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6)
2023(11917)
2022(10598)
2021(9894)
2020(8334)
2019(19116)
2018(19208)
2017(37171)
2016(20152)
2015(23029)
2014(23143)
2013(23035)
2012(21373)
2011(19323)
2010(19617)
2009(18094)
2008(17397)
2007(15485)
2006(13985)
2005(12419)
作者
(59201)
(48949)
(48708)
(46494)
(31314)
(23379)
(22154)
(19301)
(18621)
(17652)
(16731)
(16624)
(15631)
(15464)
(15032)
(14979)
(14566)
(14365)
(13964)
(13907)
(12262)
(12053)
(11798)
(11247)
(10983)
(10889)
(10818)
(10791)
(9941)
(9475)
学科
(99918)
经济(99813)
管理(58904)
(52644)
(44162)
企业(44162)
方法(38380)
数学(32999)
数学方法(32602)
地方(23988)
中国(23059)
(21679)
(20374)
(20033)
业经(19846)
(15695)
地方经济(14662)
理论(14584)
农业(14486)
(14376)
(14200)
贸易(14193)
环境(13916)
(13584)
(12708)
银行(12676)
(12572)
金融(12570)
(12242)
财务(12175)
机构
大学(293022)
学院(292497)
(122511)
经济(119820)
管理(116220)
理学(99697)
研究(99662)
理学院(98580)
管理学(96951)
管理学院(96422)
中国(74113)
(62485)
科学(60794)
(54706)
(50392)
研究所(45478)
中心(44518)
财经(43464)
(42903)
(42698)
业大(41097)
北京(40142)
(39213)
(38983)
师范(38706)
经济学(36605)
(35913)
(35420)
农业(32959)
经济学院(32559)
基金
项目(193615)
科学(151483)
研究(144409)
基金(138647)
(119184)
国家(118167)
科学基金(101571)
社会(90164)
社会科(85343)
社会科学(85317)
(76011)
基金项目(73947)
教育(65750)
自然(64937)
自然科(63335)
自然科学(63325)
(63163)
自然科学基金(62145)
编号(59880)
资助(57510)
成果(49392)
重点(42761)
(42152)
(41771)
课题(41266)
(39534)
项目编号(36938)
创新(36787)
教育部(36446)
科研(36314)
期刊
(143930)
经济(143930)
研究(91925)
中国(53737)
管理(43960)
学报(42780)
(41204)
科学(40101)
(39309)
教育(32590)
大学(32353)
学学(30349)
农业(27216)
技术(26394)
(25684)
金融(25684)
经济研究(22852)
业经(21920)
财经(21647)
(18528)
问题(18466)
图书(16291)
技术经济(15659)
理论(15445)
实践(13903)
(13903)
现代(13579)
科技(13349)
(12947)
(12900)
共检索到440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万必能  
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湛茂阳"临港经济圈。本文从广东省湛江、茂名、阳江三地的区位特点和经济金融发展情况出发,分析构建"湛茂阳"临港经济圈的基础和面临的问题,据此提出了统一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水平、抱团发展和错位发展相结合、提升区域金融合作和服务水平等加快构建"湛茂阳"临港经济圈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光  
随着港口经济圈辐射力和影响力逐步向外扩散,以港口为原点、港口城市为轴心,形成了以港口核心圈层、辐射圈层和影响圈层的结构。应从地理区位、港口定位、城市站位、政策到位等多个视角解读港口经济圈的必备条件,从基础条件、港口产业、运输体系等方面,构建科学的港口经济圈圈层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光  
随着港口经济圈辐射力和影响力逐步向外扩散,以港口为原点、港口城市为轴心,形成了以港口核心圈层、辐射圈层和影响圈层的结构。应从地理区位、港口定位、城市站位、政策到位等多个视角解读港口经济圈的必备条件,从基础条件、港口产业、运输体系等方面,构建科学的港口经济圈圈层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刚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和经济圈——内地,多层次的探索和实践。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区与内地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加强联合和协作,在新的广度和深度上大力支援内地,从而对推动和加快内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全国经济的振兴和腾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渤海经济圈”的优势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内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由北到南合抱着渤海湾,扼守着京津的大门。环沿渤海湾约5,000公里的海岸线上,依次排列着一长串城市。这些城市历来相互间就有较广泛的经济联系,现在改革与开放更把这些城市联结一起。“渤海经济圈”早已客观存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科  
近年来,宁波市金融系统积极推进金融创新、优化金融服务,为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动力。本文以分析宁波市金融支持港口经济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为主线,以金融支持对港口经济圈发展作用和效果的定量分析为基础,以如何让金融更加有效地支持和推动港口经济圈建设和发展为目的展开系统性研究。这对于进一步增强金融业在支持港口、产业和城市协调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宁波在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科  
近年来,宁波市金融系统积极推进金融创新、优化金融服务,为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动力。本文以分析宁波市金融支持港口经济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为主线,以金融支持对港口经济圈发展作用和效果的定量分析为基础,以如何让金融更加有效地支持和推动港口经济圈建设和发展为目的展开系统性研究。这对于进一步增强金融业在支持港口、产业和城市协调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宁波在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前虎  彭文武  陆利军  陈晓亮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为设计思想,对SEA指标及其功能、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结构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对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应用上述理论,建立了衡阳市"西(渡)南(岳)云(集)大(浦)"半小时经济圈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金泓汎  
日本的“华南经济圈”研究热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所金泓汎近来.“华南经济圈”和“大中华经济圈”、“华人经济圈”问题,在日本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尤其是1992年不少研究机构和许多学者纷纷研究这个问题,掀起了一股热潮.作为一个外国,如此热衷于研究其周边...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杰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围绕中心城市开展生产力布局的模式,以放大城市的带动作用,借助城市经济实现区域的快速、协调发展。中国也不例外,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构建城市群的实践,表明国内生产力布局模式正逐渐向城市主导型转变。为此,研究环昆经济圈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建设重点,加快环昆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实现云南省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城乡间发展差距,以促进云南省经济统筹协调和持续快速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滨  刘小军  李永健  
本文通过GDP总值数据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状况,基于粤港澳经济圈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企业的经济地位和现状,总结了"一带一路"给OEM企业转型带来的机遇,针对粤港澳经济圈OEM企业面临的问题,对OEM企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滨  刘小军  李永健  
本文通过GDP总值数据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状况,基于粤港澳经济圈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企业的经济地位和现状,总结了"一带一路"给OEM企业转型带来的机遇,针对粤港澳经济圈OEM企业面临的问题,对OEM企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臣  韦秋梅  曹志强  
大西南经济圈物流网络系统在我国西部物流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物流网络系统的构建优化可促进圈内经济协调发展,加强综合竞争优势,利于西部物流体系构建,促进与南亚、东南亚之间的贸易合作与交流。本文以轴辐理论为基础,以大西南经济圈17个城市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物流供求和发展、物流基础设施3个维度,构建大西南经济圈物流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引力模型确定轴心城市、辐点城市和辐射范围,构建以重庆物流圈、成都物流圈、昆明物流圈和南宁物流圈为核心的大西南经济圈轴辐式物流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