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2)
2023(9897)
2022(8269)
2021(7815)
2020(6373)
2019(14304)
2018(14221)
2017(27712)
2016(14869)
2015(15837)
2014(15498)
2013(15542)
2012(14249)
2011(13064)
2010(13464)
2009(12678)
2008(12606)
2007(11707)
2006(10651)
2005(9757)
作者
(39831)
(34190)
(33415)
(32109)
(21146)
(16293)
(15142)
(12866)
(12828)
(12090)
(11507)
(11115)
(10778)
(10722)
(10567)
(10226)
(10030)
(9684)
(9657)
(9617)
(8600)
(8292)
(8170)
(7935)
(7662)
(7559)
(7555)
(7370)
(6964)
(6576)
学科
(61291)
经济(61195)
(49575)
(49410)
管理(42050)
农业(32925)
(28578)
企业(28578)
业经(20755)
(18714)
方法(18341)
(16794)
中国(16748)
数学(15657)
数学方法(15464)
(13496)
农业经济(12442)
地方(12369)
(11451)
(10782)
贸易(10776)
(10570)
(10565)
银行(10553)
(10438)
(10152)
(10134)
体制(10095)
发展(9753)
(9738)
机构
学院(205568)
大学(201028)
(89004)
经济(87225)
管理(79314)
研究(70000)
理学(67797)
理学院(67164)
管理学(66185)
管理学院(65802)
中国(55849)
(52665)
(43146)
(41771)
农业(39602)
科学(39055)
业大(34990)
(34466)
中心(33552)
(33346)
财经(32276)
研究所(30510)
(29159)
经济学(26336)
(26070)
师范(25873)
(25757)
北京(25619)
(24453)
农业大学(24412)
基金
项目(133428)
科学(105940)
研究(104073)
基金(96829)
(83086)
国家(82244)
科学基金(70818)
社会(68422)
社会科(64446)
社会科学(64434)
(53497)
基金项目(50767)
教育(46141)
编号(44296)
(43031)
自然(41644)
自然科(40663)
自然科学(40654)
自然科学基金(39928)
资助(37598)
成果(36713)
(32334)
(30724)
(30387)
课题(29917)
(29655)
重点(29552)
国家社会(28930)
(28025)
(27416)
期刊
(109564)
经济(109564)
研究(62352)
(59439)
中国(50129)
农业(40029)
(34004)
学报(30546)
科学(28971)
管理(26773)
大学(25238)
业经(24102)
学学(23914)
(23718)
金融(23718)
教育(22527)
(18685)
技术(17405)
财经(16262)
问题(15685)
农村(14979)
(14979)
农业经济(14951)
经济研究(14503)
(13945)
(12712)
世界(12558)
经济问题(11177)
社会(10560)
技术经济(9738)
共检索到326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干  
构建一个公平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问题及影响、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机制的现实性及实施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性和全局性,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职能,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璠  
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二元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城乡差距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质和量以及机制的完善上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思路与措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应良  王钊  
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绩效的评价,引入生产可能性曲线,从制度供给的主观绩效与客观绩效两个维度构建一个分析思路框架,并运用该思路框架对我国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绩效进行简单考察,从总体配置、区域配置和产品配置三个侧面得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绩效的一个基本判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波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是阻碍农村发展进步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分析供给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改变现行的单一类型农村公共产品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进行公共产品的公共选择,实行多层次供给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晓伟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严重不足与供给过剩同时并存,这一结构性矛盾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制度根源。解决其供求失衡的关键在于构建基于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以求最终达成农村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兵  
本文在研究“公共风险决定公共支出 ,政府的公共支出是为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这一假设的基础上 ,认为促进农民增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必然要求 ,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是解决农民增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手段。因此 ,有必要加快建立至上而下有效的防范农村公共风险的体系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延龙  冯兴元  
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但面临着多层次、多主体间的互惠困境,以致难以实现有效供给。基于博弈理论,本文遵循"博弈困境—博弈模型—博弈机制—制度供给"的分析逻辑,阐述了互惠困境对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机理,构建了制度供给视角下包含基本机制、匹配原则及治理模式的一个外生性互惠制度供给框架,并剖析了其制度供给逻辑。研究发现:关系型机制、社会契约型机制、显性契约型机制和偏好改变型机制有助于实现互惠困境中的帕累托最优均衡;基于基本机制和匹配原则,"宗族权威+亲缘关系""文化权威、道德权威、经济权威+熟人关系"以及"多边惩罚+社会杠杆"和"第三方参与式治理+服务型政府观念"等三种治理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村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间的互惠发展,形成供给主体间的互惠规范,维护其合作稳定。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书军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是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尤其是在分税制改革后,基层政府由于供给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而出现的,是一次诱致性的制度变迁。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的考察表明,公共产品的正外部性及自然垄断的属性使得私人供给存在社会总福利的损失。所以政府应施加必要的干预,构建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参与的高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兰杰  侯鹏娟  
社会保障机制是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社会基础保障。法律保障与法律机制、政策保障与政策导向机制、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组织形式与行政干预机制、经费保障与经费调控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共同构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宝玉  张忠根  
本文从理论的视角尝试性地分析了经济增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地方政府行为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在地方政府行为"经济人"理性的假设前提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政府有扩大公共产品供给的行为倾向,从纯"经济"层面分析,这种公共投资的行为符合经济理性,而贫困地区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敏感性和更高的回报率,即具备所谓的"后发优势",最后进行了简要的评论,并探讨了发展水平差异的不同地区相应的制度安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严宏  田红宇  祝志勇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转型期完善农村治理的核心,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基础,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该通过"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基础、第三方推动、农户参与"的多主体参与机制,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制度供给,协调农村公共产品各供给主体之间的利益,优化激励机制设计,促进激励相容,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宇峰  胡晓群  
本文利用交易成本政治学的研究框架重新考察了转型期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并通过小样本调研案例论证了这种共同治理模式的现实可行性。模型表明,地方政府对于某些任务测度模糊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激励不足的机会主义倾向,而社群的自组织机制弥补了政府提供不足的真空罅隙,从而形成转型期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共同治理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鸿渊  叶子荣  
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是整个农村公共产品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率的供给主体为农村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供给水平决定于农村社区范围内供给主体的合作行为,而主体合作行为是主体要素和环境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农村社会转型为背景,从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和认知评价三个维度定义了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属性,构建了主体属性与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合作行为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为后续的数据验证奠定了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严宏  田红宇  祝志勇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转型期完善农村治理的核心,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基础,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该通过"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基础、第三方推动、农户参与"的多主体参与机制,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制度供给,协调农村公共产品各供给主体之间的利益,优化激励机制设计,促进激励相容,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杰  刘彦朝  姚裕萍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机制)变革滞后所引起的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突出是"农民真苦"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采用制度外筹资方式,造成农民分担的成本增长过快;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划分不清,乡村两级负担过重;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偏离需求,结构失衡、效率低下。消解"农民真苦"困境的根本措施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机制)创新,其基本思路是: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公共支出政策,向城乡提供均衡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积极引进私人投资,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运行机制;建立民主表达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