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3.29.254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2)
2023(9037)
2022(7635)
2021(6864)
2020(5794)
2019(13045)
2018(12736)
2017(24479)
2016(13125)
2015(14336)
2014(14489)
2013(14561)
2012(13910)
2011(13124)
2010(13465)
2009(12553)
2008(12410)
2007(11387)
2006(10396)
2005(9768)
作者
(39559)
(33116)
(33056)
(31648)
(21387)
(15859)
(14998)
(12633)
(12580)
(12094)
(11630)
(11139)
(11033)
(10801)
(10644)
(10240)
(9723)
(9656)
(9652)
(9092)
(8652)
(8129)
(8081)
(7813)
(7662)
(7545)
(7433)
(6820)
(6748)
(6402)
学科
(78555)
经济(78497)
管理(33915)
(29039)
方法(25962)
(23942)
企业(23942)
数学(22353)
数学方法(22135)
地方(19756)
中国(16884)
(16569)
业经(13695)
地方经济(13452)
(13309)
(13260)
(11758)
金融(11755)
(11612)
(11469)
贸易(11459)
(11035)
理论(10809)
(10277)
银行(10267)
(9929)
(9105)
环境(8975)
(8970)
农业(8850)
机构
大学(200553)
学院(197840)
(92310)
经济(90517)
研究(76621)
管理(66648)
中国(58233)
理学(55619)
理学院(54885)
管理学(53871)
管理学院(53473)
科学(44273)
(43312)
(42210)
(39842)
研究所(35748)
财经(33919)
中心(33103)
经济学(30768)
(30674)
(30646)
(30523)
(27515)
经济学院(27311)
师范(27286)
北京(27217)
(26911)
业大(25614)
财经大学(25092)
(24868)
基金
项目(121891)
科学(95388)
基金(89072)
研究(88411)
(78384)
国家(77785)
科学基金(65068)
社会(58279)
社会科(55394)
社会科学(55374)
(45708)
基金项目(45312)
教育(40373)
自然(39966)
(39134)
自然科(38996)
自然科学(38978)
自然科学基金(38259)
资助(37528)
编号(33587)
成果(29312)
重点(28350)
(27267)
(27122)
国家社会(25204)
课题(25034)
(24590)
(24329)
教育部(23610)
创新(22938)
期刊
(110940)
经济(110940)
研究(69710)
中国(40963)
(34303)
学报(32836)
科学(28752)
(27772)
管理(27276)
大学(24780)
(24695)
金融(24695)
学学(23323)
教育(21339)
经济研究(19616)
财经(19362)
农业(18057)
(16889)
技术(16827)
问题(14359)
业经(13688)
(12842)
国际(12194)
世界(10966)
技术经济(10856)
统计(10629)
(10050)
(9215)
(9058)
理论(8803)
共检索到32151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慧刚  
加强东亚汇率制度协调,建立东亚固定汇率区,是实现东亚单一货币区的重要核心阶段。依照最优货币区标准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为东亚构建固定汇率区是基本可行的,但是由于各种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制约,必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层次、分阶段、分区域、逐步推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慧刚  
区域货币一体化最主要和最核心的目标是统一汇率制度,实现单一货币。东南亚金融危机结束后,东亚各国(日本除外)事实上均实行钉住美元制度。由于缺乏明确承诺,这种制度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存在危机隐患。由此,东亚各国(地区)都寻求在汇率制度方面进行合作协调,以建立起区域性汇率稳定机制,规避风险的发生。近年来,许多国家政府和经济学家对建立东亚汇率稳定机制,构建东亚汇率区进行探讨,提出了诸多方案。其中建立一揽子目标区爬行钉住(即BBC规则)、建立东亚汇率机制(AREM)、构建“日元区”等6种方案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蒋莱  
本文利用“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结合欧洲货币联盟建立的经验,对东亚实现单一货 币的有利及不利条件进行分析,利用相关数据说明“亚元”区启动的关键是缩小东亚 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加快区域一体化步伐,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有关东 亚货币体系改革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立军  陈增灵  
虽然建立最优货币区对东亚的货币合作最具吸引力,但现阶段东亚既不具备建立最优货币区的经济条件,又不具备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政治条件。当我们深入分析东亚各国和地区面临的汇率制度选择时,会发现它们的最佳汇率制度是不同的,因此不存在建立东亚最优货币区的动力基础,所以建立东亚最优货币区不具备可行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孟楠  陈淼鑫  
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教授所创立的“最优货币区”理论,40多年来在 欧洲得到了广泛而渐趋深入的实施。本文从对最优货币区理论发展的回顾和 简单评述出发,通过对最优货币区标准的比较以及成本与收益分析,探讨了 在东亚地区建立单一货币区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淼鑫  
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教授创立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4 0多年来 ,随着欧洲货币联盟的形成和欧元的诞生 ,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本文将主要通过对建立最优货币区标准的比较以及加入货币区成本收益的分析 ,探讨在东亚地区建立单一货币区的可行性 ,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龙远朋  敖翔  
区域货币一体化作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成部分,正在不断的得到推进,因而产生了指导货币合作实践的相关理论。目前,比较完善的用于解释国际货币合作的两大主要理论体系分别是最优货币区理论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本文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从两个维度对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一是从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条件出发,基于生产要素流动、经济开放度、产品多样化程度、通货膨胀率相似性、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以及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程度这六个判断标准,探讨了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二是从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现实缺陷出发,引出了人们对建立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质疑。最后,通过对这两个维度的分析得出结论:东亚国家或地区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宏波  宋小宁  熊爱宗  
本文利用最优货币区指数模型就1983-2007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在此基础上采用1996年和2007年的截面数据计算并比较东亚地区各主要经济体的双边OCA指数,以期纵向分析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东亚经济一体化水平较亚洲金融危机前有所提高,货币合作成本降低,同时其内部已经形成以东南亚国家为主体的小型经济区,在区内先行开展货币合作具有较强可行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婷婷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的经济和金融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于是加强国家、区域以及全球的稳定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通过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来稳定东亚地区的经济形势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将以东亚的几个主要国家为研究对象,使用VAR以及脉冲响应等计量的分析方法对东亚货币一体化建立的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到,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具有着可行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倩  
东亚地区存在两个层面的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第一个层面是东亚与美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第二个层面是东亚区域内部经济的相互依存。全球性金融危机充分体现了东亚和美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的不对称性,而这种不对称性是不能够长期持续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促使东亚加强区域、国际的经济协调,验证了相互依存理论的合理性。相互依存的东亚需要通过政策的协调解决宏观经济政策的外部性和溢出效应问题,因而东亚地区进行货币合作的可行性较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崔晓燕  王少平  
本文建立了一个四变量的结构VAR模型,以欧盟国家为参照标准,分别从经济冲击的对称性、经济冲击的规模以及实际有效汇率对潜在冲击的响应模式三个方面,考察了东亚组建最适度通货区的可行性。实证研究发现,目前东亚并不满足建立全面的最适度通货区的条件,但是分别在东南亚和东北亚,即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组建子通货区,中国和香港组建另一个子通货区是可行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颜华国  蔡宏波  林舒  
本文以两大主流货币合作假说为理论背景,着重借鉴了Frankel-Rose内生性假说的分析框架,研究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动态特征对于该地区货币合作,即货币统一进程的制约与影响。主要结论表明,随着东亚地区各国间贸易联系的日益密切以及经济趋同性的进一步提高,最优货币区标准会在其建立之后得到自发优化。东亚货币合作内生性假说的成立势必会降低在该地区开展货币合作的成本。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蔡宏波  
本文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了东亚地区的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并将冲击对称性分析结果与20世纪80年代的欧盟国家进行横向比较,以揭示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所处水平,从而判断该地区进行深入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及可行性。研究发现,与欧元流通前欧洲经济一体化水平相比,当前东亚地区无论在冲击相关性、冲击幅度,还是应对冲击的调整速度上均优于欧洲当时水平,该地区已经具备开展诸如双边汇率机制等较高层次货币合作的基础和条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刁慕蓉  程永锋  
区域货币一体化是区域性经济组织为开展区域性金融合作与协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适应性选择。东亚地区货币合作是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最 优货币区理论,对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白当伟  陈漓高  
本文运用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东亚地区建立货币联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目前整体上并不具备建立货币联盟的条件,但在日本等几个国家(地区)之间,则比较符合建立货币联盟的标准。所以,首先在东亚地区的这几个国家(地区)建立货币联盟,然后逐步向外围扩展是最可行的选择。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