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62)
2023(17031)
2022(14802)
2021(14299)
2020(11855)
2019(27662)
2018(27324)
2017(52199)
2016(28263)
2015(32251)
2014(32296)
2013(31501)
2012(29061)
2011(26076)
2010(25768)
2009(23345)
2008(22895)
2007(19953)
2006(17315)
2005(15326)
作者
(79276)
(65486)
(64908)
(62069)
(41836)
(31336)
(29911)
(25788)
(25056)
(23472)
(22462)
(22148)
(20701)
(20636)
(20323)
(20184)
(19497)
(19416)
(18802)
(18728)
(16248)
(15813)
(15791)
(14983)
(14606)
(14570)
(14498)
(14493)
(13189)
(12893)
学科
(108341)
经济(108211)
管理(78479)
(72568)
(60165)
企业(60165)
方法(52120)
数学(45234)
数学方法(44623)
中国(31816)
(28475)
(28374)
(26440)
(25994)
银行(25847)
(24415)
业经(23677)
(22832)
(22037)
贸易(22020)
(21469)
(20441)
金融(20437)
地方(19969)
理论(19251)
农业(18799)
(17951)
财务(17872)
财务管理(17814)
(17551)
机构
大学(390835)
学院(389694)
(156487)
管理(153370)
经济(153114)
理学(132200)
理学院(130762)
研究(128410)
管理学(128389)
管理学院(127696)
中国(103949)
(83442)
科学(78314)
(72972)
(63311)
(60552)
中心(60372)
财经(58883)
研究所(57689)
(56477)
业大(56035)
(53619)
北京(52795)
(50863)
师范(50373)
经济学(48015)
农业(47534)
(46973)
(46520)
财经大学(44052)
基金
项目(266163)
科学(208621)
研究(196927)
基金(192548)
(167113)
国家(165717)
科学基金(142477)
社会(122903)
社会科(116445)
社会科学(116415)
(102207)
基金项目(101592)
自然(92059)
教育(91571)
自然科(89908)
自然科学(89888)
自然科学基金(88241)
(86305)
编号(81098)
资助(80488)
成果(65719)
(59342)
重点(59284)
(55819)
课题(55720)
(55053)
创新(51374)
教育部(51239)
科研(50989)
大学(50858)
期刊
(164600)
经济(164600)
研究(117114)
中国(74402)
学报(59297)
(55904)
管理(54819)
科学(54703)
(53949)
教育(45740)
大学(45664)
(44677)
金融(44677)
学学(42700)
农业(36437)
技术(35184)
财经(28106)
经济研究(26778)
业经(26286)
(23990)
图书(21484)
问题(21236)
统计(19754)
理论(19627)
(19264)
技术经济(17976)
实践(17940)
(17940)
(17931)
(17659)
共检索到576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骆伦良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影子银行在发展历程、形成原因和存在形式方面的差异,并对国内外影子银行统计监测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统计监测面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影子银行统计监测框架的设想,并提出完善金融统计法律制度、明确影子银行的界定范围、实现监管机构的协调统一、加强统计对象的统计制度建设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程琳  孟超  
影子银行是当前金融领域的热门话题。但国内外影子银行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比较了国内外影子银行的定义、特征和运行机制,希望这一基础性工作能为我国影子银行研究、为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提供有益的镜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江婕  伍燕然  胡松明  
论文系统梳理了影子银行国际监测的背景和2011~2018年间的三个发展阶段,基于宏观统计、信贷资产关联度分析、分类识别、风险指标、创新分析、政策工具七个模块对当前最新监测模板内容进行了分析,概括了影子银行国际监测的主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推动形成适应我国特点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体系、坚持功能监管并加强监管协调、加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管理和加强网络借贷平台管理等发展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詹硕  
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既有与西方类似之处,又有自身特点。文章从影子银行的产生、影子银行的功能以及货币政策与影子银行三个视角将现有文献分类总结,分别梳理国外相关文献和国内相关文献,在对比的基础上评价影子银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不足,并对未来中国影子银行主题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文章认为,关于中国影子银行周期性爆发的驱动力、外生冲击驱动影子银行爆发的机制、影子银行的存在对于央行的货币政策实施意味着什么以及影子银行对资源配置有何影响等话题将是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正刚  李仁兵  
影子银行是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种金融实体和业务活动。文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定义、规模,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的操作模式,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存在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并提出了加强监管的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汪秦  
当前,三线城市影子银行体系发展迅速,在服务实体经济、丰富居民投资渠道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影子银行统计监测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既没有统计监测监管机构,又没有标准的统计框架,还没有建立统计监测协调机制,导致统计监测工作高度分散,缺少统一、透明和权威的发布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宏观调控和领导决策,影子银行统计监测工作亟待加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碧  曹宝玉  吴姗姗  
随着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近年来喷涌式发展,凸显出我国资金面比较紧张的局面,但是根据经济杠杆M2/GDP来看,2010年达到1.8,说明我国市场上流动性很充足,出现了金融结构性扭曲现象。M2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依据,其统计失真使得无法真实反映市场上货币供求关系,更不能真实反映M2/GDP与CPI之间的矛盾,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影响的原因、后果分析,试图解释上述两个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兴旺  
区别于以往影子银行监管研究,文章在对国内外影子银行体系监管进行系统总结与梳理的基础上,基于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立足于影子银行发展与监管现状,采用历史与逻辑的分析方法,对影子银行体系监管进行剖析,提出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具体思路与目标,创新性提出对影子银行体系实行三重动态平衡监管的思想,并进一步从宏观审慎、微观审慎以及法律监管视角对影子银行体系监管进行修正与完善,采用功能性监管和行为性监管模式从而达到防范影子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维持金融体系稳定与安全,最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和明  
近些年,随着金融产品创新和资金需求增加,影子银行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金融中介,影子银行进行期限,信贷和流动性转换,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然而,影子银行游离于传统金融监管之外,高杠杆经营和存在严重期限不匹配,从而这种金融中介活动内在是脆弱的。亟需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减少监管套利激励,促进影子银行体系健康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荣  崔琳琳  
鉴于全球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影子银行体系两面性,国际主要市场国家正在积极开展监管改革,改善传统微观审慎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体系,以期在发挥影子银行体系资金融通系统重要性作用的同时,克服其对全球金融体系和各国金融稳定运行的系统性风险。本文探讨了危机后国际社会影子银行监管改革进展和政策设计,为我国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和实现金融体系稳定提出有益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振华  王振  
本文从美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和国内银行表外理财、信托投资运作流程以及参与主体等微观视角比较国内外影子银行的运行机理,指出国外、国内影子银行在融资模式、运行复杂程度、主要功能、风险、参与主体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针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也应区别对待。国内影子银行融资方式与普通商业银行相似,运行流程比较单一、直观,整体风险较小,但是对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正确决策具有一定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荣静  
影子银行体系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在促进金融创新、提升金融体系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其潜在风险需要加以防范。现将社会关注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及监管的探讨作一综述。一、影子银行的内涵分析影子银行体系(shadowbanking system),又称准银行、类似银行、影子金融体系、平行银行体系等,由于其复杂、脆弱的特性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已经引起金融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于影子银行并没有统一定义,其概念最早在2002年由剑桥大学教授英格姆(Geoffrey Ingham)提出,2007年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建强  
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影子银行"体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大量集聚了金融风险。"影子银行"风险一旦爆发,将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在我国,游离于监管之外的一些机构和金融业务,已具有"影子银行"的特征,其发展壮大的同时,有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形成不良影响,亟需引导和规范。本文将我国的"影子银行"进行分类,剖析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钱俊  孙旋  
影子银行失去监管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迅速,规模迅速扩张。本文认为,影子银行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金融创新,但影子银行的内在的脆弱性容易给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系统性风险。本文从金融脆弱性、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创新等角度梳理了影子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在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现状的基础上,从监管理念、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重点监管范围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军  张翠萍  
影子银行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的重大影响,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带来高风险的杠杆操作和过度的金融创新,也积累大量的金融风险,对金融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在西方及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完善影子银行监管治理进行有益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