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50)
- 2023(5596)
- 2022(4735)
- 2021(4443)
- 2020(3617)
- 2019(7905)
- 2018(7709)
- 2017(14053)
- 2016(7420)
- 2015(8047)
- 2014(7266)
- 2013(6974)
- 2012(6370)
- 2011(5624)
- 2010(5791)
- 2009(5332)
- 2008(5144)
- 2007(4846)
- 2006(4237)
- 2005(3564)
- 学科
- 管理(26571)
- 业(26347)
- 济(24907)
- 经济(24888)
- 企(23904)
- 企业(23904)
- 技术(14254)
- 技术管理(11359)
- 中国(8687)
- 方法(8149)
- 业经(7603)
- 地方(7154)
- 农(6602)
- 数学(6257)
- 数学方法(6151)
- 财(6047)
- 理论(5580)
- 制(5300)
- 划(5042)
- 银(4782)
- 银行(4766)
- 学(4734)
- 行(4600)
- 策(4511)
- 农业(4464)
- 融(4435)
- 金融(4433)
- 产业(4322)
- 环境(4195)
- 和(4186)
- 机构
- 学院(94702)
- 大学(92174)
- 管理(39160)
- 济(38947)
- 经济(38201)
- 理学(33553)
- 理学院(33169)
- 管理学(32739)
- 管理学院(32531)
- 研究(31439)
- 中国(23152)
- 京(18319)
- 科学(18276)
- 财(17279)
- 江(15194)
- 所(14581)
- 中心(14496)
- 财经(13246)
- 研究所(13077)
- 业大(12488)
- 范(12485)
- 师范(12369)
- 农(12195)
- 州(12174)
- 经(12043)
- 院(11909)
- 技术(11881)
- 北京(11370)
- 经济学(11290)
- 商学(10853)
- 基金
- 项目(65505)
- 科学(53368)
- 研究(51370)
- 基金(46053)
- 家(39577)
- 国家(39209)
- 科学基金(34955)
- 社会(33444)
- 社会科(31820)
- 社会科学(31811)
- 省(28834)
- 基金项目(24717)
- 教育(23797)
- 划(22768)
- 创(20902)
- 自然(20877)
- 编号(20626)
- 自然科(20505)
- 自然科学(20500)
- 自然科学基金(20169)
- 创新(18376)
- 成果(16520)
- 资助(16256)
- 课题(15292)
- 发(14999)
- 重点(14982)
- 国家社会(13910)
- 业(13861)
- 部(13533)
- 制(13375)
共检索到148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白永青 张静
东北三省的创新资源禀赋特征和空间分布,从北至南依次形成了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黑龙江南部、吉林中南部、辽宁中部和辽东半岛南部四个特色区域创新群。分析其发展优势并合理选择功能整合的实现形式,将有利于实现东北地区的协调发展,从而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凤朝,潘雄峰,王元地
客观分析和评价老工业基地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制定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的基本依据。本文对东北三省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总体和分省评价,并将其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和最高水平进行比较以找出其间的优势和差距,试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对策设计和东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东北 老工业基地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今声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从实际出发,最重要的,一是观念创新———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经营观念;二是机制创新———塑造内源的动力;三是产业创新———促进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四是发展环境创新———培育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振兴 创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春芝
集群式创新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思路。集群式创新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实现条件,如集群需达到一定的规模与集中度、群内企业实施合作创新和网络创新模式;此外还需要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大力支持,并努力营造区域创新文化。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集群式创新 对策研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传谌 庄慧彬
本文通过论证市场化制度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东北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制度变迁差异、市场化水平差异与经济发展程度差异的比较,提出改革滞后、制度变迁缓慢、市场化程度低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落伍的主要原因,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加快市场化进程,加快市场化制度创新。
关键词:
市场化 制度创新 东北老工业基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汤吉军
本文从国有企业沉淀成本补偿角度出发,重新反思现有的制度或政策处方的有效性,不仅需要将大力发展市场价格制度,理顺各种成本与价格比例,包括资源环境成本,而且还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协调、全面与可持续发展,必要时成立补偿基金机构等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鲁成 吴菲菲 李阳
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战略思考。本文认为制造业创新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并分析老工业基地的制造业创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创新 制造业 战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亚男
东北老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参与和创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企业文化的问题。从历史文化观的角度审视,东北有许多优秀的企业文化传统。然而,又由于这种文化存在种种缺陷,造成东北地区经济上的落后。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新型工业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以企业文化的创新为先导,以企业观念的更新为动力,转变东北老工业企业文化的观念,大力倡导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维、新理念,这也是振兴东北经济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传谌,王志刚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又一重大战略举措。目前,东北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仍以国有经济为主。国有经济在产品、价格等方面已进入了市场,但在深层的产权、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上,却未能与时俱进。东北地区的要素市场化程度低,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处于全国最低水平,这种状况已严重制约着东北的发展。因此,制度创新在降低东北要素市场交易费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强制性的制度供给才能改变东北地区制度供给不足的局面,才能真正提高东北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硕 李普伶 邢永亮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制造、钢铁、石化等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同时也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实施的深入,深入挖掘和整合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化自主创新活动,通过优化技术结构、发挥不同技术之间的关联效应,加速主导产业的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出现,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力臻
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改造,国家曾经制定和实施过一系列的变革措施,然而却没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与传统体制及观念彻底决裂,建立完善的市场制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重新认识和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经济。
关键词:
东北 工业基地 国有经济 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郝春禄
本文从区域创新系统的要素入手,阐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区域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系统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文升,王晓芳,李诚固
中小企业群的成长在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密切结合我国老工业基地形成背景、现状特征、发展机制的具体国情,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群的"立地"环境、在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作用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限制性因素,提出了中小企业群的可能生长点,并拟定了未来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中小企业群 东北老工业基地 改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传谌 杨圣奎
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落后原因,国内观点不一,但归纳起来制度落后应为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实证分析老工业基地制度落后现状及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对制度变迁的诺思模型进行修正的分析,可以充分说明导致老工业基地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围绕制度“锁定”原因的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