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8)
2023(9751)
2022(7874)
2021(7349)
2020(5931)
2019(13460)
2018(12948)
2017(23967)
2016(12722)
2015(14650)
2014(14326)
2013(13994)
2012(13127)
2011(12015)
2010(12085)
2009(11532)
2008(10446)
2007(9275)
2006(8320)
2005(7723)
作者
(36080)
(29991)
(29785)
(28491)
(18828)
(14221)
(13500)
(11653)
(11614)
(10567)
(10397)
(10018)
(9672)
(9634)
(9513)
(9373)
(8904)
(8742)
(8506)
(8235)
(7647)
(7281)
(7187)
(6812)
(6682)
(6649)
(6591)
(6389)
(6229)
(6120)
学科
(51278)
经济(51220)
管理(33855)
(30794)
(26173)
金融(26166)
中国(25346)
(24409)
企业(24409)
(23745)
银行(23723)
(23109)
方法(20058)
数学(18073)
数学方法(17949)
(14867)
(14552)
(14153)
(12426)
贸易(12412)
(12234)
中国金融(11292)
业经(11131)
地方(10963)
(10892)
(10519)
环境(9749)
农业(9232)
(8735)
财务(8701)
机构
大学(176931)
学院(176490)
(81802)
经济(80321)
研究(68266)
管理(61701)
中国(60124)
理学(51871)
理学院(51288)
管理学(50527)
管理学院(50212)
(38313)
科学(38223)
(38032)
(34225)
中心(32279)
研究所(31204)
(30006)
财经(29971)
经济学(27617)
(27533)
(25321)
经济学院(24928)
北京(24916)
(24790)
业大(23873)
农业(23530)
财经大学(22478)
(21971)
师范(21713)
基金
项目(116656)
科学(91598)
研究(87340)
基金(85591)
(75324)
国家(74725)
科学基金(62736)
社会(57442)
社会科(54640)
社会科学(54628)
基金项目(43762)
(43430)
教育(39011)
自然(37260)
(37148)
自然科(36454)
自然科学(36438)
自然科学基金(35804)
资助(35570)
编号(33815)
成果(28733)
重点(26930)
(26591)
(26329)
国家社会(25529)
(24926)
课题(24583)
中国(24574)
创新(23529)
教育部(22951)
期刊
(87449)
经济(87449)
研究(57908)
中国(40465)
(33294)
金融(33294)
(28720)
学报(28663)
(28122)
科学(25782)
管理(23305)
大学(21932)
学学(20752)
教育(19254)
农业(18526)
经济研究(15838)
财经(15621)
技术(14117)
(13593)
业经(12256)
(11820)
问题(11487)
国际(11383)
世界(11019)
(10524)
统计(8230)
理论(7992)
(7883)
技术经济(7723)
(7466)
共检索到282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1.促进经济转型和优化金融结构。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2010)。"十二五"规划建议也强调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王元龙  
发展绿色金融将成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占领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绿色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健全和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论文认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可包括健全绿色金融制度、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培育绿色金融机构和完善绿色金融监管。论文提出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可分为探索期、过渡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从近期来看,需要把握的重点是优化宏观政策环境与构造和完善微观经济基础两个方面。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骏  
中国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有助于启动新的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加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的绿色转型,提升经济的技术含量,缓解环境问题对财政的压力,维护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为了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绿色产业,必须提高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降低污染性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促进绿色投资,强化消费者的绿色环保和消费意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月秋  
发展绿色金融、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各国共识。作为全球较早将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国家,如何结合国情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之路,是中国金融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2015年,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博士组织绿色金融工作小组编著的《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为上述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作为中国绿色金融领域具有开创意义的专著之一,该书紧扣时代主题和前瞻性的判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遥  任玉洁  
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恶化与气候变暖等外部因素对经济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成为全球共识。绿色金融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绿色金融发展的引领者之一。中国于2020年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也将催生巨大的绿色投融资资金需求,绿色金融的作用有待更进一步发挥。从绿色金融的概念出发,并通过进一步阐述绿色金融的国际进展,形成绿色金融发展三阶段的特点分析,明确当前《巴黎协定》已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在此全球宏观大背景下,立足“双碳”目标对经济社会传统发展方式与新兴发展力量的影响,结合对绿色金融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及市场定价方面的主要功能的分析,从政策、市场、生态融合发展等角度分析了要实现“双碳”目标,将对绿色金融发展所提出地更高需求;并在对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现状进行梳理后,深入分析了“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作用空间及深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从政策、市场、配套建设、国际合作等角度对未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以绿色金融助力中国“双碳”目标按期实现提供支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管晓明  
2016年是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元年,在政府推动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下,中国绿色金融取得快速发展,绿色金融体系从无到有、在探索和实践中日趋丰富和完善,已建立起涵盖绿色金融相关政策体系、法律法规体系、产品服务体系、绿色标准体系、国际合作体系、能力建设体系、风险防范体系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在内的绿色金融有机体系。中国已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引领者和相关标准的制定者,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管晓明  
2016年是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元年,在政府推动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下,中国绿色金融取得快速发展,绿色金融体系从无到有、在探索和实践中日趋丰富和完善,已建立起涵盖绿色金融相关政策体系、法律法规体系、产品服务体系、绿色标准体系、国际合作体系、能力建设体系、风险防范体系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在内的绿色金融有机体系。中国已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引领者和相关标准的制定者,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兰  郭熙保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措施之一,绿色金融近年来发展迅速,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取得突破性进展,绿色金融的国际引领作用增强。但对照“双碳”目标,目前绿色金融体系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绿色金融标准尚未完全统一,科技、人才等要素支撑不足,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较低,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待强化。建议加强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从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适度超前培育关键要素、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培育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健全绿色金融体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王元龙  马昀  王思程  刘宇婷  叶敏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健全绿色金融制度、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培育绿色金融机构和完善绿色金融监管。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可分为探索期、过渡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近期来看,需要把握的重点是优化宏观政策环境和构造微观经济基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玉平  张元鹏  
由于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滞后、绿色金融标准欠缺以及绿色金融的信息沟通协调度低等因素的制约,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较慢。因此,需要采取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培育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制定绿色金融的标准以及建立各部门信息共享平台等一系列措施以促进绿色金融在我国的扩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荆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石明悦  严俊沣  
在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经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助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荆州市发展绿色金融助力长江大保护工作为切入点,重点对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做法和金融助力长江大保护取得的成效进行研究,并对长江大保护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任辉  
近年来,绿色金融成为了国内外金融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目前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金融理念在中国得到了推广,要在中国成功发展绿色金融,必须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从树立绿色金融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强化绿色信贷机制、支持环保企业直接融资等方面积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婷婷  肖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经济的发展旨在调节供给侧的质量和结构。如今,金融体系的绿色化已成为全球趋势,国际社会在绿色银行体系、绿色金融产品和碳市场运作机制构建方面日趋成熟,为我国发展绿色金融提供了经验借鉴。对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发现:传统型绿色金融产品和碳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现阶段在产品创新和市场规模方面仍显不足;尚未形成完整的绿色金融主体支持体系,阻碍了其后续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在供给侧改革的视角下,中国应设计更加全面、清晰的绿色金融战略推进路线,分别从防御型、拓展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童藤  
借鉴碳金融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碳金融发展实践,本文探讨我国碳金融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碳金融体系建设的战略路径:从碳金融制度的规范与治理着手,建立全方位的碳金融服务体系,以"碳信贷、碳证券、碳保险"等金融工具为支撑,在碳金融发展过程中把握机遇,适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应凯  崔茂中  
在国际金融体系与碳金融结合日趋紧密的背景下,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国际碳金融体系"概念和该体系构成的"金字塔模型"。进而,从"碳治理、碳交易、碳服务、碳货币"4个层面分析了国际碳金融体系的初步构建。最后,重点讨论了国际碳金融体系构建中的"中国方案":该方案以"碳强度减排的国际承诺"为约束目标,以"碳预算收支平衡表"为基础,以"碳清算-碳交易-碳服务-碳绑定"为主线;"中国方案"与其他国家战略存在互动融合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