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1)
- 2023(383)
- 2022(301)
- 2021(323)
- 2020(251)
- 2019(552)
- 2018(624)
- 2017(867)
- 2016(634)
- 2015(890)
- 2014(861)
- 2013(664)
- 2012(563)
- 2011(515)
- 2010(574)
- 2009(441)
- 2008(424)
- 2007(304)
- 2006(283)
- 2005(233)
- 学科
- 教学(2381)
- 理论(1828)
- 学法(1827)
- 教学法(1827)
- 学理(1637)
- 学理论(1637)
- 教育(1216)
- 研究(878)
- 管理(617)
- 中国(595)
- 生(529)
- 研究生(515)
- 济(461)
- 经济(460)
- 革(403)
- 农(396)
- 学校(393)
- 改革(367)
- 业(351)
- 高等(330)
- 教学研究(314)
- 技术(299)
- 人事(271)
- 人事管理(271)
- 职业(262)
- 政治(244)
- 组织(240)
- 农业(229)
- 职业技术(219)
- 思想(201)
- 机构
- 学院(6965)
- 大学(5959)
- 职业(2411)
- 技术(2281)
- 研究(2023)
- 职业技术(1766)
- 技术学院(1724)
- 教育(1571)
- 范(1458)
- 师范(1433)
- 江(1366)
- 科学(1339)
- 京(1330)
- 农(1313)
- 管理(1235)
- 州(1112)
- 济(1085)
- 业大(1074)
- 中国(1055)
- 农业(1024)
- 师范大学(1022)
- 经济(1004)
- 理学(1001)
- 理学院(983)
- 所(975)
- 管理学(916)
- 管理学院(904)
- 北京(888)
- 研究所(888)
- 中心(881)
共检索到11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秀梅 孙萍茹 安连锁
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适应电力工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华北电力大学以实施创新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通过构建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创新实践基地等措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以"四模块"为框架的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敬忠 刘娟 李玉梅 龚利 王树远 邵念念
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面临办学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体系不健全、培养方式不接地、学科影响力不大、专业吸引力不强等共性问题和挑战。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全面开展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首创性地构建出并实践了彰显涉农高校特点与特色的"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将政治方向、专业传统、"三农"特色、道器结合、行动育人、国际视野六个方面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回应了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问题和困境。该体系变特色为优势,变差异为优异,显著提高了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声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广泛的传播效应,有力地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我国涉农高校面向新文科建设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敬忠 刘娟 李玉梅 龚利 王树远 邵念念
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面临办学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体系不健全、培养方式不接地、学科影响力不大、专业吸引力不强等共性问题和挑战。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全面开展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首创性地构建出并实践了彰显涉农高校特点与特色的"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将政治方向、专业传统、"三农"特色、道器结合、行动育人、国际视野六个方面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回应了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问题和困境。该体系变特色为优势,变差异为优异,显著提高了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声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广泛的传播效应,有力地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我国涉农高校面向新文科建设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左惟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2日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根本任务""两个标准""三项基础性工作",并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讲话透彻阐释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命题,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责任,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基本遵循。东南大学党委把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蒲德彦
地方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育人目标,普遍推行模块化培养、模块化教学的培养模式。要体现模块化培养特色,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地方高校需要在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方面体现其特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方面体现真正的应用性;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性模块的含金量;需要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管理、服务、校园文化等隐性教育模块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锤炼;要明确科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寻找正确的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
模块化 培养 地方高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利群
文章介绍了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借助深圳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契机,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例,详细阐述了近四年通过参与大运会各项文化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项目、自主接触社会,突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融"教、学、做"为一体,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拓宽师生的视野,全力创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乃芳
当前,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高度集中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千校一面”的状况被完全打破,“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这所大学”,已成为摆在每一所大学面前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同时,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客观上要求大学办出特色,培养的人才富有个性,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具”。笔者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通过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对特色人才培养进行了阐释,并就特色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
特色人才 办学理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纪发 张季中 姜桂娟 邢立伟 孙平平 杜洪志 杜兴臣
春小麦栽培技术课程采取"教学、生产、推广、研发"4方共建的方式,经过5个循环的实践检验与理论提升,创新了课程改革模式、学习模式和教学运行模式,并将其上升到种植技术类课程开发和运行管理的共性规律,对涉农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有良好的示范借鉴价值,在省内外中高等职业院校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区域特色 春小麦栽培 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廖允成 韩娟 海江波 刘斌让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成为研究型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农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研究型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满足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及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更多、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蕾
本文根据"3+2"职教师资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以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为契机,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职教师资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金寿
国家明确要求.切实把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鉴于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必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五个结合"的途径与办法.构建人才培养"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体现"理实融合,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思想,以培养从事一线生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玲玲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加剧,企业对国际物流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更高;针对这一趋势,就国际物流人才培养实践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障过程展开研究。以培养目标和教育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学生培养的流程,从六个阶段对该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实施,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以及实验教材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实践证明该体系能有效地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并具备相应实践能力的国际物流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建潮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强调在实践教学资源条件得到发展的同时重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教学科研协同能让学生感受鲜活的研究过程,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旋律。有效运用激励机制是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能调动学生从事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创新人才培养不仅是高校科学发展和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必然诉求,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景华 吴国新 刘一飞 王忠勇
围绕学校办学定位,通过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实验实训平台、拓展实习教学基地、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等手段,建立了富有学校自身特色、宜于操作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地方高校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黄大乾 曹广祥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变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形势决定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多数本科高校的现实选择。当前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定位不清、培养内容上学科中心主义倾向突出、培养方式上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 华南农业大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