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93)
- 2023(9320)
- 2022(7690)
- 2021(7298)
- 2020(5981)
- 2019(13427)
- 2018(13285)
- 2017(24265)
- 2016(13039)
- 2015(15311)
- 2014(15286)
- 2013(15028)
- 2012(14405)
- 2011(13747)
- 2010(13720)
- 2009(12767)
- 2008(12345)
- 2007(11194)
- 2006(10205)
- 2005(9272)
- 学科
- 济(75803)
- 经济(75732)
- 管理(35080)
- 业(27414)
- 方法(25078)
- 数学(21941)
- 企(21894)
- 企业(21894)
- 数学方法(21816)
- 中国(20811)
- 地方(17596)
- 学(17498)
- 农(14231)
- 业经(13201)
- 地方经济(12775)
- 贸(12374)
- 贸易(12365)
- 制(12152)
- 易(12022)
- 财(11799)
- 体(10595)
- 融(10531)
- 金融(10524)
- 银(10151)
- 环境(10135)
- 银行(10127)
- 和(10027)
- 行(9944)
- 理论(9810)
- 发(9040)
- 机构
- 大学(201934)
- 学院(198460)
- 济(95769)
- 经济(94127)
- 研究(79171)
- 管理(70298)
- 中国(59712)
- 理学(59106)
- 理学院(58375)
- 管理学(57572)
- 管理学院(57180)
- 科学(44913)
- 京(43605)
- 财(41225)
- 所(40408)
- 研究所(36709)
- 中心(33802)
- 财经(32553)
- 经济学(31841)
- 农(30893)
- 经(29723)
- 江(29335)
- 经济学院(28384)
- 北京(28143)
- 院(28020)
- 范(27221)
- 师范(26946)
- 业大(25534)
- 农业(24190)
- 财经大学(24003)
- 基金
- 项目(127155)
- 科学(100261)
- 研究(95171)
- 基金(93390)
- 家(82047)
- 国家(81442)
- 科学基金(68088)
- 社会(63450)
- 社会科(60243)
- 社会科学(60231)
- 基金项目(47837)
- 省(46658)
- 教育(43374)
- 自然(40005)
- 划(39930)
- 自然科(39084)
- 自然科学(39066)
- 资助(38670)
- 自然科学基金(38400)
- 编号(37032)
- 成果(32455)
- 部(29529)
- 重点(29015)
- 发(28608)
- 国家社会(28121)
- 课题(26558)
- 中国(26554)
- 创(26013)
- 教育部(25624)
- 创新(24591)
- 期刊
- 济(112119)
- 经济(112119)
- 研究(66740)
- 中国(43900)
- 学报(31716)
- 财(30529)
- 科学(29175)
- 农(28582)
- 管理(28003)
- 大学(23836)
- 教育(23073)
- 学学(22250)
- 经济研究(19936)
- 农业(19573)
- 融(18201)
- 金融(18201)
- 财经(17973)
- 技术(17271)
- 经(15856)
- 问题(14767)
- 业经(14393)
- 贸(13832)
- 世界(13474)
- 国际(12652)
- 业(11064)
- 技术经济(11052)
- 图书(10599)
- 统计(10414)
- 经济问题(9190)
- 坛(9164)
共检索到317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喜平 马晨钤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努力的方向。如何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政治经济学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深入探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政治经济学,应该重点从概念体系、研究方法、理论内容和架构范式四个方面入手,着力打造标识性概念,推进经济学研究方法融合创新,吸纳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精髓,构建系统化的自主政治经济学知识体系。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政治经济学 标识性概念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绍东 戴一帆
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实践提出了构建中国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迫切需要。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看来,中国政治经济学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一理论硬核以及周边的诸多保护带共同构成的。中国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就是在坚守“社会主义生产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这一理论硬核的基础上,在正面启发法和反面启发法的引导下,调整、变化甚至替换理论硬核“形式”和周边保护带的过程。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特征在于对新事实的准确预判,因此必须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始终以机敏和开放的姿态面对隐匿于经济新现象中的新趋势。应以高度理论自信整合、消化现实“反常”,并以自我革命的决心对理论内容作出契合实际的调整和革新,由此构建起中国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道武
传统经济学从企业微观层面和国家宏观层面考察经济增长问题,构建了解释经济社会现象的微观基础和宏观框架。微观经济学以研究资源配置为目标,假定资源利用不成问题。但缺陷是:将资源稀缺视为资源配置中的唯一假设和前提条件,将产业经济视为市场领域中唯一的经济形态,将企业行为视作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唯一方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阶段性上的学科定位是:在生产关系上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在生产力上属于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扩展到生产力,其任务是建立关于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的系统性经济学说。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收入制度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方面。这方面的系统性经济学说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推动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扩展到经济运行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和演进,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进展。对供求关系转向需求侧和供给侧的体制及相应的改革分析,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正>5月25日,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学概论》出版座谈会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举行。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洪银兴,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格致出版社社长范蔚文,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孙乐强共同为新书揭幕。刘伟等专家学者作研讨会主题发言。会议由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范从来主持。洪银兴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国经济学概论》出版的有关情况。他表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问题导向,现实中的问题很多,作为导向的问题只能是“国之大者”。中国经济学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他指出,经济学从产生起就是研究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中国经济学以中国经济为对象,讲中国故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正>1月13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承办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研讨会暨《新时代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举行,该研讨会是国际金融贸易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之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颜鹏飞 马瑞
一个国家有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的民族形式并取得话语权的经济学体系?这是从软实力角度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经济学界的现状与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惊人的相似,其特点是作为舶来品的、并取得话语霸权的英法"世界主义经济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洪银兴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以来,政治经济学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过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实际上是被边缘化的。现在政治经济学已经进入了舞台的中央,但是我们能不能在舞台的中央守得住,这就涉及自身的研究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做出我们的理论贡献。一、构建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着力点中国特色经济学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方面。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常庆欣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需要把中国经济建设的轨迹、经验、规律讲透彻。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形成和运用具有马克思主义渊源的、区别于西方主流经济学但又吸纳了其思想中有益成分的新范畴。建设话语体系的理论研究的焦点,就是要尝试不断挖掘马克思的具体范畴的深刻内涵,结合实践的展开,赋予其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马克思的"现实的人"的范畴,区别于经典理性选择模型中的"经济人"观念,从关系、历史和发展的视角对人做出的全面分析,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并且能够为解释利他行为、阐明公共目标的确立、理解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具有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基础范畴的巨大潜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于金富 周超
照搬以"苏联范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照搬以"美国范式"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与新政治经济学,都没有真正克服教条性缺陷,没有实现自主创新,严重阻碍了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健康发展。应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主创新之路,致力于构建既具有自我主体性、又具有时代创新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以中国国情与中国经验为基础,以中国原创性成果为核心的"中国范式"——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方式范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最为重要的理论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者应当树立与增强自觉、自立、自信和自强意识,坚持对中国生产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独特道路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与理论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既是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途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 司婧雯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曾一度对中国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和中国经济实践发展有着较大影响。国家富强既需要吸收经典经济理论的有益成分,也需要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之上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困境,破解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一要“化中国”,立足于中国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实现“实践—经验—理论”的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二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突破和重构既有经济学理论的范畴和方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化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杰 刘文革 郭庆宾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近年来全球地缘意义上的区域冲突事件屡见不鲜,对全球政治经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门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全球特定区域内政治与经济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的学科,地缘政治经济学在日益复杂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新时代下必须肩负起更大的责任担当,这也迫切需要我们持续深入推动有中国特色的地缘政治经济学构建,为解决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的地缘政治经济相关问题贡献智慧、凝聚力量。一、中国特色地缘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缘起及研究范式、范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莹 郑礼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材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突破苏联教科书和传统计划经济理论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教材时期以及正在进行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时期。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历史背景、结构体系、研究主题、发展脉络等的研究,可以发现坚持政治经济学教材的现实性与时代性、重视研究经济学理论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以及在批判中借鉴西方经济学是我国在建设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材过程中取得的主要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需要吸收我国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周烈 昝涛 金忠杰 田文林 殷之光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指示后,中东研究学者更加重视“构建自主的中东区域国别研究知识体系”这一现实问题。学者们既需要转变认知范式、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依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构建路径,又需要结合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以中国为方法的方法论自觉。面对新的时代任务,中国中东研究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外交定位与科教兴国战略、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以及中央人才工作战略等三个重要基础,积极培养自主知识型的中东区域国别研究人才队伍。在建构包括中东地区在内的区域国别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既要避免陷入“中国中心论”的误区,又要批判吸收西方区域国别研究成果中的有益成分。也就是说,对中国特色区域国别研究的思考,其原点是对霸权关系的反思,及在此基础上围绕平等关怀展开的对战争、和平与发展的理论与制度性思考。
关键词:
区域国别研究 中东研究 自主知识体系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胡钧
我今天主要跟大家讲讲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理论界现在争论很多。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是什么?我们可以深入讨论一下。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是什么?比较突出的两点是: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很多提法,但是这两个提法是比较常见的。这个问题的争论还是有意义的。怎样利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