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97)
2023(3708)
2022(3194)
2021(3126)
2020(2499)
2019(5772)
2018(5775)
2017(11293)
2016(6252)
2015(6831)
2014(6808)
2013(6776)
2012(6420)
2011(5915)
2010(6253)
2009(5799)
2008(5755)
2007(5467)
2006(4836)
2005(4473)
作者
(18259)
(15223)
(15087)
(14273)
(9531)
(7438)
(6840)
(5892)
(5736)
(5384)
(5274)
(5124)
(4990)
(4930)
(4740)
(4678)
(4622)
(4498)
(4388)
(4313)
(4060)
(3703)
(3653)
(3557)
(3455)
(3392)
(3376)
(3211)
(3029)
(2970)
学科
(29162)
经济(29145)
管理(17075)
(16099)
(14043)
企业(14043)
方法(9694)
中国(7923)
数学(7590)
数学方法(7486)
(7233)
(7151)
(6923)
(6883)
(6579)
地方(6222)
业经(6047)
理论(5712)
结构(5317)
产业(4779)
(4722)
贸易(4717)
(4683)
金融(4681)
(4515)
银行(4507)
(4488)
(4421)
(4324)
农业(4289)
机构
大学(93758)
学院(93427)
(38042)
经济(37226)
研究(33241)
管理(32269)
理学(27182)
理学院(26785)
管理学(26292)
管理学院(26107)
中国(23924)
科学(20237)
(19521)
(18376)
(17136)
研究所(15500)
(14854)
(14754)
师范(14636)
财经(14392)
(14187)
中心(14123)
(12888)
北京(12221)
(12181)
业大(12176)
经济学(11967)
(11865)
师范大学(11736)
农业(10779)
基金
项目(58311)
科学(46160)
研究(44503)
基金(41694)
(36135)
国家(35815)
科学基金(30465)
社会(28301)
社会科(26854)
社会科学(26845)
(23126)
基金项目(21791)
教育(21368)
(19437)
编号(18542)
自然(18351)
自然科(17909)
自然科学(17904)
自然科学基金(17591)
资助(16654)
成果(16539)
重点(13765)
课题(13447)
(13141)
(12771)
(11862)
国家社会(11829)
(11486)
教育部(11402)
项目编号(11144)
期刊
(45853)
经济(45853)
研究(30209)
中国(19046)
学报(15317)
(15179)
教育(14061)
科学(13400)
(13272)
管理(12008)
大学(11595)
学学(10753)
农业(8491)
财经(8479)
(8340)
金融(8340)
技术(8244)
(7440)
业经(7042)
经济研究(6897)
问题(6525)
图书(5424)
(5288)
(5059)
论坛(5059)
国际(4986)
(4666)
技术经济(4358)
职业(4315)
世界(4310)
共检索到144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裴长洪  
一、当前两岸企业合作的特点与绩效 从1988年以来,台湾厂商到大陆投资设厂或合资办厂的势头持续不衰,两岸企业合作呈现空前兴旺景象,其特点是: (一)投资迅速增长,投资区位多在大陆沿海 按照大陆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1991年台商在大陆实际投资4.7亿美元,1992年实投10.5亿美元,1993年实投31.4亿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剑  赵应宗  
海峡两岸加入世贸组织后,经贸关系出现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双方接受世贸组织规则指导,经贸合作步伐加快;另一种是台湾当局假借所谓“贸易外交”扩展其政治空间,给海峡两岸经贸合作造成错综复杂的变因。海峡两岸贸易争端是一个中国内部的两个关税区之间的经贸问题,不可能利用世贸组织的平台来解决,必须从经贸发展的新格局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机制。本文认为,利用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可以决定海峡两岸贸易分工的新格局,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影响新格局的异化性变因和一些潜在变因,在协调和咨商基础上建立海峡两岸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就可以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进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健康地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徐岚  
两岸三地的高等教育机构为了实现不同层次的办学目标,在经过不同路径的发展后,已逐渐形成一个拥有不同学生类型与机构目标的多元化发展模型。在此背景下,必须处理好多元化与同质化、特色化、卓越化的关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志惠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和两个先行区战略的提出,闽台金融交流与合作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先后在货币兑换、资本市场开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凌霄  周应恒  
近30年来两岸日趋缓和的政治关系促进两岸贸易合作不断扩大,目前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两岸在农业自然条件、生产成本、加工、营销、金融、农业发展阶段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强的互补性,但是现阶段两岸农业合作主要仍是政府行为主导,尤其内地对台单方面开放市场、土地、劳动力、资源,台湾则在宏观政策保护下呈现出诸多短期化倾向。面对三通、直飞等宏观政治环境变化,要推动两岸农业持久深入合作,双方有必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重新定位,真正按照商业合作规则,发挥双方比较优势,共同应对世界市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刚  张蕊  
高校校外合作能加快高校发展,同时带动多方不断进步。高校校外合作存在两方面困境:高校合作方认同度不高,校外合作模式机制不足。可实施以下策略:提升高校服务能力,加大与政府合作;扩大学校参与程度,开展与行业合作;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力争合作深入化;塑造校企职业形象,形成协作共同化;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实现合作多元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国强  
近年,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之际,东亚经济一枝独秀,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世界贸易区域化的趋势下,东亚地区亦已形成广泛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在东亚经济这种格局下,对于海峡两岸的经济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两岸应减少干扰、增进共识,提高合作层次,拓展合作领域。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耀  
90年代,亚太经济独领风骚,东亚地区更具活力,呈现出一种新格局。大陆、台湾省是东亚地区的两个经济实体,且在东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东亚经济新格局为背景研究两岸经贸关系,能为我们探索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轨迹,提供一个合理的取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永志  万勇  
本文分析了台湾新一轮产业结构转型的特点及其面临的挑战,并从两方面研究台湾新一轮产业结构转型对两岸产业分工合作带来的影响;其次,概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模式及特点,探讨新时期加强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新模式;最后,提出加强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主要对策措施。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寄南  
在东亚地区的国际分工格局中,中国大陆、台湾省和日本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经济发展类型。进入90年代以来,它们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也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在东亚国际格局变动的大背景下,中国大陆、台湾省和日本的经济互动关系如何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阎峥  
●访谈提问:阎馆长,您作为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区的西城区第一图书馆的馆长,请您谈谈社会力量参与"西城区公共阅读空间"打造的实践方式与特色创新。西城区作为首都核心功能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把文化建设融入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中,是区域发展的核心。2013年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四个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华峰  
一、澳门经济结构变迁与经济适度多元化(一)从加工贸易基地转变成为服务和消费中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澳门享有纺织品配额和普及特惠税制等优势,再加上内地涌入的廉价劳动力,成衣、纺织以及鞋类、电子、玩具等加工制造业发展迅速,带动出口及经济增长,成为区域内一个重要的加工出口贸易基地。可是,有关条件和优势到80年代后期便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武毅英  郑海兵  
两岸文教领域的对话交流始于改革开放初期。两岸高等教育在"学历互认"和"互相招生"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两岸高等教育建立"制度化"合作机制的时机已基本成熟。以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机制为具体对象的研究,是近年来才在学界引起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建立两岸高教合作机制的主要目的,一是深化两岸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二是提升区域高等教育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学军  
本文从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现状区域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入手,重点展望了九十年代两岸经济交往的可能空间指向,认为台湾与大陆的产业合作与交流将继续维持以沿海一线为主轴的整体态势,并会以长江沿岸为重点内移走线,作非均衡性全方位覆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嘉毅  程岭  
"U-S"合作如今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本文根据第五届两岸四地"学校改进与伙伴协作"学术研讨会的部分成果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了多元化模式建设的理论构想。文章指出的U-S合作模式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合作理念的多元化、合作主体的多元化、实践路径的多元化等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