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1)
- 2023(478)
- 2022(411)
- 2021(393)
- 2020(339)
- 2019(660)
- 2018(732)
- 2017(1239)
- 2016(805)
- 2015(886)
- 2014(929)
- 2013(825)
- 2012(801)
- 2011(676)
- 2010(702)
- 2009(559)
- 2008(544)
- 2007(563)
- 2006(442)
- 2005(357)
- 学科
- 管理(1908)
- 济(1651)
- 经济(1650)
- 业(1234)
- 企(1062)
- 企业(1062)
- 中国(831)
- 教育(811)
- 理论(792)
- 教学(763)
- 农(620)
- 财(594)
- 学法(527)
- 教学法(527)
- 学(516)
- 方法(510)
- 地方(482)
- 业经(459)
- 制(456)
- 和(449)
- 学理(438)
- 学理论(438)
- 环境(425)
- 银(397)
- 银行(397)
- 务(375)
- 财务(374)
- 行(373)
- 财务管理(373)
- 数学(358)
- 机构
- 学院(9081)
- 大学(7998)
- 管理(2831)
- 研究(2606)
- 济(2457)
- 经济(2361)
- 理学(2296)
- 理学院(2270)
- 管理学(2220)
- 管理学院(2205)
- 技术(1934)
- 中国(1906)
- 职业(1885)
- 科学(1739)
- 京(1687)
- 江(1568)
- 财(1475)
- 范(1464)
- 师范(1450)
- 农(1388)
- 技术学院(1377)
- 中心(1358)
- 州(1331)
- 职业技术(1298)
- 业大(1261)
- 所(1232)
- 研究所(1117)
- 教育(1083)
- 农业(1069)
- 财经(1069)
共检索到13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唐添翼
"理想+民族特色"的心理健康校本教育体系是借鉴现代建构主义模式,以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进行整体架构的。"理想"是时代赋予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内涵,也是新时期青少年"理想缺失现象"严重的诉求;"民族特色"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延强
通过调查,民国学人认为当时的农业职业教育存在诸多严重问题,研究缺乏、理论导向不明确,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不适合实际需要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明确办学目的、改革课程设置、规范教材编写、严格训练师资、改善教学方法、扩大农业职教影响、增加经费投入等建议,力图构建理想的农业职业教育蓝图,以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其设想虽然在当时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但也可为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民国学人 农业职业教育 理想构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勤 刘鑫鑫 孙鹏 王守暖 王杰
本文以俞国良主编的中职德育国家规划新教材《心理健康》和李勤主编的校本教材《我的心理故事》为基础,以青岛市艺术学校为试点,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心理健康课程有效地提高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提高了中职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行为习惯以及职业兴趣、职业选择和职业价值观。
关键词:
中职生德育 心理健康 校本课程 体系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国光
加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阈下,高职院校可以从一种视角,两种课程模式,三种结合,四种合作,五大内容五个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从而激发高职生固有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挖掘自己潜力并获得幸福生活。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 体系 构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严水荷
学生成绩差,屡屡违犯校纪校规,从表面上看是学生的智力问题或品德问题,但从深层次分析却是经常的失败体验和不被重视导致的"习得性无能"和自我认定的降低等心理问题。如何构筑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防线,笔者认为应包含四大教育体系的构建,即以讲座为核心的普及性教育体系;以学科渗透为基础的发展性教育体系;以班级为阵地的预防性教育体系;以专职教师辅导为手段的诊疗性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伟东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困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成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高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应从目标系统、操作系统与管理系统等方面入手,力求拓展教育途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立新
股份制──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理想模式赵立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今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现有的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由于长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强
在经典劳动关系学者的剖析中,劳动关系由交换关系,人际关系与"沟通-同意"三种要素构成。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三种要素分别遭到扭曲,交换关系的不平等,人际关系的专制以及"沟通"的消失使得劳动争议与劳动问题发生。针对以上"扭曲",集体谈判制度分别做出了修正:在交换关系上,集体谈判通过"集体性交易"弥补了"劳动劣势";在人际关系上,集体谈判将民主过程引入所有权框架内修正了资本一方对于劳动条件的专制;作为集体性的沟通与同意,它修正了工厂制度下产业中的"纪律-服从"系统,消除了劳资之间的隔阂。集体谈判的三重作用机制,取决于劳动关系的基本结构,而维系于市场经济这一社会结构。经典学者这一分析理路,对于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研究和构建,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
集体谈判 交易 产业民主 沟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东冉
有效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培养大学生成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日渐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创业课程中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认同还远未形成,这使创业课程陷入了教育效果与其他创业教育方式有差距,无法适应创业活动动态性要求,以及学生认可程度不高的困境。理想信念教育为大学生创业课程再发展提供了新视角。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具有的蓝图特性、动力作用、综合适应性,符合创业活动的需求。这启示高校应在"知情意行"的理性转化中将理想信念融入大学生创业课程,尊重学生主体性需求。同时,应改良教务管理使之与创新课程主体性相匹配。
关键词:
理想信念 创业教育 大学生 主体性 构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林 李荷华
参考已有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综述法建立了道路物流低碳评价体系,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结果进行评价,得出评价结果并提出相应参考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建强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心理问题较为突出。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发展,构建科学的目标体系,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明确具体的教育内容,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构建立体式预警机制,发挥全方位资源功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春寒 余卉
立足于高校现有资源和平台,围绕大学生不同学段出现的主要心理矛盾,文章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阶段化教育体系,依凭大学生不同学段和各阶段的突出心理矛盾,提出以适应性为主要目标,引导大学新生开启人生新阶段;以成长发展为主要目标,塑造大二、大三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以主动规划为目标,培养大四学生择业、就业良好心态等教育措施,以更有效地优化大学生人格,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阶段化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星
文章指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服务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心理支持为主线,以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和持久发展为目的,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文化营造、环境创设、危机干预"为内容。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发展服务型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涛 王继元 徐利新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适应压力、人际交往压力、恋爱心理困惑、抑郁焦虑心理、自我认识失调和就业择业困扰等。我们需要树立以人为本、防治并举的基本理念,通过校内防治、校外共治,逐步构建大学生心理问题协同解决体系。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大学适应压力、人际交往压力、恋爱心理困惑、抑郁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蕾 黄潇潇 俞国良
从多元化视角了解当前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构建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本研究基于中职教师视角,采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制度建设、课程教学、心理辅导和师资潜力四个方面,对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发现:第一,师资潜力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占比最大,其次是课程教学、制度建设和心理辅导;第二,根据权重指标计算不同地区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评价得分,华东地区得分较高,西南地区得分较低;第三,结合主观评价结果,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和自身胜任力的评价与师资所具有潜力的关联度最高,与制度建设的关联度次之。未来在理论上应继续扩展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制定动态的地区评价体系、采取专业的教育评价方法,在实践中提高师资队伍在评价中的核心地位,缩小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增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落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