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5)
2023(10560)
2022(9226)
2021(8350)
2020(7297)
2019(16854)
2018(16425)
2017(31956)
2016(17651)
2015(20367)
2014(20736)
2013(20812)
2012(20073)
2011(18547)
2010(18986)
2009(18015)
2008(17932)
2007(16833)
2006(15267)
2005(13994)
作者
(55803)
(46978)
(46708)
(44776)
(29774)
(22490)
(21344)
(18311)
(17711)
(16860)
(16241)
(15617)
(15099)
(15023)
(14935)
(14673)
(14133)
(13845)
(13697)
(13556)
(11871)
(11777)
(11643)
(10869)
(10701)
(10493)
(10354)
(10350)
(9669)
(9327)
学科
(93546)
经济(93452)
管理(47348)
(44678)
方法(34684)
(34558)
企业(34558)
数学(30217)
数学方法(29858)
(23110)
中国(22551)
地方(22169)
(20156)
(19719)
业经(17486)
(16419)
农业(15420)
(14886)
贸易(14879)
(14307)
地方经济(14222)
(13313)
金融(13310)
(13306)
银行(13264)
(12739)
(12674)
理论(11959)
环境(11859)
(11316)
机构
大学(270237)
学院(269359)
(118992)
经济(116434)
研究(101368)
管理(95088)
理学(79704)
理学院(78716)
管理学(77229)
中国(77022)
管理学院(76740)
科学(61924)
(58227)
(54736)
(54057)
(51336)
研究所(49195)
中心(45789)
(43640)
财经(41763)
业大(40759)
农业(40447)
北京(37643)
经济学(37443)
(37397)
(36008)
师范(35612)
(35371)
(34372)
经济学院(33453)
基金
项目(165910)
科学(127798)
研究(120099)
基金(117328)
(103254)
国家(102364)
科学基金(84677)
社会(74792)
社会科(70654)
社会科学(70629)
(65708)
基金项目(61044)
(55449)
教育(55274)
自然(53533)
自然科(52198)
自然科学(52176)
自然科学基金(51208)
资助(49757)
编号(49170)
成果(42366)
重点(38408)
(37640)
(36596)
课题(35359)
(33205)
科研(31738)
创新(31193)
(30870)
教育部(30816)
期刊
(144319)
经济(144319)
研究(85798)
中国(56224)
(47636)
学报(45164)
(42810)
科学(39909)
管理(35600)
大学(33217)
农业(31490)
学学(31287)
教育(28591)
(27789)
金融(27789)
技术(23604)
经济研究(23466)
财经(21839)
业经(21314)
问题(19155)
(19016)
(16711)
(15741)
技术经济(14889)
统计(14427)
世界(14108)
国际(14102)
(13031)
理论(12997)
图书(12405)
共检索到429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戎殿新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制度化的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国的明智选择。东北亚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版图上唯一一个没有建立制度化经济合作的空白点。作为社会的智囊阶层,东北亚各国学者应深入开展工作,吸引高层政治家介入,推动东北亚经济合作机制的形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小川雄平  
东北亚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促进了局部经济圈的形成。如果把环黄海经济圈、环日本海经济圈和北回归线经济圈相互连接起来,可以促成东亚“地中海经济圈”的形成。为防止海域污染,目前已成立了两个沿岸城市间协议体。并定期召开有关环境污染和技术转让的专家会议。日本北九州、山口地区将在城市间经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华生  
本文分别分析中、日、韩、印4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利弊得失,比较全面地论证了建造"东亚经济圈"构想的前景、障碍,认为4个"1+10"不等于"4+10",但4个"1+10"构想的实现,是实现"4+10"构想的有效途径和保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中,"东亚经济圈"是世界特别是亚洲国家共同关心的课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方茂扬  
经济圈竞争优势有赖于其金融一体化发展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本文以广佛肇经济圈金融一体化为例,应用SWOT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和矩阵分析,形成四种提升其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英勤  
要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合理有效开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明确贵阳城市经济圈总体功能定位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确认贵阳城市经济圈的特色优势产业,即:能源产业具有明显的战略优势;发展以铝及铝加工、磷及磷化工为重点的原材料工业具有明显优势;发展以烟酒、畜牧、绿色食品为重点的特色食品工业具有比较优势;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发展以喀斯特高原风光与多民族特色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池元吉  李晓  
论东亚经济发展中的“局部经济圈”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池元吉,李晓近十几年来,东亚经济迅猛增长,东亚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与此同时,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东亚各国、各地区在相邻的局部地区内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形成了许多以地方经济交流为主体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汉权  朱晓乐  
中韩合作在东亚经济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当前形势下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关键力量。应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体框架下,通过对等开放市场推进中韩自贸区建设、促进中韩产业链分工合作升级、加强在国际治理中的合作、保持重大战略和宏观政策沟通与协调等措施,提升合作水平,为东亚经济圈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袁小霞  刘曙光  崔迅  
“环黄海经济圈”是一个开放型经济圈 ,依据现代国际分工理论 ,采用国际产业分工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来对其进行实证分析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实证分析 ,为构筑在环黄海地区形成“紧密型”、“宽领域”的产业分工体系 ,促进环黄海经济圈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有国  
本文试图对东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成因进行分析,以期把握东亚经济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林其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西向大势中 ,中国处在全球经济西向推进的前沿地区和东西交融的中介线上 ,全球经济在中介区的交融和西向推进 ,既要借助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现代化 ,又要借助于沟通亚太与欧洲大西洋两岸的经济通道。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同世界经济接轨的前沿和中介地区 ,它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中崛起 ,不仅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也支持了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翠青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处于一种较为危险的亚健康状态,如果应对策略失误或者急于扭转目前困难现状,可能会导致经济运行的风险,从而失去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困局。因此,一方面需要不断深化改革,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步释放改革的活力;另一方面需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问题,采取迅速措施,纠正经济运行的偏差,缓解经济运行的矛盾,维护经济的平稳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天民  
一、"多极化时代"与"世界新秩序"对于90年代的世界经济发展前景,有着各种预测,悲观派声称90年代是"经济衰退的年代",乐观派则断定为"繁荣与增长的年代"。笔者却认为,90年代仍将和80年代一样,是个大动荡、大调整、大转变的年代,也是一个"不确定的年代"。其发展趋势要视日美经济战争的结局来决定。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特征是"两极时代"宣告结束,"多极时代"已经到来。在这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胡晓伟  
近年来,随着日本与欧美国家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日本被迫调整其经济结构,大幅增加了对亚太地区的直接投资,力求开拓出一个能够取代欧美的市场。在此方针指导下,日本近几年来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一个由台湾、香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6国(地区)构成的亚洲日元经济圈正在逐步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