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9)
- 2023(10214)
- 2022(8440)
- 2021(8213)
- 2020(6551)
- 2019(14863)
- 2018(14685)
- 2017(26181)
- 2016(14840)
- 2015(17303)
- 2014(16965)
- 2013(16333)
- 2012(15361)
- 2011(14307)
- 2010(14148)
- 2009(12842)
- 2008(12548)
- 2007(11348)
- 2006(10121)
- 2005(9185)
- 学科
- 济(53207)
- 经济(53139)
- 管理(34267)
- 业(29526)
- 企(21911)
- 企业(21911)
- 中国(21265)
- 方法(20485)
- 数学(17962)
- 数学方法(17736)
- 农(16938)
- 学(13664)
- 制(13051)
- 贸(12714)
- 贸易(12707)
- 易(12469)
- 财(11915)
- 业经(11420)
- 理论(10983)
- 教育(10768)
- 农业(10650)
- 银(10400)
- 银行(10354)
- 行(10122)
- 体(10085)
- 融(9740)
- 金融(9732)
- 地方(9382)
- 环境(8358)
- 教学(8259)
- 机构
- 大学(206207)
- 学院(206182)
- 研究(84746)
- 济(83596)
- 经济(81801)
- 管理(67378)
- 中国(62875)
- 理学(56511)
- 理学院(55741)
- 管理学(54595)
- 管理学院(54233)
- 科学(52639)
- 京(46886)
- 所(45149)
- 农(43103)
- 研究所(41472)
- 财(37437)
- 中心(36505)
- 农业(34307)
- 业大(32962)
- 江(32049)
- 院(31235)
- 北京(30525)
- 范(29163)
- 财经(29147)
- 师范(28729)
- 经(26779)
- 技术(26725)
- 经济学(26585)
- 科学院(25741)
- 基金
- 项目(138559)
- 科学(106218)
- 研究(102051)
- 基金(96482)
- 家(87763)
- 国家(87007)
- 科学基金(70414)
- 社会(61649)
- 社会科(58112)
- 社会科学(58096)
- 省(54048)
- 基金项目(49102)
- 教育(48968)
- 划(47298)
- 自然(44167)
- 自然科(43121)
- 自然科学(43098)
- 自然科学基金(42330)
- 编号(41512)
- 资助(40787)
- 成果(35903)
- 重点(33126)
- 课题(32178)
- 发(31264)
- 部(31105)
- 创(29061)
- 创新(27233)
- 中国(27194)
- 科研(26316)
- 性(26145)
共检索到328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阎琨 吴菡 张雨颀
拔尖人才培养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议题。构建中国拔尖人才培养体系,走好拔尖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借助国际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分析框架,从国家顶层视野、基础设施、培养能力、培养理念和研究能力等方面,对我国现有培养体系给予全方位分析,指出其中的缺善之处。在此基础上,厘清中国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方向和路径,即构建国家顶层设计清晰、各学段贯通、多主体协同、基础学科支撑、文化氛围良好、研究与实践相互促进的中国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构筑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拔尖人才 培养体系 现状 方向 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蓝文永
随着广西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会计人员结构和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特别是缺乏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拔尖会计人才,制约着会计行业的发展和会计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新的情况下,如何打造拔尖会计人才,已经成为会计管理工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广西拔尖会计人才培养的意义广西开展拔尖会计人才培养,是贯彻实施人才强桂战略,提升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会计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建平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新课题,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培养是核心,高水平大学要更好地承担起历史重任,关键是要着力培养一大批高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钟秉林 陈枫 王新凤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是扎根中国本土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主管部门主导下,我国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学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实践经验。基于本土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需要厘清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在中高考制度基础上明确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工具与方法,完善包括专门的课程、教师、科研、组织与制度在内的培养体系和支持系统,构建涵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全过程的多阶段、动态性、长周期的评价机制,确保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效率和培养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武晓峰 林成涛 王悫
认为研究生阶段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最后时期,这个时期的体育教育对培养和确立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至关重要,对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介绍了近年来清华大学探索建立的基于研究生特点的体育工作体系,以及研究生体育工作的育人特色及初步成效。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体育工作 全面发展 终身习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史秋衡 杨玉婷
积极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培养顶尖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构建顶尖人才培养体系,要以制度创新打造顶尖人才协同培育机制,促进区域、院校、学科、专业和师资协调联动,建立网格化的多层次顶尖人才培养结构,畅通各类顶尖人才成长路径和衔接培养链。
关键词:
顶尖人才 教育强国 人才强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凯 马涛
当前,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高层次经济学拔尖人才是我国经济学教育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和基本任务。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必须以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把培养创新型经济学人才贯穿于高等院校的整个经济学教育改革之中。要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系统实施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一系列配套体制机制,为经济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立芬
为探讨大学与中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国内优质大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和高中素质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第五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在文化源远流长的正定古城、在古色古香的正定中学开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共同使命。《中国髙等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际銮
目前,我们一直在谈关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急需创新型人才的问题。但为什么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反而我们的顶尖科学家越来越少?为什么我们总是与诺贝尔奖无缘?高校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为什么如此稀缺?我一直也在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以上现状的?是不是我们长期以来固有的教育体系有了问题?或者说有哪些掣肘因素在影响我们高等教育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金武 周文琪 王立军 权龙哲 李岩
立足为国家与区域农业工程领域培养高质量创新拔尖型、应用复合型人才,根据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特色定位,聚焦农业工程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五位一体"教育理念,探究"四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个基础,两个平台、三个层次、四个衔接、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平台,实现"一宗旨、一核心、三要素"的人才培养目标,辅以完备的软硬件设施,为农业工程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解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格、如何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实践能力、如何服务社会等系列问题。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益,在国内同类院校中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常进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快,对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助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支撑,还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职教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以培养技艺精湛的“职业人”为起点逻辑,以培养爱岗敬业的“社会人”为层进逻辑,以培养综合拔尖的“创新人”为集成逻辑。基于此,应通过建立“多元分类”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个性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包容开放”的人才评价体系等助推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翠翠 张皓月
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是适应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兼具创新人才的普遍特征与技术技能人才的独特发展特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是对这一挑战的积极回应,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面临培养标准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完善、多主体协同机制不畅通等多重困境。针对这些困境,可以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实施创新人才分类培养计划;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创新人才长效评价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发挥多主体协同培养优势等策略,激发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内生动力及技术创新活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史秋衡 李瑞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引领,又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支撑,其价值目标在于实现社会价值导向与个体发展需求的统一。当前,高校在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仍存在不足,需从高校分类发展、学科特色建设、个性化课程、一流师资以及通识教育等育人要素上着力优化,培养具有完整知识结构、浓厚专业志趣、杰出创新能力、深厚家国情怀的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在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要求和新时代人人成才、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诉求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转变观念,从系统化、全局性的思维出发,考虑从加强理论研究与政策设计引领、多元分类实践模式创新、协同贯通网状体系构建等路径建设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体系和教育生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光礼
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引发了全社会对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注和思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布局,并先后正式启动一系列提升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斌 李建荣 杨润贤
文章在分析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背景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存在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学模式创新不够;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双师"教学团队不强;创新课程相对缺乏,系统创新训练不足;实训教学相对单一,职场工作氛围不浓;教学评价相对简单,考核评价体系不全的困境。对此,文章提出要构建"双学院双主体"运行机制、更新传统教育理念、加强"双师"队伍建设、构建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分阶段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创新教学评价模式等人才培养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