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79)
- 2023(15404)
- 2022(13355)
- 2021(12466)
- 2020(10388)
- 2019(23506)
- 2018(23550)
- 2017(44654)
- 2016(24402)
- 2015(27394)
- 2014(27367)
- 2013(26821)
- 2012(24848)
- 2011(22350)
- 2010(22526)
- 2009(20640)
- 2008(19895)
- 2007(17610)
- 2006(15586)
- 2005(13667)
- 学科
- 济(97896)
- 经济(97796)
- 管理(65826)
- 业(62364)
- 企(51449)
- 企业(51449)
- 方法(39808)
- 数学(32346)
- 数学方法(31938)
- 中国(29234)
- 农(27055)
- 地方(26013)
- 业经(23869)
- 学(21516)
- 财(21513)
- 理论(18442)
- 农业(18325)
- 贸(17464)
- 贸易(17451)
- 和(16905)
- 易(16806)
- 制(16776)
- 环境(16122)
- 银(15640)
- 银行(15600)
- 技术(15226)
- 融(15123)
- 金融(15119)
- 行(15040)
- 教育(14616)
- 机构
- 学院(339019)
- 大学(335719)
- 管理(131066)
- 济(127691)
- 经济(124635)
- 研究(115807)
- 理学(112209)
- 理学院(110876)
- 管理学(108851)
- 管理学院(108248)
- 中国(86162)
- 科学(73759)
- 京(73139)
- 财(58662)
- 所(58570)
- 农(54370)
- 研究所(53249)
- 中心(52178)
- 江(51216)
- 业大(49830)
- 范(49128)
- 师范(48659)
- 北京(46790)
- 财经(46201)
- 院(42636)
- 州(42206)
- 农业(42196)
- 经(41758)
- 师范大学(38989)
- 技术(38165)
- 基金
- 项目(228935)
- 科学(178809)
- 研究(170534)
- 基金(161817)
- 家(140391)
- 国家(139105)
- 科学基金(118955)
- 社会(104595)
- 社会科(98870)
- 社会科学(98846)
- 省(91906)
- 基金项目(86246)
- 教育(78674)
- 划(76660)
- 自然(76619)
- 自然科(74752)
- 自然科学(74735)
- 自然科学基金(73331)
- 编号(71823)
- 资助(66541)
- 成果(58894)
- 发(52480)
- 重点(51314)
- 课题(50171)
- 部(48747)
- 创(47434)
- 创新(44046)
- 项目编号(43980)
- 科研(43174)
- 大学(42071)
- 期刊
- 济(148790)
- 经济(148790)
- 研究(100755)
- 中国(68744)
- 学报(52598)
- 农(50566)
- 科学(49176)
- 管理(48718)
- 教育(45932)
- 财(43029)
- 大学(39434)
- 学学(36799)
- 农业(35410)
- 技术(29966)
- 融(29634)
- 金融(29634)
- 业经(26999)
- 经济研究(23196)
- 财经(21217)
- 图书(20656)
- 问题(18924)
- 业(18295)
- 经(18097)
- 科技(16896)
- 理论(16057)
- 商业(15998)
- 现代(15383)
- 资源(15371)
- 技术经济(15336)
- 版(15275)
共检索到508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天曌 杨载田 刘沛林
南岳衡山素以云海、林海、花海而称胜。在国民生活方式和行为意识由"小康型"向"生态型"升华,并以竹文化生态旅游为时尚的当今世界,南岳衡山对游客的吸引力日渐凸显。因其具有毛竹生产的适宜生态环境、竹文化旅游开发的交通区位优势,同时具有竹林面积大而分布相对集中、竹品开发历史悠久而用途广泛、竹文化工艺品位高且知名度大等资源特色,预示着其竹文化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但必须保证重点、择优开发、规划先行、科学兴竹,且宜于主打"中华寿岳"竹文化品牌,重点发展竹文化长寿养生休闲度假旅游,优先开发后山竹文化旅游资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汉洪 彭旺元
衡山自古有“五岳独秀”之美称。1979年这座闻名遐迩的名山再一次敞开了大门,慕名者接踵而至。尤其是1985年以来,游人连年突破百万大关,旅游经济效益日益提高。1989年旅游总收人达2276万元,年递增率30%左右。但是,与此同时,旅游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旅游公害,也在风景区出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伯华 牛鑫 窦银娣 刘沛林
针对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特征,以大南岳旅游圈为例,从资源禀赋、开发条件、环境条件和客源市场4个方面构建一个包含25个指标的综合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对大南岳旅游圈五区三县乡村旅游地开发潜力进行科学评价与区划,将8个地区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其中高潜力开发区为衡阳县和衡东县,中潜力开发区为南岳区、石鼓区、蒸湘区和衡山县,低潜力开发区包括雁峰区和珠晖区。最后,从整体开发和分区开发两个视角提出了相应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利军 廖小平
目的地旅游形象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而旅游者生成的UGC数据则在相当程度上较为精准地反映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兴趣和评价。以南岳衡山为研究对象,以百度旅游等旅游门户网站爬取的游记和评论为研究素材,采用文本分析与基于词向量的情感分析方法,基于目的地形象构建的"认知—情感"三维模型,分别从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三个方面探讨了旅游者对其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结果表明:①根据词频统计分析、关键词聚类方法得出,旅游者对南岳衡山的认知可归纳为人物、自然、交通、活动、建筑、文化、场所/地域等七个维度;②根据情感和语义分析方法得出,旅游者对南岳衡山的积极形象感知要素包括佛道共存、心愿之旅、五岳独秀、四季佳景、福寿文化、冰雪奇缘、精妙建筑、文明奥区和抗战名山等九个核心类属,消极形象感知要素则包括服务、资源、环境、安全、体验和设施等6个核心类属、19个二级子类;③基于词向量的情感分析方法得出,旅游者对南岳衡山的整体形象感知是积极的,综合正面评论占比91.58%。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河清 成红波
文章从南岳衡山旅游区的现状与开发潜力分析入手,结合核心-边缘理论,进一步探讨南岳衡山核心旅游区域与边缘旅游区域及其产品的相关因素、相互关系,得出南岳衡山区域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思路,即发展核心、带动边缘、平等竞争、优势互补、合作互赢。围绕这一基本思路,从5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旅游产品的开发战略。
关键词:
核心-边缘理论 旅游产品 南岳衡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汉洪
一、南岳旅游发展中的困扰 南岳旅游业近年来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日益受到各种矛盾的困扰。 旅游淡季与旅游旺季的矛盾。旅游活动的季节性在南岳表现得更为突出。每年8~10月游人高度密集,形成旅游旺季,而后便是平季和淡季。据统计分析,旺季日均游人在8000人左右,淡季和平季为200—800人不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伯华 易磊 窦银娣
针对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特征,以大南岳旅游圈为例,从主体动力和客体动力两个方面,分析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农户居住空间演变的过程和动力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农户居住空间演变与核心景区旅游发展密切相连,先后经历相对静止、自然蔓延、迅速拓展和调控发展等4个阶段;(2)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农户居住空间演变特征明显,主要体现在居住空间形态由"分散布局"到"区域聚集",居住空间中心由"血缘中心"到"地缘中心",居住空间功能由"单一功能"到"复合功能"和居住空间拓展与核心景区发展同步;(3)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农户居住空间演变是内部压力和外部引力相互作用下的结果。最后,从多视角提出了应对性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蝶飞 崔海波 伍海琳 汤涛
南岳衡山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素有"五岳独秀"、"中华寿岳"及"宗教圣地"的美誉,文章通过对其生态旅游客源市场所作抽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出发,结合其开发现状,提出准确定位生态旅游市场、打造"寿岳"文化品牌、开发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实行多方位营销渠道和手段、完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等发展对策,以实现南岳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伯华 刘云鹏 窦银娣
气候变化越来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低碳旅游战略逐步成为各国发展旅游的现实选择,碳足迹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本文以南岳衡山旅游风景区为例,运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构建了南岳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从总量来看,不同类型交通方式的碳足迹情况相差甚远。公路旅游交通对旅游景区的环境威胁最大,碳足迹总量是索道旅游交通的2.6倍,是人行道旅游交通的46.1倍;从影响因素来看,能源结构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南岳旅游景区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分别累计产生了45.5%和145.8%的碳增量,而能源强度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则是抑制碳排放的有效因子,分别累计实现了73.8%和17.6%的碳减排。因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刚
旅游文化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南岳旅游文化资源类型齐全 ,文化特色鲜明 ,但南岳旅游产品的开发大都处于较低层次。因此开发南岳旅游文化资源对加快南岳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认为 ,当前南岳旅游文化发展有两个特点 :一是围绕南岳旅游文化优势资源进行深度开发 ,把南岳区建成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城市。二是大力发展有地方情调的动态旅游。为实现这一战略重点 ,必须实施若干相应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
南岳 旅游文化 开发战略 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汉洪
近年来,到南岳衡山的旅游者都会发现,这里的旅游环境优美,旅游秩序良好。1990年和1991年,南岳衡山风景旅游区连续两年摘取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综合评比第一名的桂冠,被命名为“湖南省先进文明卫生风景名胜区”。人们不禁要问:在相当一些旅游区管理混乱的时候,南岳衡山是如何走出一条成功的旅游管理之路的?笔者就这个问题到南岳衡山进行了专题考察。他们的作法是:树立大旅游观念,强化政府职能,全面推行旅游综合治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迪云
文章从系统的角度,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对南岳风景区旅游景观进行结构分析和功能评价。并从增强环境意识、培养生态观念、景观保护、空间格局、宏观景观优化、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景观生态问题和景观规划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优化对策和建议。期望通过这一实证研究,推进系统学和景观生态学在旅游研究和实践中的普及和应用。
关键词:
南岳 旅游景观 系统理论 调整优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汉洪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作多方面的协调工作。实践证明,在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全行业管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很难对衡山地方的管理作出全面评价;但来自衡山地方的调查报告至少可以证明,只要加强管理,旅游者所抱怨的不少问题都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迪云
从南岳旅游产业结构的现状特点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入手,从资源、区位、市场和宏观经济条件等方面阐明了南岳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条件,并得出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思路是,在稳定当前神庙朝拜旅游的基础上,着力开拓面向城镇客源的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等旅游,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围绕这一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南岳旅游 产业结构调整 对策与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红星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它是一项收益高、关联度大的行业,它的兴旺可以带动商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以秀冠五岳闻名于世,是著名的风景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和祈寿名山。旅游经济是其支柱经济,发展水平怎样, 金融支持情况如何,走向“双赢”的途径有哪些?本人带着这些问题开展调查,以期提出有益建议,供相关部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