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6)
- 2023(12938)
- 2022(10540)
- 2021(10062)
- 2020(8078)
- 2019(18029)
- 2018(17723)
- 2017(33046)
- 2016(17666)
- 2015(19975)
- 2014(19821)
- 2013(19296)
- 2012(18002)
- 2011(16290)
- 2010(16476)
- 2009(15637)
- 2008(14566)
- 2007(13222)
- 2006(12023)
- 2005(10957)
- 学科
- 济(74136)
- 经济(73993)
- 管理(44976)
- 业(43479)
- 企(34873)
- 企业(34873)
- 中国(31218)
- 融(27213)
- 金融(27206)
- 方法(25496)
- 银(25276)
- 银行(25255)
- 行(24570)
- 农(22098)
- 数学(22046)
- 数学方法(21872)
- 制(20519)
- 业经(18571)
- 财(18551)
- 地方(17656)
- 贸(15428)
- 贸易(15413)
- 易(15109)
- 体(14915)
- 农业(14160)
- 学(13127)
- 产业(12851)
- 技术(12198)
- 理论(12132)
- 体制(11552)
- 机构
- 学院(242623)
- 大学(241006)
- 济(110830)
- 经济(108741)
- 研究(93737)
- 管理(86669)
- 中国(77640)
- 理学(72757)
- 理学院(71948)
- 管理学(70926)
- 管理学院(70475)
- 京(52420)
- 科学(52085)
- 财(51837)
- 所(46968)
- 中心(43334)
- 研究所(42404)
- 财经(39756)
- 农(38850)
- 江(36582)
- 经(36242)
- 经济学(35926)
- 北京(34266)
- 院(34186)
- 经济学院(32363)
- 范(31894)
- 师范(31564)
- 业大(31411)
- 农业(30051)
- 州(29584)
- 基金
- 项目(157290)
- 科学(124066)
- 研究(122252)
- 基金(112375)
- 家(97502)
- 国家(96679)
- 科学基金(81487)
- 社会(78695)
- 社会科(74700)
- 社会科学(74685)
- 省(61042)
- 基金项目(57742)
- 教育(54846)
- 划(51154)
- 编号(49277)
- 自然(46984)
- 自然科(45901)
- 自然科学(45884)
- 资助(45687)
- 自然科学基金(45103)
- 成果(42044)
- 发(37209)
- 重点(36248)
- 课题(36058)
- 部(35307)
- 创(34412)
- 国家社会(33843)
- 创新(32277)
- 性(31917)
- 中国(31232)
- 期刊
- 济(126868)
- 经济(126868)
- 研究(81859)
- 中国(60160)
- 财(38927)
- 融(38608)
- 金融(38608)
- 农(37449)
- 管理(34842)
- 学报(34621)
- 科学(33348)
- 教育(32208)
- 大学(27152)
- 学学(25353)
- 农业(24787)
- 经济研究(21969)
- 技术(21361)
- 财经(20521)
- 业经(19813)
- 经(18079)
- 问题(16538)
- 贸(15440)
- 国际(14546)
- 世界(14186)
- 业(13529)
- 坛(12288)
- 论坛(12288)
- 科技(12114)
- 技术经济(11470)
- 理论(11188)
共检索到395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杰
“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体系,不仅仅是中国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的独特优势,也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赋予和维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动力机制的决定性因素。在科学分析中国特色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体系形成和运行的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重点研判一国在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体系进程之中可能会发生的突出发展误区,表现在“基础研究能力缺失”“经济结构金融化服务化”“全球市场依附型”这三个最为突出的发展误区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推进中国优势“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体系形成的突出障碍因素,并由此阐述了当前推进中国“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体系形成的重要途径。综合以上分析,指出了当前中国在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体系进程中的核心改革突破口和重点政策举措。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并于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在规模上实现了较大发展。从2004年开始,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论文评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对国际金融体系重新反思的新观点和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各种建议意见,提出了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寻找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新的突破口。论文论述了把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建立遏制国际金融市场操纵和投机的规范作为新突破口的意义和价值,并论述了其可以取得突破的可能性。
关键词: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国际金融监管 IMF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贝多广 董纪
<正>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科技创新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力量的时代背景下,科技金融被确定为首篇大文章,彰显了其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科技金融的重要意义当前,第四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大国科技博弈的逻辑更加错综复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泽慧
对林业新科技革命的内涵、突破口和途径的探讨江泽慧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始终处于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基础和主体地位。在世纪之交,如何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地肩负环境与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实现林业建设速度、质量与效...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彦彬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群体众多、金融供给缺口较大,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十分必要,同时也面临来自用户、金融机构以及环境方面的诸多障碍。要突破各种障碍,必须有正确的导引。政府部门应更新理念,履行义务;金融机构应抓住机遇,承担责任;农村用户应主动行使权利,充分利用金融资源。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 金融体系 金融服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宏伟
农村金融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破解中小企业和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成都市作为全国首批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结合本地实际,以"农贷通"平台建设为抓手,努力探索将普惠金融、财金政策、信用信息、资金汇聚、市场处置和现代服务等农村金融改革核心要素有效整合,不断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完善财政金融政策互动机制,找准农村金融改革的"突破口"。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石良平
一 核算体系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弄清我国核算体系的弊端所在。 一定的核算体系是与一定的经济理论和一定的经济体制相联系的。资本主义国家按照宏观经济理论设计核算体系,以适应市场经济调节的需要;社会主义国家按照马克思经济理论设计核算体系,以适应计划经济管理的需要。这样,国际上就出现了两套平行的核算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温景文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各层次职业技术人才是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针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举办"技术本科"为突破口,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衔接职业教育各层次,沟通普通教育的相关构想;同时,提出大力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系 技术本科教育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莲琳
伴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政府收支活动的复杂性日益增强,对传统预算原则形成了挑战。政府收支未能全部纳入预算,以及纳入预算的政府收支并非都受到了同样严格的预算管理和监控,这两大问题长期存在于政府收支预算管理之中,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人健 震宇
随着金融改革实践的深入,温州市的金融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991年比1980年增长20.95倍,年均递增32.42%,其中城乡储蓄余额增长37.54倍,年均递增39.37%;各项贷款余额1991年比1980年增长5.67倍,年均递增18.83%;金融机构增加80%,从业人员增加近5倍。温州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壮大,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的发展。一是总量指标提前翻了两番。1979~1991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17.30%,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05%,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83%。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凯
消费金融监管是维护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的稳定器,对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具有重要保障作用。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消费金融监管力度,逐步健全消费金融监管体系,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消费金融发展环境。但不可否认,当下中国消费金融监管体系发展仍面临监管政策法规不健全、监管方式滞后于市场、监管机制存在诸多矛盾点等现实障碍。美国消费金融在多阶段监管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典型的“多边监管”体系,对中国有一定借鉴意义,但当前该国通货膨胀、金融风险加剧、经济衰退等问题为消费金融监管带来巨大挑战,也为中国提供了深刻警示。鉴于此,立足中国发展特色,在总结美国有益经验做法与实际教训后,提出持续健全消费金融监管政策法规、着力优化消费金融监管方式、不断完善消费金融监管机制等突破策略,以建构中国特色消费金融监管体系。
关键词:
消费金融 监管主体 监管体系 美国实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德发,杨少浪
党的十四大确立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后,全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的滚滚春潮。统计应如何进行改革,这是统计界一个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目前,我国的统计工作从机构任务到统计体制,从工作方式到计算和传输手段,从指标体系到制度方法等方面,尚有诸多地方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千头万绪,改革应从何处着手?我们以为关键是要选择一个突破口。一、统计改革认识上的误区改革开放以来,统计界就统计的改革问题曾进行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和探讨,也提出过不少改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梅俊杰
今年7月16日—20日,留美经济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和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上海国有企业改革国际研讨会”。不少观点颇具启发,可资参考。 国企改革的核心是 为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樊相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