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87)
- 2023(16213)
- 2022(13894)
- 2021(13074)
- 2020(10956)
- 2019(25120)
- 2018(25057)
- 2017(47110)
- 2016(26103)
- 2015(29671)
- 2014(30044)
- 2013(29327)
- 2012(26788)
- 2011(23957)
- 2010(24045)
- 2009(22180)
- 2008(21981)
- 2007(19580)
- 2006(17186)
- 2005(15087)
- 学科
- 济(95526)
- 经济(95389)
- 管理(81124)
- 业(71647)
- 企(60640)
- 企业(60640)
- 方法(40695)
- 财(36643)
- 数学(34427)
- 数学方法(33985)
- 中国(28369)
- 农(27491)
- 制(24419)
- 学(23169)
- 地方(23160)
- 业经(22580)
- 务(19882)
- 财务(19795)
- 财务管理(19738)
- 企业财务(18735)
- 理论(18258)
- 农业(17847)
- 体(17056)
- 银(16965)
- 银行(16911)
- 和(16593)
- 贸(16568)
- 贸易(16557)
- 环境(16204)
- 易(16042)
- 机构
- 大学(361241)
- 学院(359865)
- 管理(138991)
- 济(135454)
- 经济(132179)
- 研究(121300)
- 理学(119273)
- 理学院(117872)
- 管理学(115753)
- 管理学院(115096)
- 中国(91394)
- 京(77918)
- 科学(76644)
- 财(72526)
- 所(61287)
- 农(59083)
- 研究所(55277)
- 中心(55187)
- 江(54891)
- 业大(54421)
- 财经(53858)
- 北京(49226)
- 经(48700)
- 范(48109)
- 师范(47596)
- 农业(46076)
- 院(44914)
- 州(44080)
- 技术(40279)
- 经济学(40008)
- 基金
- 项目(245614)
- 科学(191485)
- 研究(180988)
- 基金(175381)
- 家(153150)
- 国家(151855)
- 科学基金(129608)
- 社会(111603)
- 社会科(105453)
- 社会科学(105426)
- 省(97093)
- 基金项目(93230)
- 自然(84231)
- 教育(83588)
- 自然科(82165)
- 自然科学(82145)
- 划(81624)
- 自然科学基金(80616)
- 编号(74934)
- 资助(71489)
- 成果(62573)
- 重点(55367)
- 部(53371)
- 课题(52791)
- 发(51718)
- 创(50925)
- 创新(47567)
- 制(46707)
- 科研(46705)
- 项目编号(46322)
共检索到545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双正 要雯
本文在明确界定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及其分类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建立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协调的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然后深刻剖析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在满足主体功能区上的缺陷与不足,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协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财政转移支付 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桂芝
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将在十二五期间逐步落实和实施。其核心宗旨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在主体功能区战略下,作为促进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廖晓慧 李松森
生态补偿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为有效实施生态补偿而建立的一系列经济、法律和行政制度的总和,主要依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核心内容做出系统性安排。目前,我国正着力推进以主体功能区为基本格局的国土空间构建,这为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确立了新型空间布局框架。适应这一战略目标,需要明确界定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权责,科学测算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标准,建立与主体功能区域布局耦合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模式,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生态补偿 主体功能区 转移支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涌
近年来中央财政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转移支付体系,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破解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仍面临很多挑战,今后中央财政应在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同时,继续与各部门和地方密切配合、综合施策、共同推动。
关键词:
生态 转移支付 主体功能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秋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资源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实现经济及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开始对一些主体功能区实施资源保护工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并提高补偿标准;要不断加大对自然保护区、湿地及良好湖泊等的保护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希旗 黄元元
转移支付制度是基于各级政府的收入能力和支出需求的不一致,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目标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构建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
财政 市场经济 公共服务 基础设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万全 凡雨
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已成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十五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逐步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制度是基于各级政府的收入能力与支出需求的不一致,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目标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财政分配格局,构建规范化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客观要求。 一、构建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梁文永 张富强
我国从1994年实施分税制后就已经尝试建立中国特色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但至今尚未制定专门的财政转移支付法。本文针对目前财政转移支付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和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实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宗博
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存在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不清、转移支付的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形式过多、缺乏相应的立法以及监督机制等问题。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成为当务之急。(一)优化转移支付结构。目前,我国转移支付结构不尽合理,最能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尽管比例逐年升高,但仍未超过专项转移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宵雅; 张继彤;
文章基于1999-2014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利用扩展的MRW框架阐释财政转移支付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并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实证研究了财政转移支付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以绝对差距指标和相对差距指标为基础的实证模型结果均表明,财政转移支付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效应都是显著为正的,现阶段我国实施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不仅没有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反而扩大了差距。研究结论可为我国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权衡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等方面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家凯 帅君平
一、对广西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评价1、广西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均衡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工具。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进一步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自1994年实施转移支付制度几年来,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金双华
自实行分税制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以满足地方政府运行和公共服务提供的需要,但这些数额巨大的转移支付体系对收入分配的作用如何?文章在已有数据的条件下,首先利用离均差等指标分析了财政转移支付对省际间财力不均等调节作用的情况,其次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对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与收入分配公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找到不同转移支付类别在收入分配公平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从总体看在一定程度上遵从了均等化原则,但对不同省份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转移支付对农村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比较大,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大于税收返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锷 龚海峰 胡淑云 汪斌
财政转移支付对促进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平衡地区之间财力差异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转移支付制度作用发挥较好的时期,由于资源优化配置,能够比较好的实现中央的计划目标,促进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相反,可能导致中央政府无法实现对地方经济的调控,导致政府间利益冲突加剧,造成资源浪费、效率降低,不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关键词:
转移支付 财税改革 财税制度 财政预算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恩奉
本文在对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现状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特点 ,并借鉴国际经验 ,就分税制体制下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及其横向转移支付的配套措施等问题提出基本构想和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顾建光
转移支付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分税制理论角度看,还是从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实践角度看,均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转移支付制度,以达到各级财政事权与财权匹配统一、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能力的总体目标。规范的分税制,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否则很难发挥财政调节的作用。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不仅制度设计本身难度大,在实施过程中还会涉及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各方利益的重要调整。本研究就目前我国财政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就改善我国转移支付的原则、体制设计以及实施等方面的对策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公共财政 财权 事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