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45)
- 2023(15656)
- 2022(12853)
- 2021(12113)
- 2020(9669)
- 2019(21962)
- 2018(21529)
- 2017(39910)
- 2016(21478)
- 2015(23958)
- 2014(23955)
- 2013(23300)
- 2012(21935)
- 2011(20345)
- 2010(20546)
- 2009(19402)
- 2008(18962)
- 2007(17350)
- 2006(15649)
- 2005(14292)
- 学科
- 济(103768)
- 经济(103666)
- 管理(66760)
- 业(60345)
- 企(50810)
- 企业(50810)
- 方法(35293)
- 中国(30642)
- 数学(29733)
- 数学方法(29430)
- 农(25382)
- 地方(23560)
- 业经(22607)
- 财(22431)
- 学(20133)
- 制(19787)
- 技术(19157)
- 贸(18470)
- 贸易(18457)
- 易(17955)
- 银(16869)
- 银行(16850)
- 农业(16572)
- 理论(16550)
- 行(16370)
- 融(16214)
- 金融(16207)
- 策(15916)
- 环境(15057)
- 体(14929)
- 机构
- 学院(312718)
- 大学(310842)
- 济(142936)
- 经济(140158)
- 管理(117410)
- 研究(112451)
- 理学(99686)
- 理学院(98610)
- 管理学(97271)
- 管理学院(96654)
- 中国(86970)
- 财(66017)
- 京(65573)
- 科学(62721)
- 所(55581)
- 财经(51194)
- 研究所(49916)
- 中心(49876)
- 江(48141)
- 经(46492)
- 经济学(45365)
- 农(43932)
- 北京(42164)
- 范(41817)
- 师范(41469)
- 院(40701)
- 经济学院(40411)
- 业大(38586)
- 州(37869)
- 财经大学(37617)
- 基金
- 项目(198256)
- 科学(158426)
- 研究(153001)
- 基金(143791)
- 家(123731)
- 国家(122643)
- 科学基金(105444)
- 社会(100323)
- 社会科(95118)
- 社会科学(95098)
- 省(76821)
- 基金项目(73689)
- 教育(70713)
- 划(64358)
- 自然(62863)
- 编号(61475)
- 自然科(61435)
- 自然科学(61416)
- 自然科学基金(60391)
- 资助(58305)
- 成果(52000)
- 创(45494)
- 重点(44989)
- 部(44949)
- 发(44903)
- 课题(44890)
- 国家社会(42283)
- 创新(41736)
- 教育部(39447)
- 性(39003)
- 期刊
- 济(169605)
- 经济(169605)
- 研究(103625)
- 中国(69275)
- 财(50035)
- 管理(48780)
- 农(41540)
- 学报(41281)
- 科学(41245)
- 教育(41134)
- 大学(32626)
- 融(32434)
- 金融(32434)
- 学学(30427)
- 技术(29356)
- 经济研究(28542)
- 农业(28136)
- 财经(26871)
- 业经(25587)
- 经(23520)
- 问题(21574)
- 贸(19309)
- 技术经济(17404)
- 世界(17145)
- 国际(17049)
- 业(15286)
- 科技(14784)
- 坛(14728)
- 论坛(14728)
- 统计(14597)
共检索到495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杰
创新已经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暴露出来的若干重大问题,日益集聚到创新领域乃至背后的创新经济学理论探索领域。若是忽略了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创新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体系重要理论指导价值的科学认识,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对如何培育、促进和强化经济高质量模式形成发展战略和政策举措的正确认识。构建和发展中国情景下的创新经济学体系,必须深入理解和打造创新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体系的"中国特色",本文将之归纳为回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直面中国处于创新追赶阶段的特定发展背景、正确把握中国对外开放和科技自立自强之间的复杂关系、构建"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主导的"三位一体"式创新型国家体系这四大基本立场。本文在着重阐述和分析构建中国特色创新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体系的基本原则及其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了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创新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体系的重点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原玉廷 彭邓民
马克思土地资本理论是马克思资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不仅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结合我国土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分别对土地资本的本质属性、土地资本的收益分配、土地资本的循环周转等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本理论体系,并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土地经济学的具体设想。
关键词:
土地资本 土地资产 收益分配 土地经济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阶段性上的学科定位是:在生产关系上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在生产力上属于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扩展到生产力,其任务是建立关于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的系统性经济学说。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收入制度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方面。这方面的系统性经济学说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推动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扩展到经济运行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和演进,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进展。对供求关系转向需求侧和供给侧的体制及相应的改革分析,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定 吴朝阳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必须遵循《资本论》研究的基本方法。经济范畴是马克思构建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材料。在明确主题和主线的基础上,找到正确的逻辑起点范畴,从简单到复杂、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形成理论逻辑结构,是马克思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区别,以资本一般为起点范畴,以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为主线,把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心范畴,按照《资本论》的逻辑思维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范畴和原理有机地联系起来。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角 岳宏志
我国经济学界在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而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新境界。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面临的困境、缺乏话语权、学科发展与创新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以及我国政治经济学过去沿袭的"苏联范式"及其他探索存在的局限性等四个方面出发,阐明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研究主线等三大问题明确之后,应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其研究主线相结合的思路,进而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并且随着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不断向前推进,这一理论体系将会被不断丰富、发展、完善,将会更好地指导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立胜
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构学术史的梳理和研究状况的综述,以"理论体系构建"为中心议题,从历史的角度予以回顾,总结这一理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以对当前建构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学科体系以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绍东 邹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迎来了新的一轮发展高潮,理论体系构建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系列成果。文章梳理了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涌现出的四类理论体系框架,对这些体系框架的特点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其中,逻辑主线贯穿型体系框架存在逻辑主线不统一、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部分脱节的问题,板块型体系框架存在内在契合度不足的问题,专家论著汇编型体系框架存在逻辑关联不够紧密的问题,史论结合型体系框架存在论述单薄的问题。总体来看,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进一步推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盖凯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谦 裴小革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一方面,需要坚持从抽象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另一方面,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在概念范畴上进行一次术语革命,从直接继承、批判改造及自主创新三个层次进行相关概念范畴的充实与完善。以此为基础,可以从所有制逻辑起点出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以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宏观调控及改革开放为主体,以其他相关概念为前导和拓展,在不同概念运动及相互转化中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角 岳宏志
我国经济学界在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而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新境界。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面临的困境、缺乏话语权、学科发展与创新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以及我国政治经济学过去沿袭的"苏联范式"及其他探索存在的局限性等四个方面出发,阐明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研究主线等三大问题明确之后,应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其研究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谦 裴小革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一方面,需要坚持从抽象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另一方面,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在概念范畴上进行一次术语革命,从直接继承、批判改造及自主创新三个层次进行相关概念范畴的充实与完善。以此为基础,可以从所有制逻辑起点出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以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宏观调控及改革开放为主体,以其他相关概念为前导和拓展,在不同概念运动及相互转化中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闫强明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于2021年12月11日举办第四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暨"百所经院人才招聘会"。来自全国190所高校的25位校长、211位院长,围绕"解读中国经济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体系"主题,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领导经济建设伟大实践的经验和启示,探讨分析经济发展"中国奇迹"背后的理论规律,为推动中国经济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们将其中部分精彩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王昌林 吴涧生 刘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以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基本要求中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其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逻辑起点、逻辑主线和理论支柱三个要件。逻辑起点是指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逻辑主线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理论支柱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四个方面。从制度创新看,其理论体系的核心要义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莹 郑礼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材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突破苏联教科书和传统计划经济理论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教材时期以及正在进行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时期。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历史背景、结构体系、研究主题、发展脉络等的研究,可以发现坚持政治经济学教材的现实性与时代性、重视研究经济学理论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以及在批判中借鉴西方经济学是我国在建设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材过程中取得的主要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需要吸收我国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欧阳峣 汤凌霄
世界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创建的独立学科,中国学者为建设世界经济学科做出了独特贡献。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以"资本输出"理论、"结构主义"理论和"经济全球化"理论为核心的世界经济学理论的演变,成为世界经济学科的理论来源;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理论,为世界经济学科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为世界经济学理论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我们应该以要素国际流动为逻辑起点,以国际价值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新一轮技术革命为现实背景,深入分析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和新动能,系统地研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以及包容均衡的全球价值链的战略思路,提出融入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的中国方案,构建中国风格的世界经济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
世界经济学 理论演变 现实背景 逻辑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