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3)
- 2023(9301)
- 2022(7737)
- 2021(7530)
- 2020(6123)
- 2019(13945)
- 2018(13902)
- 2017(26054)
- 2016(14378)
- 2015(16378)
- 2014(16394)
- 2013(15919)
- 2012(15164)
- 2011(13940)
- 2010(13982)
- 2009(12919)
- 2008(12699)
- 2007(11519)
- 2006(10357)
- 2005(9399)
- 学科
- 济(55145)
- 经济(55008)
- 管理(39872)
- 业(33351)
- 企(25263)
- 企业(25263)
- 方法(21394)
- 中国(20729)
- 数学(19205)
- 数学方法(18986)
- 农(17765)
- 财(14483)
- 制(13807)
- 贸(13797)
- 贸易(13791)
- 易(13562)
- 学(11286)
- 策(11251)
- 银(11209)
- 银行(11190)
- 行(10923)
- 业经(10662)
- 农业(10556)
- 融(10130)
- 金融(10123)
- 体(10098)
- 地方(9571)
- 及其(9116)
- 环境(9099)
- 理论(8188)
- 机构
- 学院(200645)
- 大学(200481)
- 济(91021)
- 经济(89262)
- 研究(77937)
- 管理(73351)
- 理学(61649)
- 中国(61335)
- 理学院(60943)
- 管理学(59983)
- 管理学院(59601)
- 科学(43993)
- 京(43873)
- 财(42811)
- 所(39297)
- 研究所(35552)
- 中心(34774)
- 农(33454)
- 财经(32677)
- 江(30529)
- 经(29949)
- 经济学(28672)
- 北京(28540)
- 院(28403)
- 业大(26850)
- 范(26825)
- 师范(26564)
- 农业(26223)
- 经济学院(25685)
- 财经大学(24071)
- 基金
- 项目(129448)
- 科学(102150)
- 研究(98753)
- 基金(94380)
- 家(82526)
- 国家(81851)
- 科学基金(68773)
- 社会(63411)
- 社会科(60039)
- 社会科学(60027)
- 省(47724)
- 基金项目(47685)
- 教育(45344)
- 自然(41563)
- 划(41436)
- 自然科(40610)
- 自然科学(40593)
- 资助(39973)
- 编号(39954)
- 自然科学基金(39909)
- 成果(34753)
- 部(30354)
- 重点(29460)
- 课题(29125)
- 发(28567)
- 国家社会(27184)
- 中国(26744)
- 创(26215)
- 教育部(26054)
- 性(25675)
共检索到320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光奇
目前,我国能源安全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石油供应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难度大;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装备技术水平落后;环境压力大;替代能源发展较慢。应从战略上确定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和完善政府政策,保障能源安全,调整石油、煤炭产业发展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引导和鼓励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
能源安全 政策保障 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鲁靖 许成安
近几年我国粮食出现了相对过剩的局面 ,但这种供大于求的背后隐藏着诸多不稳定因素。由于粮食安全涉及经济的各个环节 ,不能仅以生产能力和供求平衡作为评价的标准 ,所以 ,即使是在目前粮食供略大于求的情况下 ,我国的粮食安全程度仍然很低。中国粮食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在于粮食资源的流失 ,资源的流失是由于该产业缺乏使其获得合理收益的机制。在粮食比较利益低下这一事实难以改变的条件下 ,政府应该通过构建粮食生产要素的保障体系来保护粮食的生产能力 ,提升粮食安全系数。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能力 安全保障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冬青
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经济的反弹复苏,世界能源和环境形势更为严峻。中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较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能源问题愈来愈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本文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重大挑战,就如何构建中国的能源安全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中国 能源安全 战略体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倩 姚兰 胡国松
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新一轮变革,能源供应和生产格局同时呈现"多极化"、"多元化"局面,能源权力中心分散化越明显。作为世界能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的中国,能源的安全问题面临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走高、运输安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能源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更复杂、能源外交等诸多挑战。本文从协调能源消费大国之间关系,加强能源进口供给多元化和油气进口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能源安全的区域战略布局,高效开发页岩气等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以及提升国际能源话语权等方面,提出了世界能源新格局下我国加强能源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
能源安全 社会发展 优化配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裕兵 浦华
近年来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引得各方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中国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产生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构建中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畜产品质量安全 保障体系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亚东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需要多元主体分工协作、齐抓共管,顶层设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通过质量保障构建起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实现多主体共同治理和多形式机制创新。评估中介机构代表着社会转型和公共治理的一种新生力量,通过"三角协调"、"四力合成"实现质量保障的公共治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洁
失业保险具有收入保障、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的功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功能决定了失业保险必然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影响。文章针对中国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际上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政策的理念和政策措施,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强化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功能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失业保险 促进就业 预防失业 弹性费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金铠
本文立足于国家能源安全和节能减排目标以及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从能源的需求、供给、储备、结构、体制等方面对我国当前和未来能源政策取向及改进措施做出较为深入研究。文章着重指出我国应从能源消费和需求角度建立节能和环保的国民经济体系; 从能源供给角度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 从未来角度构建包括实物储备、产地储备和技术储备的能源储备体系;同时阐明了能源政策必须积极倡导能源结构的优化。最后,文章对我国能源管理体制、价格体制、投资体制、法律体制的改革和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卫军朝 闫妍 王海彪
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下,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成为保障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一些国家和科研机构制定了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目的的科学数据开放政策,来保障科学数据的开放。文章梳理总结国外科学数据开放政策,以整体性、系统性视角重构科学数据开放政策保障体系,并将其应用到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科学数据开放政策保障现状调研和分析中,为制定我国科学数据开放政策提供参考和借签。
关键词:
科学数据开放 政策保障 数据密集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强 苗龙 汪春雨 胡海晨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安全直接影响国家安全。能源供给需求缺口持续扩大、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进展缓慢、能源进口来源集中程度提高等因素使得中国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资源禀赋优异,为能源高质量国际合作提供了重大契机,也为解决中国能源供给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新时代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迈向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精准聚焦、协同发力,政府应持续发挥顶层设计作用,企业应积极发挥合作主体作用,金融机构应主动发挥助推支撑作用,社会组织应善于发挥纽带桥梁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立军
能源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个安全的能源发展状态,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涉及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从目前国际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来看,石油安全已经开始考验着我们各级政府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的能力。文章从能源安全的概念入手,系统分析了中国能源安全现状,给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
能源 安全 管理 问题 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浩森 杨会改
水安全关系特大型城市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是维系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成都这一典型的特大型城市为例,运用改进的DPSIR模型,建立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查找影响城市水安全的重要因素和约束问题,构建了以五大体系为支撑的成都市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以期为特大型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青娥 柴玄玄 张譞
在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如何应对伴随的信息安全挑战,保障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从我国智慧城市基础架构和安全环境分析入手,研究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信息安全风险的基础设施、技术、管理和政策法规等内容,分析智慧城市信息安全在技术、管理和建设运营方面的需求,并根据风险的4项来源构建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旨在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可能发生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科学防范,使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更加安全稳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汉川 陈宁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近年频繁发生,煤矿安全生产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煤矿安全生产过程特点与规律的总结发现: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构建一套综合的、系统的、严密的、持续改进的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为此,本文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思想、制度、监察、技术、全员和全过程等方面出发,初步构建了一套综合的、系统的、严密的、持续改进的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与运行模式,并提出了我国近期遏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制度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茉楠 何欣如
随着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中美博弈加剧以及全球数字竞争日趋白热化,数字平台作为数字技术和数字规则治理的重要交集,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焦点。在我国数字平台企业规模迅速崛起并不断壮大之际,美西方及其部分新兴经济体以“泛国家安全”为旗号,对数字平台采取“强监管”的施策方针,制造壁垒以限制我数字企业国际化发展,遏制围堵打压全面升级,使我数字平台企业“走出去”成本大幅抬升,面临越来越大的阻力,与此同时,我国数字平台企业发展存在“大而不强”、国际化程度严重滞后、业务本地化能力及合规体系建设不足等瓶颈。要以加快推动数字制度型开放与数字营商环境改革、深度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制定与规则融合对接、探索构建中国数字领域的“长臂管辖”制度与司法体系、积极构建支持国际海外服务体系、鼓励数字平台构建海外合规体系等为着力点,做好战略应对,保障我国数字平台企业安全“走出去”及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