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35)
- 2023(18193)
- 2022(15737)
- 2021(14515)
- 2020(12214)
- 2019(27884)
- 2018(27595)
- 2017(53346)
- 2016(28520)
- 2015(32270)
- 2014(32180)
- 2013(31485)
- 2012(28850)
- 2011(26106)
- 2010(26218)
- 2009(24346)
- 2008(23685)
- 2007(20970)
- 2006(18619)
- 2005(16683)
- 学科
- 济(128645)
- 经济(128483)
- 管理(89092)
- 业(79732)
- 企(68631)
- 企业(68631)
- 方法(54512)
- 数学(46488)
- 数学方法(45891)
- 财(32866)
- 中国(30417)
- 农(29386)
- 业经(28121)
- 学(27792)
- 地方(26082)
- 制(24927)
- 理论(22124)
- 务(20696)
- 财务(20615)
- 财务管理(20569)
- 和(19584)
- 企业财务(19539)
- 农业(19533)
- 贸(19262)
- 贸易(19250)
- 银(18923)
- 银行(18881)
- 环境(18771)
- 易(18583)
- 融(18282)
- 机构
- 大学(414730)
- 学院(411091)
- 济(170159)
- 经济(166561)
- 管理(163487)
- 理学(141130)
- 理学院(139601)
- 管理学(137206)
- 管理学院(136425)
- 研究(134709)
- 中国(100853)
- 京(86894)
- 财(80700)
- 科学(80672)
- 所(65843)
- 财经(64252)
- 中心(61871)
- 江(59996)
- 研究所(59617)
- 农(59283)
- 经(58165)
- 业大(57517)
- 北京(54508)
- 范(54085)
- 师范(53612)
- 经济学(52544)
- 院(48777)
- 州(48550)
- 财经大学(47720)
- 经济学院(46974)
- 基金
- 项目(277530)
- 科学(219351)
- 研究(205735)
- 基金(202411)
- 家(174533)
- 国家(173109)
- 科学基金(150193)
- 社会(131516)
- 社会科(124656)
- 社会科学(124624)
- 省(107427)
- 基金项目(106774)
- 自然(95910)
- 教育(95342)
- 自然科(93637)
- 自然科学(93616)
- 自然科学基金(91918)
- 划(89671)
- 编号(84244)
- 资助(82988)
- 成果(69183)
- 部(61704)
- 重点(61645)
- 发(58192)
- 创(57296)
- 课题(57255)
- 国家社会(54421)
- 教育部(53939)
- 创新(53480)
- 制(52885)
- 期刊
- 济(189453)
- 经济(189453)
- 研究(123989)
- 中国(75756)
- 财(63745)
- 学报(61963)
- 管理(61110)
- 科学(56419)
- 农(53291)
- 大学(47771)
- 教育(45421)
- 学学(44695)
- 技术(37078)
- 农业(36187)
- 融(36018)
- 金融(36018)
- 财经(32551)
- 经济研究(30721)
- 业经(29040)
- 经(27892)
- 问题(23943)
- 图书(23352)
- 理论(20694)
- 技术经济(20601)
- 实践(18623)
- 践(18623)
- 统计(18565)
- 版(18363)
- 科技(18279)
- 现代(18108)
共检索到606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晓冉
信用信息是个人信用的载体,通过信用机制评价个人信誉的好坏,对个人守信行为实施奖励以及对个人失信行为予以惩罚时,都必须参照相应的信用信息。信息经济学中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不完全契约、信息流转效率等,正是构建或运行个人信用机制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基于非对称信息、契约和机制设计理论等信息经济学原理,研究如何规范构建个人信用机制。能够在事前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预防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契约等不确定性因素引发违约风险;并能在运行个人信用机制的过程中,实现激励个人遵守信用行为、提高信息效率的实际效果,以加强个人信用机制的合理性与实践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左志刚 谢芳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历程,指出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两个根本不足基础理论缺失和技术方法存在根本缺陷。由于信用风险的非对称性、主观性和借贷市场的配给性,使MPT、CAPM等传统理论在创建信用风险管理理论方面难以有所作为,因此本文在第二部分分析了信息经济学作为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工具的适应性和优势,继而本文在第三部分给出了应用信息经济学创新信用风险管理理论的一个研究框架建议。
关键词:
信息经济学 信用风险管理 理论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卫海英 祁湘涵
目前,国内外品牌资产的研究大都从企业或消费者单一角度出发,对品牌资产概念和外延体系及其品牌资产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品牌资产生成的研究甚为罕见。本文从信息经济学中信号理论的观点出发,对在品牌资产生成中信息传递的特殊作用、传递机理以及品牌资产生成路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首次提出只有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企业与消费者才能最有效地传递和解读双方所发出的品牌信号,使得品牌信号的信息含量最充分地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传递,从而使品牌资产得以生成并在不断演进中增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潘勇
"柠檬"问题说明了市场中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性对交易效率的负影响,它是由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信息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提出的。本文所构建的网络"柠檬"环境下消费者行为模型,基于对Akerlof经典模型的改进与扩展:充分考虑了网络交易中买卖双方对产品质量偏好的差异,并考虑在线产品连续质量分布对市场均衡所产生的影响,以揭示出网络市场"柠檬"问题不同于实物市场的特性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本文还基于淘宝网的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性地探讨了信用评价系统等抵消机制在抵消"柠檬"现象时的作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策略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琪
信息经济与未来世界——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李琪一、西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或许,从来没有一个经济学家会否认,大多数经济决策都是在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作出的,但只有在最近的几十年,大约从1950年开始,明确地分析不确定性下的经济行为的工具才...
[期刊] 征信
[作者]
谷玲
随着我国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建立和应用,失信主体的权益保障和救济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在顶层立法颁行尚需时日的情况下,通过对信用修复制度历史演变的列举式梳理,揭示出信用修复制度当前的发展现状:信用修复救济路径多样、程序设定完整性不足、权益保障不足等。对多地法院颁布的司法文件及裁判统计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可以看到司法作为保障失信主体信用信息修复权的最后一道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司法救济的视角对个人信用修复制度进行法理维度、价值维度和实践维度的定位,并从前提、目标、条件与程序设计了个人信用修复制度的具体机制。
关键词:
司法救济 信用修复 失信被执行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潘勇
当人们为电子商务所带来的种种便利和高效而欢欣鼓舞时,却又不得不同时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由于网络摆脱了时空的限制,造就了网络交易的虚拟性,由网上交易中的信息非对称性所引致的逆向选择问题也可能因为这样的外在原因而有恶化的趋势。设法减少存在于网络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是我们提高电子商务市场效率的必然要求。笔者基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kerlof的经典理论,构造了电子商务市场逆向选择模型和双市场(传统市场与电子商务市场)逆向选择模型,试图揭示出电子商务市场逆向选择存在的学理根源,并得出逆向选择环境下市场均衡和市场细分的条件。笔者还基于淘宝网的数据,实证性地探讨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逆向选择问题的本土特征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华佳敏 吴超
目前安全科学学科体系和安全信息论中,安全信息经济学尚为空白。开展安全信息经济学学科构建,进一步完善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促进安全信息研究与应用。首先,基于安全信息学、安全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提炼出安全信息经济学的定义并阐释其内涵;然后,论述安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并凝练其研究内容,从5个方面概括安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提出安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程序;最后,从3个方面展望安全信息经济学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安全信息经济学的构建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理论方面,可作为安全信息学和安全经济学的下属学科;在实践方面,可用于企业安全资源优化配置、安全管理和风险决策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仪 张婷
平台经济下,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交易各方需求存在冲突。征信云服务平台的运营者要对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将成果有偿提供给需求方以提高绩效、推动征信等产业升级;消费者要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进行信息交易以维护基本尊严并获取信息成果和增加经济收益。当前,因缺乏有效的规范与协调机制,平台运营者在交易中时常滥用对信息及成果的优势地位,致使消费者隐私和权益受到侵害,信息交易和征信等产业发展受阻。为调和消费者与运营者之间的需求冲突,保护消费者权益,可运用激励相容理论,由治理者为消费者设置对成果的产权,构建以产权行使与救济规范为内核的激励相容机制。在激励相容机制下,消费者通过与运营者缔结交易合同来取得对成果的相对产权,依照合同增强成果的资产专用性从而满足对收益的需求;治理者通过立法为消费者配置绝对产权,通过设计产权行使和救济规范降低侵权所导致的外部成本,克服合同及相对产权的外部性弊端。在激励相容机制实施过程中,为降低消费者议价和履约成本,治理者应拓展运营者有限理性,纠正运营者滥用优势地位阻碍消费者获取收益的不良偏好,强制运营者构建公平交易条件。此外,为提高交易的整体效益,应协调发挥激励相容机制与隐私保护机制的治理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信息经济学研究从何处入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第三届年会与会代表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研究信息经济学应从研究不确定性开始;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出发点是市场的不确定性;宏观信息经济学的出发点是技术的不确定性。从这两个不确定性出发,构筑我国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铁林
信息经济学不断发展并成为主流经济学的过程,就是它对其他学科不断产生影响和渗透的过程。会计研究是围绕"信息"问题而展开的,它天然地具有与信息经济学对接、融合的"共同语言"。因此,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将对会计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表现在会计信息质量研究过程中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乌家培
从1969—1996年27次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成果看,有3次与信息经济学有关。第一次是1972年美国的阿罗(K.J.Arrow),他研究了“对一般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第二次是1982年美国的斯蒂格勒(G.J.Stigler),他研究了工业结构、市场运转与政府管制的原因和作用。第三次是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从事“不对称信息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济孝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信息和会计信息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剖析会计信息的稀缺性,揭示会计信息价值的含义,进而构建了会计信息价值模型,研究影响会计信息价值的因素,并提出提高会计信息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
信息 会计信息 价值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凝蓉
为了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地进入以信用交易为主导的“信用经济”时代,适应我国加入WTO,拉动内需市场,从根本上治理整顿市场的经济秩序,需要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通过建立博弈模型的方式,分析了自由竞争下的信用交易博弈以及在监督下的信用交易机制,认为对失信行为进行惩处的力度和信用交易信息成为影响信用交易博弈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就监督体制和信息传递提出了我国失信惩罚机制和联合征信机制。
关键词:
信用 博弈 监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