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16)
2023(11308)
2022(9179)
2021(8422)
2020(7228)
2019(16552)
2018(16621)
2017(32556)
2016(17464)
2015(19852)
2014(19232)
2013(19086)
2012(17192)
2011(15071)
2010(15452)
2009(14545)
2008(14466)
2007(12867)
2006(11164)
2005(10255)
作者
(47627)
(39829)
(39710)
(37291)
(25599)
(18931)
(17966)
(15421)
(14945)
(14415)
(13519)
(13328)
(12848)
(12430)
(12095)
(12005)
(11854)
(11628)
(11559)
(11371)
(9795)
(9749)
(9701)
(9216)
(8974)
(8869)
(8845)
(8769)
(7878)
(7861)
学科
(80771)
(78031)
经济(77945)
(75396)
企业(75396)
管理(65609)
方法(35809)
业经(28034)
数学(27439)
数学方法(26894)
(24767)
(24600)
(19344)
财务(19308)
财务管理(19291)
企业财务(18160)
农业(17760)
技术(17668)
中国(16625)
理论(16471)
(14828)
(14743)
(14494)
贸易(14484)
(14380)
(14308)
(13964)
地方(13585)
企业经济(12447)
经营(12401)
机构
学院(247451)
大学(238967)
(103065)
管理(102101)
经济(101102)
理学(87660)
理学院(86821)
管理学(85350)
管理学院(84886)
研究(73440)
中国(59704)
(49832)
(47694)
科学(42784)
(38223)
(37924)
财经(37652)
(35729)
中心(34508)
业大(34354)
(34052)
研究所(31999)
北京(30793)
(30606)
经济学(30048)
农业(30042)
商学(28867)
商学院(28576)
(28547)
师范(28318)
基金
项目(160298)
科学(128230)
研究(120679)
基金(116103)
(99040)
国家(98145)
科学基金(87223)
社会(76463)
社会科(72603)
社会科学(72580)
(65451)
基金项目(61290)
自然(56541)
教育(55919)
自然科(55322)
自然科学(55313)
自然科学基金(54337)
(52949)
编号(50198)
资助(47749)
成果(38822)
(36909)
(35807)
重点(35426)
(34735)
(34686)
课题(34145)
创新(33573)
项目编号(31025)
国家社会(30989)
期刊
(117638)
经济(117638)
研究(69979)
中国(46293)
管理(43351)
(40895)
(35826)
科学(30660)
学报(29406)
技术(26488)
农业(25051)
教育(25028)
大学(23703)
学学(22438)
(22184)
金融(22184)
业经(22018)
经济研究(18325)
财经(18199)
(16805)
(15857)
问题(15540)
技术经济(14880)
财会(13616)
(13520)
国际(13219)
现代(13059)
统计(12638)
商业(12563)
世界(12414)
共检索到369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凤彬  杨阳  
随着近年以战略性资产寻求为动机的海外直接投资的出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开始采取一种不同于发达国家企业利用型FDI的跨国投资行为。正处于"走出去"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虽然因某些资源或能力的欠缺而不具备绝对意义上的企业专有优势,但是通过探索型FDI,可以获取与自身现有能力构成互补的战略性资产,并以此形成或提升其全球竞争力。本文在梳理FDI相关理论及剖析联想集团国际化实践的基础上,从探索与利用同步并进的视角,归纳一种促进跨国企业构建两栖型组织的FDI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轻宇  
文章从所有权性质和目标市场选择两个角度出发,将中国跨国企业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探讨不同类型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遵循的路径特点。重点阐述了近些年中国跨国企业独特的"跳跃式成长路径",其本质特征是在对内投资积累的基础上,将公司的国际化扩张与本土市场联系起来,通过并购和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跳板来获取战略性资产。最后,探讨不同类型的跨国企业应该遵循何种成长路径以形成特有的国际化成长模式,从而避免盲目扩张的风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勇志  张玲  
新型的国际分工模式催生了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过程是通过国际化生产模块化等方式对世界各地的生产性资源进行整合。该文通过分析新国际分工、价值链整合及中国企业战略的共同演进过程与机理,以联想公司为案例,深入剖析了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控制高附加值环节和整合全球资源的战略转型过程。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实施基于新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战略。最后,对中国企业嵌入国际经济体系,走向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转型提出了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韩梅  
本文对跨国企业在中国的主要赢利模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总结出了五条有参考价值的研究结论与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波  蔡淑琴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对企业国际化的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然后以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为例,对其在中国的演进和发展阶段进行初步分析。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洪菡珑  
初始国际化阶段跨国企业集团排除规则作为低税支付规则的排除规则,使处于成长期的跨国企业集团本应根据低税支付规则计算的补足税总额减至零,目的是在有限时间内给予这些跨国企业集团一定程度的保护。本文对该排除规则的适用前提、适用条件、使用期限和例外规则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并对其设计亮点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本文认为,将该排除规则落实到国内法,不仅要考虑规则本身,还需要将其置于全球反税基侵蚀规则之中以整体性思维加以考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宇  彭剑锋  
本文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汇丰的经营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组织结构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揭示了汇丰独特的全球化视野、用人本地化和组织结构有机结合的I-O-L全球人力资源发展模式。该模式对我国当前集团企业国际化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清华  
跨国企业通过使顾客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追求利润的目标。本文详细论述了跨国企业赢利模式的四大模块,即客户识别、产品研发、定价/营销与供应链。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杜晓君  齐朝顺  杨勃  
东道国政策风险是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视角出发,认为跨国企业应该采取制度同构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即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该视角认为政策风险是跨国企业只能被动适应而不能主动利用的外生因素,忽视了拥有能动性的跨国企业在管理政策风险方面扮演的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基于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并且结合企业资源基础观,探讨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理。以2003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投资新建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Stata 12.0软件和Logit回归分析,系统分析政策风险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中国跨国企业母公司的所有权性质、国际化经验和组织冗余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国跨国企业拥有采取制度创业的方式获取合法性的政治能力,因此,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具有正向影响,即中国跨国企业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国际化经验提高了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东道国的可能性;组织冗余降低了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东道国的可能性。通过引入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研究结果拓展了关于东道国政府的政策风险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研究;从企业资源基础观出发,考察二者关系成立的情景条件,扩展了理论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资产扩大与资产利用动机的结合,丰富了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理论。相关研究结论对于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在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时采取制度同构还是制度创业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杜晓君  齐朝顺  杨勃  
东道国政策风险是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视角出发,认为跨国企业应该采取制度同构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即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该视角认为政策风险是跨国企业只能被动适应而不能主动利用的外生因素,忽视了拥有能动性的跨国企业在管理政策风险方面扮演的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基于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并且结合企业资源基础观,探讨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理。以2003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投资新建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康宏  林润辉  宋泾溧  谢宗晓  
本文分析了制度落差与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之间的关系,着重对比了制度顺差与制度逆差情况下,制度差异对企业海外进入模式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正式制度顺差的情况下,东道国与母国间正式制度差异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以合资形式建立子公司;在正式制度逆差情况下,东道国与母国间正式制度差异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以全资形式建立子公司。同时发现,正式制度落差并不影响非正式制度对进入模式的影响方向,即随着母国与东道国非正式制度差异的增大,企业更倾向于以全资形式建立子公司。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振华  符胜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姬广林  
提升我国企业集团跨境资金运营能力,可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国际竞争力,有助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资本项目开放。2004年起相关外汇改革实验一直持续推进。2012年,京、沪两地率先取得全面突破,此后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试点地域由京沪扩展到全国、改革内容由外币扩展到本币。本文一是对我国相关改革政策进行全面梳理,首次从资金归集、跨境融通和集中结算三个维度入手,理清政策变化脉络;二是提出现行政策框架下我国企业可以构建和使用的七类资金集中模式,并横向对比分析;三是借鉴北京地区企业集团应用和实践,对不同模式纵向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姬广林  
提升我国企业集团跨境资金运营能力,可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国际竞争力,有助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资本项目开放。2004年起相关外汇改革实验一直持续推进。2012年,京、沪两地率先取得全面突破,此后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试点地域由京沪扩展到全国、改革内容由外币扩展到本币。本文一是对我国相关改革政策进行全面梳理,首次从资金归集、跨境融通和集中结算三个维度入手,理清政策变化脉络;二是提出现行政策框架下我国企业可以构建和使用的七类资金集中模式,并横向对比分析;三是借鉴北京地区企业集团应用和实践,对不同模式纵向搭配和使用特点进行研究;四是分析当前影响我国企业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欣悦  孙飞  汤勇力  
以中国ICT行业的领先企业——华为为研究对象,利用WIPO公布的华为PCT专利申请数据中专利权人和发明人的地址信息,基于不同地址反映的研发合作关系构建华为国际化研发合作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2002—2013年华为各研发单元的空间分布以及国际化研发合作网络结构的演化路径。结果显示:华为国际化研发合作网络结构的演化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网络规模不断增大、网络联系不断增多,且逐渐形成了以深圳、美国的研发单元为中心的"核心-半边缘"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