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5)
- 2023(8620)
- 2022(7227)
- 2021(6817)
- 2020(5615)
- 2019(12422)
- 2018(12308)
- 2017(21755)
- 2016(11426)
- 2015(12744)
- 2014(12883)
- 2013(12042)
- 2012(11059)
- 2011(9928)
- 2010(10157)
- 2009(9329)
- 2008(8982)
- 2007(8407)
- 2006(7405)
- 2005(6638)
- 学科
- 管理(38501)
- 济(38331)
- 经济(38269)
- 业(38169)
- 企(32986)
- 企业(32986)
- 技术(17283)
- 中国(14544)
- 农(12823)
- 方法(12521)
- 技术管理(12022)
- 制(10648)
- 业经(10620)
- 学(10595)
- 财(10333)
- 地方(10003)
- 数学(9623)
- 数学方法(9437)
- 银(9286)
- 银行(9263)
- 理论(9019)
- 行(8967)
- 融(8836)
- 金融(8829)
- 农业(8571)
- 体(8274)
- 划(6982)
- 教育(6979)
- 策(6956)
- 和(6950)
- 机构
- 学院(157977)
- 大学(157138)
- 管理(60958)
- 济(58562)
- 经济(57097)
- 研究(56647)
- 理学(51561)
- 理学院(50937)
- 管理学(50015)
- 管理学院(49687)
- 中国(42564)
- 科学(36122)
- 京(34481)
- 所(28594)
- 农(28117)
- 财(27987)
- 中心(26355)
- 江(26166)
- 研究所(26019)
- 业大(24291)
- 农业(21816)
- 北京(21642)
- 范(21579)
- 师范(21260)
- 院(21203)
- 财经(21140)
- 技术(21031)
- 州(20734)
- 经(19158)
- 省(19004)
- 基金
- 项目(109452)
- 科学(86517)
- 研究(81875)
- 基金(76649)
- 家(68801)
- 国家(67776)
- 科学基金(57496)
- 社会(50372)
- 社会科(47589)
- 社会科学(47577)
- 省(45814)
- 基金项目(40387)
- 划(38153)
- 教育(37446)
- 自然(36526)
- 自然科(35726)
- 自然科学(35709)
- 自然科学基金(35101)
- 编号(32833)
- 资助(29200)
- 创(29150)
- 成果(27613)
- 创新(26168)
- 重点(25047)
- 课题(24382)
- 发(23932)
- 部(22544)
- 业(20835)
- 计划(20761)
- 国家社会(20690)
共检索到252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海婴,胡云涛,蒋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松尧
完善科技中介体系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结构的优化和效能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科技中介组织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了界定,并进行了分类。分析了我国科技中介体系存在的问题,从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完善法律政策环境、为科技中介组织创造发展空间和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中介 功能 体系构建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丽 贺永琴 翟理红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园校合作不健全、学生发展与行业需求不对应、专业实训质量与培养目标不匹配等问题,在多年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构建了"三景·三级·四共"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在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宝贵的经验。以"校内三景实训室+校外三级幼儿园"形式解决学生实习量大与行业容量有限问题,以"多元联合、主动赋能"形式解决传统实训教学效果不佳问题,以"双园互动"形式解决学生实习实训与行业需求衔接不充分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清刚 贵永淯 曾文源 刘立文 邓松
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电力交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陡增,电力交易机构亟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化解风险挑战。文章以HB电力交易中心为例,全面梳理电力市场化交易风险,按照“目标→原则→框架→保障”的逻辑,以“风险管理全员化、监测分析智能化、预警处置线上化”为思路,融内控、风险与合规管理于一体,以“四库三级+数智驱动”为核心,创新电力交易机构风险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库、风险库、案例库和指标库,夯实风险管理根基;通过“企业→部门→个人”三级风险分类,明确风险归属责任;通过数字驱动、智能应用,实现电力交易风险的在线监测、实时预警和及时处置。实施成效明显,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树东 关忠良 肖永青
国家创新系统是为了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的知识和技术,由一个国家的社会机构组成的网络。本文分析了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以企业为主体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重新构造,同时给出了国家创新系统新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创新 国家创新系统 技术创新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郭树东 关忠良 肖永青
本文分析了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重新构造,同时给出了国家创新系统新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创新 国家创新系统 技术创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韩方运 闫吉庆
国电物资集团自成立以来,审时度势,创新发展,构建了"集中采购、区域配送、物资超市"三级物资供应保障体系,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成国能e购招投标、询比价、商城三大采购平台,实现了物资采购的100%集中、100%公开、100%上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郑传才 张光旭 张海燕
本文借鉴医学、心理学领域和国外已有员工援助计划(EAP)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组织EAP三级干预体系,并针对各级的干预水平确立了相应的目标人群和干预方法,最后指出了此干预系统的维护办法,为组织开展、实施EAP项目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利庠
一、企业三级培训体系内容 (一)MBA培训体系 1.培训目的:提高企业老板素质。 2.课程体系:企业战略管理、企业领导方法与艺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现代生产管理、管理经济学、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建设与培育、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战略)、管理创新与系统思考、五项修炼与变革之舞、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企业面临的形势与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晓园 许明星 钟俊娟
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多层次性是其主要特征。本文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用动态的观点探析国家创新系统的层级结构、功能及层次之间的作用机理。认为国家创新系统不仅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还应当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描述为小生境中创新的产生、社会技术体制对创新的选择和社会技术地景对创新的选择三个阶段。而后分别从企业、区域与国家三个层级进一步考察新技术的产生、发展、改进和扩散的演化过程,指出层级间个人或集体行为有机联系并相互作用,使国家创新系统有效运行。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应根据不同层
关键词:
国家创新 创新系统 技术体制 创新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晓杏 余达锦 刘亦晴
文章从绿色创新投入、创新效益产出、经济效益产出、绿色效益产出、绿色制造、绿色产品市场开拓、绿色管理和绿色政策环境支持八个方面构建区域绿色创新系统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我国中部六省2007—2016年绿色创新成熟度综合水平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绿色创新成熟度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平均处于清洁生产技术创新阶段,各省分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绿色转型升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丹 赵新力 杜旭 郭翔宇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新型创新范式,对于国家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首先,论证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向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意义和条件;然后,遵循生态学层次分析的思路,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自下而上划分为"创新主体—创新种群—创新群落—创新生态系统"4个层次,由此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最后,提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生态演化的目标、路径和政策建议,为树立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管理理念、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飒 吴康敏 张虹鸥
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视角分析表明,中国创新范式的发展和转变直接并从根本上影响着科技人才评价理念。中国的创新范式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将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的科技人才评价划分为探索期(1949年至1976年)、起步期(1977年至1994年)、发展推进期(1995年至2005年)、创新突破期(2006年至今)4个阶段,分析总结不同阶段的评价政策及其侧重点。在创新范式转型中,国家(政府)、科技人才和产业界等不同主体分别从制度创新层面、知识创新层面和技术创新层面推动科技人才评价的转向,同时公众参与和监督也积极推动科技人才评价的社会转向。最后,从优化评价政策制定模式、加强国际对话及与国内实践应用相结合、实行动态管理、在国家层面建立同行评价专家数据库和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等五方面,提出促进中国科技人才评价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蜀湘 陆小成
国家低碳创新系统是面向低碳技术创新的由多个组成要素构成的国家创新网络体系,构建促进国家低碳技术进步和低碳经济发展的结构—功能框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构建国家低碳创新系统,选择加强低碳技术支撑、强化低碳制度保障、优化低碳产业结构、构建低碳创新合作框架、夯实低碳创新的社会基础等发展道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兴,汤勇
本文以国家创新系统的五大组成部门(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个体的行为为思考主体,以能同时高效实现各组成要素功能互动为行为导向,以渐进的分析方法将五大部门囊括起来,按虚拟企业的运行方式分析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及运作原理。
关键词:
国家创新系统 虚拟形式 个体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