟因素”,此外还有一些制度性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走向和未来。作者将分别就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并并得出几点结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军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间的经贸合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其发展前景也很乐观,但是也应看到在中国和东盟合作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光辉  林埜垚  
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西南先导区构建的必要性,以及现今在西南先导区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可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西南先导区的构建和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使今后大西南先导区能够持续且健康的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瑾  江山  
东盟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双方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方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必要的保护手段。尽管自由贸易区会对双方的经济带来冲击 ,但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 ,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 ,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和东盟将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 ,共同迎接挑战 ,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许宁宁  
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元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已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它必将给这一区域带来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崭新、活跃、全面的合作格局。在中国与东盟相互开放市场之时,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应注意解决或防范有关问题。为促进CAFTA如期建成,本文建议:中国与东盟双方应力促《货物贸易协议》得以顺利执行;双方应加大合作力度,丰富合作内涵,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中国与东盟在CAFTA建设的同时,应合力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卢文鹏  李达  
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确定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学含义。中国和东盟国家存在地缘上的亲和力和经济优势的互补,建立一种自由贸易区形式的区域分工协作机制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而这种协作机制的建立必将对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重大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仁康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是当今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虽然在其发展的道路上 ,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或制约因素 ,但其前进的步伐是不可阻挡的。在推进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进程中 ,各国应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努力拓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 ,处理和协调好与各种区域合作机制的关系 ,并要增进互信和加强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帆  
2001年11月7日,中国与东盟共同宣布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本文认为,建立CAFTA所造成的贸易转移效应不大,对于贸易创造效应的获得却有很大的潜力,在投资方面,有利于促进区外资金的流入和区内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增长。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建立CAFTA可以使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利益关系上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化解目前双方在对外出口与引进外资领域的不利竞争状况,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东盟在经济上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宁  吴鹏飞  
自199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东盟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1992年东盟《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议》和1998年的《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是东盟两个最基本的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在这两个框架协议及之后的修正草案下,东盟各国逐步降低产品关税,放开对直接投资的限制,并给予投资优惠政策。这些措施的实施必然会影响到东盟的贸易、投资和以机械运输设备为载体的知识资本存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在明  
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出于彼此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贸易区中的诸国都会积极利用华商的实力与优势,加强双边的经贸联系与合作,这就使华商的桥梁作用将日益凸显。本文本着有利于华商生存与发展的宗旨,对东盟华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做一理性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妍  
2002年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计划如今已经进入了第三年,云南、广西两省作为我国同东盟相邻的省区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发挥出地理位置的优势,两省的边境贸易也随之提升到了最前沿的位置。在此时代背景下,云南、广西的边境贸易在自由贸易区构建过程中面临了新的挑战,对此, 应采取一系列应对对策。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绍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启动以来,双方的经贸关系一路“绿灯”,迅速进入“黄金发展时期”,2004年双边贸易额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本文重点分析“早期收获”方案和《货物贸易协议》降税安排实施后,双方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以及在开放贸易环境下,从货物贸易角度来分析的转移或获得的有形商品的价值增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江虹  
2004年10月18日至20日,中国与东盟贸易谈判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就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最重要的内容—货物贸易协议达成一致,并于11月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及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这为如期启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铺平了道路,使研究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问题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可预期的贸易效益、投资效益及规模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晓磊  吴国蔚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从2002年1月1日到2012年1月1日的十年期间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将逐步建立。展望CAFTA的建设前景,尽管其前进道路会有些曲折,但其步伐将不可阻挡,因为这是双方经济发展的长期内在的需要。本文将详细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驱动机制,从而论证该贸易区的建立是双方传统及非传统经济利益共同驱使的适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