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4)
- 2023(8396)
- 2022(6973)
- 2021(6656)
- 2020(5396)
- 2019(12213)
- 2018(11992)
- 2017(21325)
- 2016(12638)
- 2015(14580)
- 2014(15041)
- 2013(13653)
- 2012(12379)
- 2011(11330)
- 2010(11505)
- 2009(10139)
- 2008(9553)
- 2007(8658)
- 2006(7581)
- 2005(6745)
- 学科
- 济(41236)
- 经济(41185)
- 管理(30435)
- 业(24737)
- 企(20138)
- 企业(20138)
- 方法(18550)
- 数学(16410)
- 数学方法(15897)
- 中国(13371)
- 理论(12801)
- 农(12395)
- 教学(10991)
- 学(10509)
- 教育(10332)
- 地方(9508)
- 业经(9280)
- 制(9087)
- 财(8560)
- 农业(8020)
- 技术(7369)
- 体(7339)
- 学法(7142)
- 教学法(7142)
- 银(7121)
- 银行(7094)
- 行(6873)
- 融(6870)
- 金融(6863)
- 和(6242)
- 机构
- 学院(168422)
- 大学(159608)
- 研究(57696)
- 管理(55688)
- 济(53879)
- 经济(52292)
- 理学(47361)
- 理学院(46730)
- 管理学(45197)
- 管理学院(44893)
- 中国(40211)
- 科学(38463)
- 京(35005)
- 农(30575)
- 所(30095)
- 技术(29449)
- 江(28201)
- 研究所(27590)
- 业大(26446)
- 中心(25940)
- 财(25746)
- 范(25698)
- 师范(25354)
- 职业(25041)
- 农业(23937)
- 州(22595)
- 院(21671)
- 北京(21656)
- 财经(19872)
- 师范大学(19707)
- 基金
- 项目(114373)
- 科学(87797)
- 研究(87411)
- 基金(75428)
- 家(66716)
- 国家(66093)
- 科学基金(55019)
- 省(50454)
- 社会(49108)
- 社会科(46153)
- 社会科学(46141)
- 教育(46022)
- 划(41860)
- 编号(39343)
- 基金项目(38757)
- 自然(35305)
- 自然科(34514)
- 自然科学(34501)
- 自然科学基金(33770)
- 成果(32649)
- 资助(31533)
- 课题(30774)
- 重点(27364)
- 年(26075)
- 发(25155)
- 创(24421)
- 部(23732)
- 项目编号(23200)
- 创新(22531)
- 规划(22268)
共检索到256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闽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手段日新月异,职业岗位越来越呈现出高端化和复合化的趋势,高职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树立"复合型"人才观,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为目标,这是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复杂时代背景下,首先需要澄清"复合型"人才培养容易陷入的几个误区,从学生、职业、专业三个不同角度确立课程体系设计的逻辑路径,最后构建完整的高职"三维"课程体系框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慧敏 林勇 陶亚雄
依托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合作,在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信系统运行管理专业培养ICT领域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通过3年探索,在相关领域取得显著成绩,构建了面向ICT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形成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方法,并通过实践证明该体系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律,得到了行业企业及学校的高度认可。
关键词:
ICT领域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齐秀廷
道桥专业职业人才应具备三种能力:一是专业能力,二是社会能力,三是方法能力,即应具备完善的三维能力体系。需要把上述人才的相关能力进行相应的专业层次定位,不仅可以进行纵向的层次定位,同时还可以进行横向的层次定位,如此一来,可实现对高职道桥专业职业人才具体培养目标的有效分解以及最终实现。
关键词:
高职道桥专业 职业人才 三维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邹银凤
随着"互联网+智能制造"以及工业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软件应用的规模、复杂程度也将进一步扩大。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计算机技能人才,保证软件的质量,降低软件质量问题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是目前软件产业走向成熟和标准化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软件开发人员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是现有计算机技能人才和中高等教育、培训机构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文章提出应将软件测试理论融入软件开发类课程,提高高职学生设计开发软件产品的质量,完善学生的专业技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亚莉 魏吉 张海燕 李佐
高水平对外开放对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提出了现实要求。从专业、语言、文化三个维度对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内涵进行界定,分析高职院校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师资储备不足及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打造国际化师资团队、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等培养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淑梅 宋维堂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特点,培养创业型人才是民族进步的需要,是国家振兴的需要,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从构建课程体系、选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四个方面来探讨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创业 创业型人才 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艳萍
构建高职公共外语教师多元化知识结构以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当今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高职公共外语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科研能力较弱的成因分析,探讨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多元化知识构建的内涵、必要性及途径。
关键词:
复合型人才 公共外语教师 多元化知识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俊飞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复合型技能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在现代职教体系架构下,产教紧密融合,搭建人才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立交桥",发展终身教育,有利于提升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推动技术技能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放鸣
高职教育要重视能力培养,树立"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以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思路是:以"竞赛活动"为驱动,构建基础能力课程模块;以系列产品(服务)为驱动,构建专业能力课程模块;以"情商培育活动"为驱动,构建社会能力课程模块;以"大案例"为驱动,构建"一体化"课程标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亚军 赵萍 孔月红
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和多年实践成果的指导下,以学校发展状态评价为引导,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为核心,以教学过程监控为抓手,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三维度"评价监控体系,从多元评价主体视角对学校环境支持、专业发展状态和教学效果达成度开展评价、监控与诊断,不仅为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的内控和持续改进提供依据,而且理顺了人才培养宏观、中观和微观质量管理工作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诊断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玮 胡颖梅 周宇 阳川
纺织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对纺织类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纺织类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工学结合培养人才为准则,提出了高职课程体系建构的机制、实施方案以及课程改革的具体步骤,并给出了纺织类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方案。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颖 马鹏飞
高职教育问题的核心是课程问题,课程又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及核心资源。专业顶层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是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文章对构建新课程体系应考虑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分析了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阐述了根据专业对应的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
技术技能 高职 工作任务 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蓓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充分满足相关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成为高职人才教育与培养的关键,而从岗位能力出发,使职业素质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并重又成为人才培养关键中的核心部分。文章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构建高职综合性外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思路,以期进一步促进外贸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和完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唐宁 王桐青
体育教学作为高职院校培养优质技能型人才的必需基础课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更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使其在未来技能实践中具备强劲支撑力的重要课程。所以,各高职院校在充分认识高等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前提下,应重视体育教学的实践与发展,顺应社会发展时势以创建符合现代人才培养需求的体育教学模式,加快实现高等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滕春燕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对复合型外语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一带一路"建设要求高职院校的外语人才具备综合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培养目标模糊、缺乏相关教材、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同质化、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可以借鉴高层次本科院校的外语人才培养经验,从明确培养目标、革新多样化培养路径、改革培养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实践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