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87)
2023(6084)
2022(4968)
2021(5104)
2020(4197)
2019(9538)
2018(9139)
2017(16608)
2016(9060)
2015(10633)
2014(10464)
2013(10665)
2012(10050)
2011(8990)
2010(8871)
2009(8283)
2008(8514)
2007(7240)
2006(6218)
2005(5659)
作者
(24053)
(20196)
(19916)
(19457)
(12779)
(9445)
(9071)
(7847)
(7716)
(7018)
(6998)
(6654)
(6611)
(6529)
(6259)
(6059)
(5983)
(5783)
(5591)
(5535)
(5283)
(4804)
(4743)
(4587)
(4564)
(4455)
(4364)
(4215)
(4074)
(4055)
学科
(38746)
经济(38711)
管理(26915)
(22807)
(22039)
(17673)
企业(17673)
方法(16629)
中国(15948)
数学(14923)
数学方法(14846)
财政(12185)
(9955)
(9818)
(9769)
(9648)
(9364)
财务(9360)
财务管理(9319)
(9260)
贸易(9254)
(9125)
企业财务(8900)
(7462)
(7004)
银行(6997)
(6897)
(6655)
(6614)
业经(6451)
机构
大学(129945)
学院(126420)
(61811)
经济(60956)
研究(49350)
管理(44544)
中国(39368)
理学(37674)
理学院(37212)
管理学(36842)
管理学院(36588)
(36114)
(27893)
科学(26673)
财经(24960)
(24727)
(22936)
研究所(22123)
经济学(21701)
中心(21028)
经济学院(19470)
北京(18513)
财经大学(18419)
(17316)
(17218)
(16874)
(16628)
师范(16516)
科学院(14630)
研究中心(14198)
基金
项目(79784)
科学(63039)
研究(61564)
基金(59835)
(51721)
国家(51357)
科学基金(43264)
社会(41467)
社会科(39384)
社会科学(39375)
基金项目(30230)
教育(28574)
(27183)
资助(25196)
自然(24552)
自然科(23994)
自然科学(23987)
(23858)
编号(23801)
自然科学基金(23593)
成果(21459)
(19869)
中国(19577)
国家社会(18886)
重点(18367)
教育部(17584)
(16799)
课题(16776)
(16719)
(16239)
期刊
(66434)
经济(66434)
研究(45805)
(32422)
中国(29658)
学报(18270)
科学(16665)
管理(15887)
(15011)
教育(14723)
大学(14168)
财经(13727)
学学(13077)
经济研究(13045)
(11946)
(11422)
金融(11422)
农业(10611)
(9977)
技术(9231)
世界(9041)
问题(8917)
国际(8360)
会计(7658)
业经(7184)
(7157)
财政(7157)
(6787)
图书(6410)
财会(6298)
共检索到203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晋武  
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是当代中国财政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的方向。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首先必须厘清中国特色与财政科学一般的关系及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核心范畴、研究范式、学科属性等基本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学理分析,为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勾勒一个简要的框架。本文认为,中国特色财政学须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既具有解释和解决中国财政问题的特殊针对性,又具有反映财政运行一般规律的高度科学性。由此考虑,其应以财政关系为基本研究对象,以社会公共需要、公共物品和公共利益为核心概念,并在研究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晋武  
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是当代中国财政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的方向。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首先必须厘清中国特色与财政科学一般的关系及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核心范畴、研究范式、学科属性等基本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学理分析,为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勾勒一个简要的框架。本文认为,中国特色财政学须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既具有解释和解决中国财政问题的特殊针对性,又具有反映财政运行一般规律的高度科学性。由此考虑,其应以财政关系为基本研究对象,以社会公共需要、公共物品和公共利益为核心概念,并在研究范式上重树分配范式的地位,将其学科属性定位于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安拓  
(一)核心教材的理论创新从财政学理论创新上讲,必须要在当前财政学科建设和财政学理论研究上做出两个重要创新:一是指导思想要创新;二是财政理论架构要拓展。1.指导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以及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它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安拓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对财政本质、职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尤其是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大"的召开,将财政的认识更是提高到了国家治理的高度。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现今的财政理论相比财政实践已大大滞后也是不争的事实。财政学的许多理论问题还停留在收支平管以及通过界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财政收支的范围等技术层面,这显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中国崛起的步伐。中国的实践已经从"追赶时代"迈向了"引领时代",再一味地借鉴西方的理论特别是财政理论已经明显不合时宜。我国财政学科建设由于受到财政现有理论的影响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笔者从对"财政"本源理念的认识以及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财政制度框架的实践入手,展开对财政理论及财政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试图为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科框架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一些探索而力尽绵薄、抛砖引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白彦锋  贾思宇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直面国内外财政改革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面对特朗普税改和贸易摩擦、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企业俘获财政等现实和理论问题,财政学必须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才能增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焕发勃勃生机,才能成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白晓晴  
财政,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主导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一种带有集中性、以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主要是其中的剩余产品)为对象的分配关系,是广义生产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监督是国家为保障财政分配活动正常有序进行,对相关体的财政行为进行监控、检查、督促和反映的总称。财政监督是财政分配活动中固有的功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童伟  牟放  
2011年11月26日,由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主办、《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的"社会共同需要论理论研讨会"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隆重举行,包括老一代著名财政学家在内的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社会共同需要论"是由我国著名财政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齐守印  
本文着眼于科学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理论体系,主要围绕财政学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逻辑起点这三个基础理论问题,在学理分析和观点述评基础上阐发了独立见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晔  
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现有财政学理论,本质上是一种物本范式,由此在逻辑起点、核心概念、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相应的缺陷与偏差。而通过财政学逻辑起点和研究对象"由物到人"的转变,以人为分析对象,以制度分析为框架来构建人本范式的财政学,既可以解决物本范式财政理论现存的缺陷,又能在不同社会科学间建立起可通约的研究范式。"人本范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构建要以马克思主义人本主题和共同体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实践的时代命题与时代特征,在对古今中外学术资源兼容并蓄、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整合创新。本文选择财政学若干重要问题对其在人本范式下进行了分析,由此表明"人本范式"财政学具有较强解释能力和良好的应用基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黎明  王利君  
在当前公共财政日益向民生财政倾斜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优化财税体制医疗卫生领域中财政投入不足、不公平的问题,推进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建设,构建有中国特色医疗卫生体制这一终级目标,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济  
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以孔子为代表的不同时代、不同风格和气派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有着优良的教育传统和丰富的教育经验,有着无数的文化教育典籍,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于建福同志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孔子的中庸教育哲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所涉及的“中庸”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红权  赵连章  
如何衡量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的成效,是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的重大问题。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廉政指标体系,以科学严谨的调查研究与分析预测为对策依据对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评估的系统工程,科学化、数量化、规范化评估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的状况与绩效,对于提高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的科学性、主动性、前瞻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任保平   师博   钞小静  
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指导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特色质量经济学,其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质量管理理论等。指导质量强国和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特色质量经济学涉及有关质量的基本范畴包括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关系,质量与使用价值、价值的关系,质量与成本、收益的关系,质量与技术、管理和创新的关系,微观、中观、宏观和开放的关系。中国特色质量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研究质量经济属性的基础上,研究微观、中观、宏观和开放质量问题的基本规律和决定因素,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质量强国提供理论依据和价值判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微观经济活动、中观经济活动、宏观经济活动、国际经济活动相适应,研究内容包括微观的产品质量、中观的经济运行质量、宏观的经济发展质量和对外开放质量。基于研究内容,指导质量强国和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特色质量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包括质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微观经济活动的质量经济学分析、中国特色中观经济活动的质量经济学分析、中国特色宏观经济活动的质量经济学分析、中国特色开放经济活动的质量经济学分析五大部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后凯  
农村是城镇之外的其他一切地域,是承担乡村功能且具有自身独特性的地域综合体。农村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区域经济,具有地域性、综合性、脆弱性和二重性特征;它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和质量事关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农村经济学是从城乡融合的视角,以农村经济整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村经济活动、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和规律的科学。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学发展经历了起步、停滞、形成和完善四个阶段,现已进入全面深化与转型的新时期,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学势在必行。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学,既要深刻揭示农村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共性特征,又要从中国国情农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理论、发展道路、治理模式和政策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学,核心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钱津  
该文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四个方面的探讨。一是强调必须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能再将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停留在19世纪的时代局限之中,一定要做到思想与时俱进,接受理论创新。二是指出必须重塑以具有整体性的劳动范畴为基点的劳动价值理论,因为只有具有整体性的劳动才是真实的劳动,只有具有整体性的劳动范畴才是科学的劳动范畴,只有使用科学的具有整体性的劳动范畴的劳动价值论才能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三是必须研究和发展社会再生产理论,创新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不仅应该包括对外贸易和金融信贷等开放性的调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