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4)
- 2023(14735)
- 2022(12512)
- 2021(11925)
- 2020(10087)
- 2019(23104)
- 2018(22642)
- 2017(43288)
- 2016(23902)
- 2015(27465)
- 2014(27549)
- 2013(27359)
- 2012(25722)
- 2011(23168)
- 2010(23406)
- 2009(22065)
- 2008(22560)
- 2007(20375)
- 2006(17811)
- 2005(16373)
- 学科
- 济(96051)
- 经济(95922)
- 管理(75354)
- 业(68463)
- 企(55729)
- 企业(55729)
- 方法(41612)
- 财(38161)
- 数学(36698)
- 数学方法(36301)
- 中国(31022)
- 农(28777)
- 制(25451)
- 业经(20752)
- 贸(20597)
- 贸易(20589)
- 务(20137)
- 易(20106)
- 财务(20092)
- 财务管理(20032)
- 企业财务(19001)
- 学(18925)
- 地方(18387)
- 农业(18087)
- 银(18034)
- 银行(18007)
- 行(17169)
- 体(16500)
- 融(16136)
- 金融(16131)
- 机构
- 大学(342731)
- 学院(341947)
- 济(148957)
- 经济(145967)
- 管理(129106)
- 研究(120027)
- 理学(109536)
- 理学院(108308)
- 管理学(106682)
- 管理学院(106007)
- 中国(94352)
- 财(78752)
- 京(72464)
- 科学(69099)
- 所(60927)
- 财经(58068)
- 中心(54798)
- 农(54795)
- 研究所(54385)
- 江(53279)
- 经(52559)
- 经济学(46946)
- 北京(46395)
- 业大(46090)
- 范(43743)
- 师范(43381)
- 院(42915)
- 农业(42776)
- 财经大学(42528)
- 经济学院(42252)
- 基金
- 项目(216706)
- 科学(170766)
- 研究(162735)
- 基金(157860)
- 家(136208)
- 国家(135079)
- 科学基金(115226)
- 社会(104572)
- 社会科(99143)
- 社会科学(99115)
- 省(82576)
- 基金项目(81991)
- 教育(75113)
- 自然(71132)
- 划(69866)
- 自然科(69449)
- 自然科学(69427)
- 自然科学基金(68214)
- 编号(66733)
- 资助(65514)
- 成果(57031)
- 部(50001)
- 重点(49123)
- 课题(46613)
- 发(46523)
- 创(44489)
- 制(43963)
- 国家社会(43910)
- 教育部(43270)
- 性(42803)
- 期刊
- 济(168857)
- 经济(168857)
- 研究(109199)
- 中国(73868)
- 财(66153)
- 农(50537)
- 学报(49757)
- 管理(47460)
- 科学(46263)
- 大学(38196)
- 教育(37002)
- 学学(35804)
- 融(35729)
- 金融(35729)
- 农业(33681)
- 财经(30015)
- 技术(28882)
- 经济研究(27964)
- 经(25779)
- 业经(25448)
- 问题(22293)
- 贸(20546)
- 业(18419)
- 国际(17528)
- 世界(17080)
- 图书(17054)
- 技术经济(16739)
- 版(16126)
- 理论(16102)
- 统计(16100)
共检索到535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温来成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组织管理,建立现代公共事业制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成为我国公共管理领域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其中,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政策环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燕凌
本文从构建现代事业制度明确的法人地位、健全的治理机制、清晰的主要职责和以文化管理为主等角度出发 ,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广泛社会服务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合法性等本质特征进行论辩 ,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观点 ,对我国事业单位改革中公共事业组织制度建设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关键词:
现代事业制度 公共事业 组织 本质特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洪友
中国城市公共事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外部制度安排上,都仍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如何通过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打破政府及公共部门对城市公共事业的行政性垄断,将城市公共事业真正融入到市场经济体制之中,改善城市公共事业投资及生产经营的外部制度环境,提高城市公共事业经营效率,仍是理论研究和制度实践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事业 混合商品 外部制度 创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卜紫洲 伍景华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比较缓慢。大部分农村地区公路、通讯、清洁水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教育水平与城镇教育水平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医疗和公共卫生水平落后,农民有病无处就医,许多传染病有重新抬头的迹象,社会保障覆盖面小,除了个别试点地区以外,绝大部分的农村社会保障基本处于靠土地保障、靠子女保障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农业自身积累缓慢等特点约束,另一方面国家财政虽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力 李红梅
近年来,冰冻雨雪、干旱、洪涝等极端恶劣天气,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环境污染等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出现,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都造成了不利影响。突发公共事件涉及社会公共安全,属于准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超林
许多文献论证了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并未对民间资本产生挤出效应 ,本文赞成这种观点的同时还认为 ,没有挤出效应仅是积极财政政策增长效应的必要前提 ,并不必然表明具有挤入效应。本文在对积极财政政策增长效应严格细分和界定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没有产生挤出效应的制度原因 ,以及形成挤入效应的制度条件
关键词:
国债 挤出效应 挤入效应 制度条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寻舸 彭国甫
影响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经济发展绩效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滞后于经济发展;二是供给主体错位,农民成本负担过重;三是供需不符,农民承担的风险和损失难减;四是供给结构不合理,农民利用效率低;五是供给效率不高,农民急需难满足和减负难实现;六是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效益差。改善对策为:建立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导向型的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建立注重投入产出效率、绩效导向型的地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夯实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均衡发展的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炯 田翠香 程晋烽
社会发展离不开公共产品。在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改革受到了各方的关注。本文从公共事业单位受托经营公共产品可能存在的代理问题出发,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其建立绩效评价制度有利于避免代理失效的发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绩效评价制度的原则。最后,笔者对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实践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公共事业单位 绩效评价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安拓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对财政本质、职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尤其是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大"的召开,将财政的认识更是提高到了国家治理的高度。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现今的财政理论相比财政实践已大大滞后也是不争的事实。财政学的许多理论问题还停留在收支平管以及通过界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财政收支的范围等技术层面,这显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中国崛起的步伐。中国的实践已经从"追赶时代"迈向了"引领时代",再一味地借鉴西方的理论特别是财政理论已经明显不合时宜。我国财政学科建设由于受到财政现有理论的影响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笔者从对"财政"本源理念的认识以及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财政制度框架的实践入手,展开对财政理论及财政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试图为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科框架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一些探索而力尽绵薄、抛砖引玉。
关键词:
中国特色 财政学科 现代财政制度 框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华 王宛言
农村人力资源健康保障制度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组织成分,是关系8亿农民生命和健康的大事。探讨近期我国各级政府财政政策选择,对于构建有效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至关重要。 (一) 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实现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创新。 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是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选择。公共财政的职能是提供公共品,公共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钟晨
在我国建立财政公共支出制度的过程中,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对此,可以结合我国国情,理性地借鉴美国财政政策的相关经验,具体包括:合理界定财政支出领域;有效控制行政支出;重视国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通过政府采购制度增强政府支出透明度,提高公民纳税积极性;对财政支出进行有效监管,克服政府"失灵"。
关键词:
美国财政政策 财政公共支出 市场经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炜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框架下,公共财政被普遍认为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最主要手段。事实上,立足中国实际,考虑到目前财政体制、财力的可承受能力,谋求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更为现实、更具可操作性的研究思路。基于上述观点,本文从"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与"推动自身的体制完善与和谐发展"两个方面理解和考察公共财政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定位,据此设计出一套公共财政对和谐社会贡献程度的指标体系,并对1995—2004年公共财政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和谐社会 制度创新 绩效评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蔡琛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同时,还需要就整体收入分配格局进行重构,提供相应的政策导向,这将成为引领中国收入分配相关财政政策的新思路。这种新思路主要体现在重构中国社会分配的基本契约关系,促进社会结构分层的变迁演进,推进中国财政政策的阳光化进程等几个方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吕炜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是一个现实性极强、对策性极强的问题,目前已有的各类观点都可以找到其分属于不同学科的理论依据;但是仅仅局限于一般原理的分析并不能把握真实状况。在考虑我国制度背景的特殊性后,对上述问题判断的准确性才会明显提高。在由学科分析推进到制度分析后,积极财政政策淡出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对策综合和全局统筹。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淡出 学科分析 制度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龙小海 叶子荣 张吕
IS-LM模型是1937年由J.希克斯在《凯恩斯先生与“古典学派”》一文首先提出来的。后经过许多人的补充和完善,IS-LM模型逐渐成为宣传和解释凯恩斯理论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成为短期宏观经济学的核心(R.多恩布什,2000)。当然,不少经济学家也对它提出了不少的批评。它作为一种宏观经济的分析工具是十分有用的。这一模型分析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